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开眼术是真的吗(什么是服化道美学)

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放弃自执,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从《服化道》情怀讲美学就是,将中国古典美及文化传承下去的梦。运用东方虚静玄鉴艺术,结合西方实物三维美学,进行融合升华的情怀。

美不是时尚,不是流行,也不是奢侈品,更不要瞎想“挾美学坑拐骗”,学美想变美的人!就拿发妆美学这一小众人口来说,多的是披着国际时尚羊皮,拿着进口水貂毛刷,不懂潮流背后的文化却卖美的“大师”们,不明世界“发妆服道”,历史却幸福地拥历朝历代而自居的美妆“名家”们难道不知道,基因与历史可追溯传承,文化与文明却是要秉心学习的道理么?

国人很幸运地获得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基因,但是美学文明在那里呢?正如同学美的过程一样,我们有太多美学基因,却缺乏学美文明。很多当下知名发型师仅仅学过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经典沙宣基础班,却不知道六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已经开始接发、染发与拿最早的刀片剪发文化,一个个迫不及待冠于自己“美学名师”大号。明星加持的时尚妆容师们,常常无视电影戏剧造型前辈苦力经营的历代人物造型,同时,也常见三线富婆企业家蜂拥的一帮发型师们,在选秀会堂里传销模式高喊著:走入国际!

前卫、流行与时尚都需要经过时代的碰撞与审美的验证才能成为经典美学,时尚设计师在流行元素里往往取之经典元素,尝试赋予造型变美这个大帽子一个全新定义,然而,自执的型美经历,结果却常常是一种不合逻辑、思维不夠成熟的失败案例。只有坚持不分国界、宗教、民族、文化,让人感性与理性交织满足感的同时,完成型美、艺精、材良的经典人物造型,才能称之为“美”,而这个信仰,就叫【美学】。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寻找手艺》的热播到三线城市沙龙的Kevin老师、路边塑料色彩姊妹花也大张旗鼓自号美学造型大师,究竟美学的一带一路魔力是什么?其实,从2000年前的东汉家具到1600年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以及1000年前的北宋文化,中国就有全世界最高级的生活美学。

美学信仰本身,并不是別人传给自己,而是自己的哲学修行,反映在生活里的文化过程,小至一草一木、大至格物致知的道理。美学的呈现方式是需要哲学形体美的约制。在形式美法则里,造型亦造心,就是这个意思。简单的说美是什么?美就是理性与感性交织下的满足感!美都是先把自己的理性逻辑与感性情绪触动了,然后还坚持着去改变当代全世界人类满足感的造心历程。这个坚持满足感的过程就是美学。美学的可敬可畏,就在于它超越人类物种的理性判断与感性触动。

我个人更崇拜的是东汉型美、艺精、材良的家具,如柜子的开敞简易线条。器物则属唐代工匠精神的漆器;秦代不可超越的青铜兵器。服装则浑然天成不做作的北魏与色彩多变的吐蕃(今天的藏族),隋唐东晋书法大家的行草,北宋的工笔花鸟与园林造景。

从美学的哲学角度解释爱情,是它实实在在给予了每一个沉浸在爱情里的人们对美的体验和感受,无论是感观的触摸还是情感的碰撞,它都是那样的美,有时,是种近乎于心碎的过程。

美学和金融也是可能完美结合的,就如兴趣也是可以融入工作,背后的三个基本维度构成了一种21世纪的金融美学:情感(emotion)、结构(structure)和力量(power)的节制与互动。

一味茶、一支香、一器花, 从我们喝的茶、闻的香、看到的造型,那种真切的感受, 就是一种美学的体验。并不是一种可以具形、言传或捕捉的东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是一种神秘主义。当你有满足感, 美就真实存在。虽然并非所有人都能时刻捕捉到生活之美,但服化道美学通过训练与培养、一样可以形成对美的直觉和敏感。为什么要这么做?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讲, 它能让我们平凡的小日子过得更充实、更美好。

方法1:学一学,但不止于一学

道家开眼术是真的吗(什么是服化道美学)(1)

美感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城市里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学习发妆学、衣学、茶学、花学、香学等等东西兼融文化。学习的过程, 不仅可以了解优雅与品味, 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种对美的敏感, 改变我们看待细节的眼光。

