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君子之心度小人腹诗(金玉良言君子赠人以轩)

  “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出自记载晏婴言行《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轩:这里指高大的车子这两句大意是:君子认为赠给别人高大漂亮的车子,不如给别人有教益的话,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以君子之心度小人腹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以君子之心度小人腹诗(金玉良言君子赠人以轩)

以君子之心度小人腹诗

  “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出自记载晏婴言行《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轩:这里指高大的车子。这两句大意是:君子认为赠给别人高大漂亮的车子,不如给别人有教益的话。

赏析

  这是晏子对曾子说的话。他认为君子赠给别人物质财富,不如赠给别人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只能受益一时,而精神财富则能使人受益终生。这种精神财富便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和道德修养的方法。从而提醒曾子,要他注意拜良师结益友,以利于自己的修养。君子之交淡若水,君子与别人交往心里不存有任何功利,所以他的言行都很实在,对于别人的缺点会直言不讳,与这样的人交往,可以以他为镜,经常修正自己的缺点,以提高自己的修养,一生受益。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晏婴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晏婴自身也是非常节俭,备受后世统治者崇敬。过去疑古派认为《晏子春秋》是伪书,《晏子春秋》也被长时期的冷落,自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 《晏子春秋》并非伪书。

  书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间广泛流传。通过具体事例,书中还论证了“和”和“同”两个概念。晏婴认为对君主的附和是“同”,应该批评。而敢于向君主提出建议,补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这种富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一大亮点。

  《晏子春秋》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

格言

  朋友有良莠之分,交往有损益之别。如果交往不慎,就会身不由己,陷入庸俗之交、势利之交,不会有好的结果。有道是,“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基本道理是能够给人启迪的。交到一个好朋友其实就是开创了一段美好的生活。我们的朋友正像一面镜子,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差距。学习到他们身上的那些长处。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新增确诊80例!

@江西人,为烈士寻亲,让我们接力帮家乡烈士回家!

来源:江西文明网综合

本栏目编辑:陈晗子

责任编辑:邓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