笛子曲欣赏经典100首(好文分享经典笛子名曲)

笛子曲欣赏经典100首(好文分享经典笛子名曲)(1)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孤雁儿》

一句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的诗句是多么形象地把竹笛灵动的音乐表现出来啊。那时而如潺潺流水般绵绵不绝,时而又如淳淳溪水般清脆欢快的妙韵总会让人有如立于鸟语花香的涧谷幽林,一股清风拂面而来,一股清泉从心灵荡涤而过。聆听优美的笛曲就像是在细品一盏微烟袅袅的雨前清茗。沁人心脾,让人陶醉。

今天,将与各位一起聆听几首好听的中国笛曲。

《枉凝眉》

笛子曲欣赏经典100首(好文分享经典笛子名曲)(2)

《红楼梦》中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让人给贾宝玉演唱了十二首曲子,预示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其中第三首即是《枉凝眉》,优美委婉的旋律描写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

《婺江风光》

笛子曲欣赏经典100首(好文分享经典笛子名曲)(3)

《婺江风光》由赵松庭创作于60年代初期。乐曲以浙江金华地区民歌为素材,描写婺江两岸欣欣向荣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曲调富有乡土风味,采用曲笛和高音笛交替演奏,以达到情景交融之效果。

《秋湖月夜》

笛子曲欣赏经典100首(好文分享经典笛子名曲)(4)

笛子独奏曲《秋湖月夜》由俞逊发与彭正元于1981年7月创作。该曲取材于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名篇《念奴娇·过洞庭》,词曰:“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倾,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具澄澈。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瑟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乐曲古朴典雅,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我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常见的那种恬静淡远的意境美。

《早晨》

笛子曲欣赏经典100首(好文分享经典笛子名曲)(5)

《早晨》吸收民间曲牌《点绛唇》音乐素材创作。乐曲以浓厚的民族特色,鲜明的音乐形象,描绘了旭日东升、万物复苏的喜人景象,抒发了对兴兴向荣的祖国的赞美之情。

第一段描写恬静的春晓。东方刚露鱼肚白,晨光曦微,继而朝晖四射,红日喷薄而出,一派生机漾然景象。第二段用活跃快速的三拍子和旋律化的鸟叫声,时而低回内在,时而明朗甜美,时而激动热情的如歌旋律,使音乐充满活力。第三段描写了孩子们在森林嬉戏欢舞,鸟儿为他们伴唱。尾声回复恬静柔美,令人回味的春天的早晨。

乐曲吸收北派笛子滑、吐、飞指颤音等技巧,吸收唢呐循环换气技法,运用四分之三节拍及同主音五声调式转换,使乐曲颇具新意。

《姑苏行》

笛子曲欣赏经典100首(好文分享经典笛子名曲)(6)

此曲的作者是著名笛子演奏家江先谓先生。《姑苏行》是一首广受喜爱的竹笛经典名曲,“姑苏”为苏州的旧称,故曲名为游览苏州之意。这首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泰、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乐曲之一。

《喜相逢》

笛子曲欣赏经典100首(好文分享经典笛子名曲)(7)

该曲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来流传到张家口一带,成为河北梆子和二人台等地方戏曲的过场音乐,常用于戏中角色入洞房、拂拭灰尘等动作的伴奏。经冯子存改编为笛子独奏曲,乐曲的结构为民间器乐曲中常见的变奏曲式,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

《关山月》

笛子曲欣赏经典100首(好文分享经典笛子名曲)(8)

这是汉代乐府琴歌,“鼓乐横吹曲”之一。当时戍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唱奏此曲。现行歌词为唐代大诗人李白填写,揭示了古代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带来的痛苦,借以抒发作者对唐代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感慨。

最早的《关山月》曲谱刊于《魏氏乐谱》。1931年刊行的《梅庵琴谱》中亦有《关山月》一曲,没有歌词,旋律也不同于《魏氏乐谱》,但调式、气韵相近。50年代初,夏一峰、杨荫浏等将李白的歌词重新填入《梅庵琴谱》的《关山月》中,得以广泛流传。

这首歌曲纯朴自然,曲调舒展、宽广,既有琴歌的特色,又贴切地抒发了感伤的情怀。

《扬鞭催马运粮忙》

笛子曲欣赏经典100首(好文分享经典笛子名曲)(9)

该曲是作者魏显忠于1969年9月在辽宁盘锦地区体验农村生活,参加秋收劳动时创作而成。该曲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

《牡丹亭·游园·皂罗袍·好姐姐》

笛子曲欣赏经典100首(好文分享经典笛子名曲)(10)

这是《牡丹亭》中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的经典唱段,描绘了黛玉听到梨香院内女孩子们演习《牡丹亭》戏文: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到这八个字,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于是“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林黛玉听“皂罗袍”一曲,心荆摇荡,如醉如痴,黯然神伤的情景。

《听泉》

笛子曲欣赏经典100首(好文分享经典笛子名曲)(11)

《听泉》由著名笛子大师詹永明作曲于1987年,该曲把传统作曲手法与现代演奏技巧相结合,描绘大自然神秘飘渺的万千气象,是一首既不失传统韵味,又构思新颖、意境深邃的乐曲,是民族风格与现代意识融汇渗合中的一种审美心理体现。

全曲分:一、空山滴泉;二、空谷回声;三、悠悠抒发;四、水云相映;五、寂静山林五段。整个演奏富于想象,彷如身置奇境,把乐曲演奏得清秀雅致,富于诗情,最后又在爱恋不舍的画意中结束。

由具有君子之称的竹子制作而成的竹笛,高音亮节亦如竹子。因此,品笛可使人修身养性。聆听那声绵绵而无尽、情悠悠而愈深的竹笛音乐,实在如同鉴赏一幅盈盈江南美景的水墨丹青,那一种夺人心魄的美将常驻于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