在美学系列中发学、妆学、衣学、茶学、花学、书学、香学等等美丽巧合,就是匠人把学到的知识当成一门技术传播,在学习的过程中, 慢慢形成一种看待生活方式的生活美学。

插花超过20年的我,从无师自通到模仿山水画里的造型,再到大量练习花类、花种、花器与花艺美感后,久而久之,把一枝花拿到手上,就知道怎么插更顺眼。渐渐地、喜欢上蔬菜、水果、树叶,当然也可以献花礼佛, 这也是花学最早的用途,与持咒力量一样强大,从花艺贡品中感悟到造物者的无相与平等,同时也让人也更觉悟什么是无常与谦卑。

从事发妆造型近30年的经验,明白造型不只是单纯地为了博眼球拿奖杯,却不了解形体与色彩交融的中庸之道,更不是图个武林最佳刀客把人头发剪得一个个亲戚朋友都不剩!当然也不是为了打工挣个温饱銭,重点是把凃鸭変成兴趣,把爱好融入工作,为了能够将造型文化中的精华运用于生活,让被造型者擁有更美好触动的满足感。就像《大学》里面讲到的格物而后致知一样。 并非要对《服化道》有极致的理解、却必须要分辨出不同形体美之间的细微差别, 最终能够沉下心来, 更清晰精准地了解自己、了解生活人、事、时、物与地点这五项的三维本质。

方法二:静下心, 才能看见生活美

随着现代工具的进步,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看待生活的眼光。跟以前比较,静下心来看一本书的人变少了,流览八卦头条的人变多了。在朋友圈兴起后,越来越多人不再看一整段文字,只愿意断章取义、看图识字。这些信息庞大到无时无地强迫我们的呼吸量,以至于是不是非常有趣的氧气已经不重要, 抓住我们的眼球、控制呼吸道才是痛点,被感染失心才是亮点。

其实,发妆学、茶学、花学、香学等任何一种生活之学,并没有与我们当下快节奏生活背道而驰。日复一日的发妆练习, 看似没有变化,品味这不同茶细微的差别,看似十分无聊,但这正是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才慢慢地感受到每一种美学的真谛,正因不同时刻的不同触碰,才能培养出敏锐的触觉,慢慢地,才能分辨学习,了解什么是美!

我们现在的生活并不是缺了什么,而是有太多的什么了。正因如此,才需要静下心做减法,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适合的自己,这才是学习美学的真正意义。

方法三:为自己,不为他人生活

我们总习惯性地在意别人的生活。不管是成功或失败!总希望像成功人士或者过着王子公主般的生活,彷佛拥有身材美貌就可以住进大房子、开上好车子,然而,美好生活并没有一份标准蓝图可以山寨。我们总是在意身边人的生活是否过得比自己好?他们拥有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就是好的生活; 相反, 没有就会感到失败、受挫、充满不舒服感。别人似乎成为衡量我们生活过得好与不好的标准。

然而,无论是学美苦行僧, 或者生活美学家,他们的想法却常常天马行空,与我们的思维南辕北辙。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想要什么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标的。通常他们也喜好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例如生活的娱乐并非吃饭逛街,而是可以自主自娱自乐泡一壶茶、点一支香,看一本书的自美;他们把兴趣当爱好,将工作变生活。即使不是大富大贵,也有勇气上着未达标准工资的班,却不是把工作当成打工。也不会因为别人拥有了大房子就认为自己应该拥有一所大房子,亦不会因为别人用了名牌化妆品,自己也需要购买这样的装备。

当然了,并不是过得与众不同就能看见生活之美; 也不是要玩佛系才懂得生活大道理。在开启服化道生活美学的大门之前, 首先得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无论是学衣、学发、学妆、学茶、学花、学摄影、学烹饪等,或许,一开始往往是模仿别人勾勒出来的美好生活的模板,但是最终的成功的,还是因为自己欣然欢喜的坚持,因为坚持才会有感悟,感悟才能看见生活美的满足感。

坚持与感悟是学美的不二法门、如友谊、如爱情、如事业、它满足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王钻(Ryan Wang)

2017/12/27 书于夏威夷

王钻老师作品

道家开眼术是真的吗(什么是服化道美学)(2)

道家开眼术是真的吗(什么是服化道美学)(3)

道家开眼术是真的吗(什么是服化道美学)(4)

道家开眼术是真的吗(什么是服化道美学)(5)

道家开眼术是真的吗(什么是服化道美学)(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