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片大鼓大全100首(曲艺之铁片大鼓)

铁片大鼓,以演唱时敲击铁片(实为铜片)而得名。是本世纪二十年代,由著名艺人王佩臣在天津逐渐成型的曲种。流行于天津,北京地区,比较观众欢迎。

铁片大鼓大全100首(曲艺之铁片大鼓)(1)

它源于民国初年在河北方向流传的部分小调,如京东调、乐亭调等。二十年代王佩臣随父在河北方向作艺,三十年代初进入天津为了适应观众的欣赏习惯,将曲调进一步规范,由于她用铁梨花点击板,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定名为“铁片大鼓”。 就目前唱腔来看,它与当时落腔调、奉调都有关联。当然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分析曲种音乐起源时,某个曲种不可能即是由某个曲调直接演变的。因为任何一个曲种的形成,都是几代艺人在群众文化创造的广泛基础上,逐步归纳、革新、发展而成的。

铁片大鼓的剧目很多,有传统剧目,有现代剧目 ,有长篇、中篇和短篇 ,还有一种微型剧目。

长篇的传统剧有《隋唐演义》、《杨家将》、《岳飞传》等,中篇传统剧有《瓦岗寨》、《回杯记》、《呼延庆》等。长篇的现代剧目主要是《烈火金钢》、《桐柏英雄》、《平原枪声》等;中篇的现代剧目主要有《夺印》、《火烧中家潭》等。

铁片大鼓是板腔体曲种。其唱腔音乐较为简单,只有一个板式和上下两句唱腔旋律。演唱时以速度变化来调节故事发展之递进,速度先慢后快、音符先繁后简。是个较原始的板腔体曲种。

铁片大鼓的总体结构是:前奏——慢板——间奏——慢板——间奏——“中板”(快速的慢板)——间奏——“紧板”(快速的中板)——尾腔。

前述铁片大鼓只有一个板式(一板三眼),中板、紧板的名称只标志速度的递增,并无节奏上的变化。中板比慢板快,紧板比中板快,紧板进入故事高潮时更是快上加快,这种模式在一些原始板腔体曲种中大量存在,而铁片大鼓运用得更为精到。

2006年5月,享誉中外的“冀东三枝花”之一的乐亭大鼓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乐亭大鼓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铁片大鼓大全100首(曲艺之铁片大鼓)(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