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感悟读书笔记(好书推荐南京赋予儒林外史伟大人格)
在众多的中国古典小说中,被鲁迅许以“伟大”二字的只有两部,除了《红楼梦》,便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美林因对《儒林外史》广博而精深的研究被誉为“《儒林》研究第一人”,他所批点的《陈批儒林外史》也被视为最好的版本。
今年89岁高龄的陈美林生于南京,长于南京。当他用一口南京话讲述着多年来的儒林研究,以及《儒林外史》与南京的诸多联系时,就仿佛化身吴敬梓跨越时空的知音。巧合的是,陈美林现今的住所距清凉山很近。清凉山是吴敬梓的安葬之所,也是陈美林闲暇时最为钟爱的清净之地。“清凉”二字暗合的正是陈美林的治学之道。
王 凡 张垚仟/文
牛华新/摄
— 01 —
陈美林最初研究《儒林外史》,是由于工作需要。
197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约请南京师院(今南京师范大学)整理《儒林外史》并撰写前言。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由陈美林执笔写出初稿。尽管后来他退出,但自此开启了长达半世纪的“儒林”之旅。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研究《儒林外史》,不能不去吴敬梓的老家全椒走一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陈美林和一些学者有机会到全椒查阅资料。他有意识地做了“访人”和“寻书”两项工作,将吴敬梓还原到创作的历史语境中,为读者描摹出一个真实而生动的“秦淮寓客”。
胡适认为吴敬梓的生父为吴霖起,陈美林考证后指出,吴敬梓生父是吴雯延,而吴霖起只是他的嗣父。出嗣关系等复杂原因所导致的遗产纠纷,再加上父母双亡、前妻去世、功名不遂等人生变故,影响了吴敬梓的人生选择,最终离乡出走,寄寓在他生父曾经住过的南京。
陈美林接受现代快报读品周刊专访
胡适早年在《吴敬梓年谱》中依据“昔年游冶,淮水钟山朝复夜。金尽床头,壮士逢人面带羞。”等诗句,推断“吴敬梓的财产是他在秦淮河上嫖掉了的”。对此,陈美林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陈美林留意到了吴敬梓在南京生活的一件小事。“冬日苦寒,无御寒之具,吴敬梓便邀好友‘乘月出城南门,绕城堞行数十里——逮明,入水西门,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谓之‘暖足’”。对由封建大族降为小康之家、再坠入贫困境地的吴敬梓,陈美林忍不住要为他说话。
陈美林认为,吴敬梓的家世对他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所受到的家世影响。
在考证吴敬梓家世生平的同时,陈美林又从许多稀见的典籍中钩沉出大量资料,考证吴敬梓的交游以及思想。
匡亚明先生正是在读到陈美林关于吴敬梓的一系列研究论著后,将他所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吴敬梓评传》的任务交给了陈美林。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陈批<儒林外史>》
—02—
时光流转。2019年初, 陈美林接到了“江苏文脉”工程《吴敬梓传》的约稿。时年88岁的陈美林在仔细检读两遍旧作《吴敬梓评传》,做了必要修改的基础上,特意补写“《儒林外史》地域特色”一节,着墨在吴敬梓的“秦淮情结”和《儒林外史》中的“南京元素”。
从篇幅看,《儒林外史》全书五十六回,江苏所占的篇幅达五十一回之多,而其中提及南京的累计有三十六回,堪称一幅生动的明清南京社会生活的浮世绘。在陈美林看来,与《红楼梦》朦胧地写南京不同,《儒林外史》展现了南京文士和市民的品格与精神面貌。
《儒林外史人物论》
陈美林 著
中华书局
在吴敬梓的笔下,南京的一些读书人有理想有抱负,同时富有同情心,仗义勇为。庄绍光、杜少卿不愿攀富结贵,不做官也要洁身自好;他们拮据时,甚至当掉衣物帮助他人。吴敬梓笔下的戏子鲍文卿们也极有骨气,“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而《儒林》中那经典的故事,两个挑粪桶的工作一日后,相约“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更是“文都”南京文脉绵长的真实写照。
祭泰伯祠是《儒林外史》情节的重中之重,是体现作者礼乐兵农理想的重要篇章,书中各类知识分子先后集中在了南京,但是祭祀大礼一结束,大家就四散而去。礼乐兵农的理想终究还是在喧哗之后因为社会制度无法改变而归于寂灭。
但是,在对士人失望之余,生活在南京的吴敬梓并没有停止他的探索。他将目光投向了南京的市井社会,又从小民中寻觅出新的理想人物,即“四客”——盖宽、季遐年、王太、荆元。这些生活在市井中间的南京平民代表人物凭自己的技艺,谋求生活之资,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显示出可贵的性格。吴敬梓试图探索出有别于封建时代一般士人的生活常轨,指明一条背离学而优则仕的生存途径。
“在吴敬梓那个时代,他能看到这一点实属难得。他以大量的篇幅塑造出一批南京人物形象,他们的身份不同,地位有异,但却具有值得肯定的品格,从而使得《儒林外史》这部伟大小说具有歌德所言的‘伟大的人格’。”陈美林说。这一点,也正是《儒林外史》所具有的当代性,值得今天的人们去思索。
陈美林改写的元明清杂剧故事集法、英、德文版本
—03—
从早期研究作者,到中期研究作品,再到对整个《儒林外史》研究史的梳理和回溯,陈美林的《儒林外史》研究层层推进。
在深入研究《儒林外史》诸家评点之后,陈美林认为,评点的作用非时下泛泛而谈的理论文章可以代替,一般的赏析文字也难望其项背。因此,他运用评点这一传统的批评形式,为《儒林外史》研究注入新的美学内涵。
