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太守是什么官(刺史和太守有何区别)

汉代的太守是什么官(刺史和太守有何区别)(1)

三国演义到了群右雄逐鹿时期,担任“刺史”和“太守”的人物不少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针对“刺史”和“太守”之间的区别,比如“刺史”和“太守”地位上的高低等,很多人可能就不是非常熟悉了,比如诸葛亮曾担任益州牧,关羽曾担任襄阳太守等。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汉朝时期盛行的刺史和太守,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一

首先,总体上来说,对于汉朝到三国这一历史阶段的“刺史”,其地位是要高于“太守”的。、一方面,就太守来说,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负责一个郡的管理工作。在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每一个郡设立一位郡守。汉朝时期,郡守一般被称之为太守。西汉初期,全国包含60多个郡。此后,郡的数量不断增多。由此,汉朝时期太守的管辖范围也相对应的不断减少。

二

进一步来说,如果说秦朝时期的一个郡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比如九江郡初设辖境范围大致为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和江西全省。而到了汉朝时期,一个郡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市了,比如东汉末年,刘备占据荆州后,派遣赵云担任桂阳太守,这里的太守管辖范围大致等于现在的一个地级市。在此基础上,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这位千古一帝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州,各个州设立一个刺史。而一州刺史往往监管多个郡,比如东汉时期荆州原本下辖七个郡。

三

西汉时期,刺史的范围是十三个州,分别是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交州、司州。对于西汉时期的刺史,不仅地位在郡守、太守之上,而且不受丞相的制约,而是直接隶属于朝廷的御史中丞和御史大夫。王莽称帝时期,州刺史改称州牧。对于州牧来说,基本上掌握一个州的大部分权力。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2年),依旧制再改为刺史,但只设十二人,各州一人,余一州隶司隶校尉,在历史学者看来,东汉刺史权力逐渐扩大,刺史不仅成为太守的上级,而且掌握了一个州的兵马、钱粮、人事等大权。

四

最后,到了东汉末年,因为朝廷势力的不断下滑,随着黄巾军起义,朝庭又推行了州牧制,各个刺史基本上成为一方的诸侯了,这时州牧与刺史并存,也即越来越不听从朝廷的命令了。比如荆州刺史刘表,益州刺史刘璋,幽州刺史刘虞等,作为一方诸侯,其地盘包含若干个郡,各个均之下又有若干个县,也即形成了州牧——太守——县令的级别隶属关系。在东汉末年到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刘备曾担任豫州牧,关羽曾担任荆州牧,诸葛亮曾担任益州牧,都在表明刺史(州牧)已经发展成为当时地方最大的官职了。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东汉后期,有些太守实际势力远超州牧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