陈美林以目前可及的最早刻本清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本为底本,参校诸本进行了覆核。为了避免文字繁琐,他摒弃了旧时诸多的批评形式,只取前言、夹批、回评、注释四种形式。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儒林外史》大量涉及古代的科举制度、官制,也颇多涉及前代典籍,其所涉社会生活面也极广,诸如天文地理、医卜星相、婚丧礼仪等,没有海量的知识储备,难以揭示这部小说的深刻思想内涵。陈美林做了详尽注释,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与欣赏《儒林外史》。
评点本最初以《新批儒林外史》为名,于1989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先后印过七次。2002年修订增补为《清凉布褐评本〈儒林外史〉》出版,全书82万余字,其中注文20余万字,批语近20万字。2014年,由商务印书馆再以《陈批儒林外史》套色本面世。2019年这套书又重印,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一方面,陈美林把作者、文本还原到历史语境之中,达到对作者“本意”的诠解,另一方面,他又根据时代的需求,运用新的审美意识,赋予作品新的批评内涵。
“清人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我对《儒林外史》研究的心得和体会,也随阅历有所变化。”陈美林说。
《清凉布褐批评儒林外史》
吴敬梓/著 陈美林/批点新世界出版社
——————————
对 话
做学问,应保持“清凉”的心态
读品:《儒林外史》曾被认为没有贯串始终的情节,没有统率全书的主角,在艺术结构上被诟病为没有“布局”没有“结构”,您怎么看?
陈美林:《儒林外史》以“楔子”提示全部情节,以正文展开“楔子”中浓缩的内容,最后以“幽榜”与“楔子”相映照,点出科举限制人才的问题。小说以“知识分子生活”为主线,作者深思熟虑,精心安排人物进退场方式,紧扣它所描写的一切人物故事,组织起繁复的情节。艺术结构首尾一致,十分完整而严密。揭露八股科举弊端并予以嘲讽和抨击,毫无疑义是《儒林外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对这一制度本身加以批判从而达到全面否定的程度。《儒林外史》写的不是一代知识分子,是几代知识分子,从成化末年,写到万历二十三年,跨度100多年。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也表现出了作者对知识分子出路的不断探寻。
读品:在明清文学研究中,戏曲也是您研究的一个方向,请您谈一谈。
陈美林:上个世纪50年代末,我在江苏师院(今苏州大学)教授元明清文学,当时的老师中没有专攻戏曲的,所以要完成教学任务完全靠自学,即编写讲稿和教材。因为难以找到戏曲作品供学生阅读,我想到了将古代戏曲重新创作为故事或小说。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与其姊玛丽·兰姆曾将莎士比亚的剧本改写成小说,扩大了莎翁剧作的影响。我尝试着先后出版了《元杂剧故事集》《明杂剧故事集》《清杂剧故事集》,以及将《桃花扇》《牡丹亭》《长生殿》改写为故事集,没想到被翻译为英、法、德文版,出版到了海外。改写不仅仅是说故事给别人听,改写也是研究。从某种程度来说,改写戏曲也圆了我当初的“作家梦”。今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对元明清杂剧故事集再版我特别高兴。六十年前写书的时候,我还是个小青年呢,没想到现在还有出版价值。
读品:戏曲的研究教学,是否也影响了对于小说的研究?
陈美林:我们可以从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来研究文学,但是还有一点,要从文学的本身来研究文学,从它的种种样式入手来研究。小说、戏曲、散文都有互通的一面,它们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的这种种形式也有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互相影响。我在《吴敬梓与戏剧艺术》中,论述了《儒林外史》中所反映的南京梨园情况,所塑造的演员形象的意义,而且还细致地研讨了吴敬梓在小说《儒林外史》的创作中如何运用古代戏曲的传统剧目,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预示情节发展的艺术手段。如此结合戏曲进行小说研究的论文,在此前的吴敬梓研究成果中尚未见有。
读品:您曾出版的文集为何以“清凉”为名?
陈美林:年轻时,我在与夏承焘、唐圭璋、钱仲联等老先生的交往中受益匪浅。做学问的人应该保持“清凉”的心态。旧时清凉山有一楹联:“大地何须热,名山自清凉”。读书作文,只能“凉”作,不宜热炒。
相关人物
陈美林
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32年出生于南京,回族。1950年考入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1953年毕业,从事教育工作整整半个世纪。在上世纪,曾先后被武汉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聘请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研究领域涉及古代文史,重点为古代小说、戏曲,尤以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研究著称。代表著作有《吴敬梓研究》《新批儒林外史》《吴敬梓评传》《儒林外史人物论》《西湖二集校注》《清凉文集》、三卷本《吴敬梓研究》等。
编辑:张垚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