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主刘禅的乐不思蜀(从扶不起的阿斗)

《三国演义》将刘禅塑造成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不但软弱无能,而且贪图逸乐。其实真实的后主刘禅并非如此,史书中的他不但聪明机智,而且善于韬晦,所谓的“乐不思蜀”只不过是为了保全大局不得已上演的一幕戏。

蜀汉后主刘禅的乐不思蜀(从扶不起的阿斗)(1)

襁褓之中遭大劫

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肯定对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记忆深刻,那时候的刘禅还是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当时刘备被曹操击败,狼狈逃遁,妻儿就落入了曹军手中。

为了夺回幼主,刘备麾下的名将赵云就孤身杀入曹军大营,将阿斗救了出来。后来据说刘备曾怒摔阿斗以报赵云之恩。这段传奇故事自然有小说家的渲染夸张成分,不过据《三国志》记载,刘禅自小确实历经磨难。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是一个命中克妻之人,所以当年在老家的时候“数丧嫡室”。等到起兵之后,刘备在沛城娶了一个姓甘的女子为妾,这个甘夫人就是刘禅的生母。至于阿斗的小名,也是因为甘夫人夜梦仰吞北斗而孕,所以才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据记载,刘禅童年的时候曾经被人拐卖到汉中,直到建安十六年(212),有一个扶风人刘括因避乱来到汉中,刘禅又被卖到他家。刘括问他的身世,知道他是正经人家的孩子,就把他收为养子,并且给他娶了妻室。

后来,有一个姓简的人是刘备麾下的将军,他听刘禅说自己的生父字玄德,便告诉了刘备。刘备这才派人前去验证,发现果然是自己失散的孩子,才将他接到了益州(四川),立为太子。

除此之外,《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个“截江夺阿斗”的精彩故事,主角也是赵云,不过这次还有张飞协助。当时刘备率兵入川,荆州政事暂由诸葛亮代为处理。这时候,吴国的君主孙权贪图荆州,便想趁刘备不在夺取荆州。

但是,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尚在荆州,他怕作战时妹妹被扣做人质,便以老夫人病了为由将其先行骗回,并企图将刘备唯一的骨肉刘禅也带回去,将来可以做人质威胁刘备。不过,正待孙尚香登船之际,赵云便追了过来,夺回了刘禅。当时情况危急,幸好有张飞赶来断后,截住了东吴的船只,才使得赵云顺利脱身。

这几个故事的真伪现在已无从考证了,但都说明刘禅自幼便经受了很多劫难。

蜀汉后主刘禅的乐不思蜀(从扶不起的阿斗)(2)

年少登基智量大

《三国演义》中的刘禅是一个蠢笨的昏君,但据《三国志》记载,在刘禅还是太子的时候,诸葛亮曾对射君称赞刘禅。射君将此事告诉了刘备,刘备甚为欣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就是说,连诸葛亮都认为刘禅智量很大,比想象中还要聪明,那我还担忧什么呢?223年,刘禅登基,他牢记刘备死前的遗诏“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之后才做决定。

这也许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批判刘禅没有主见,“素丝无常,唯所染之”的原因,却也显示了年少的刘禅颇有容人之量。他深知君臣失和的危险后果,所以对诸葛亮尤为尊敬和倚重。即便是诸葛亮功高震主,而且颇为专横,他都始终隐忍不发。

刘禅即位的时候年仅17岁,执掌国政稍显稚嫩,这时候辅佐他的大任便落到托孤大臣诸葛亮身上。但随着他一天天成长和历练,已经有了处理朝政的能力,这时候,诸葛亮本应该还政于刘禅,但他不放心,还是一个人总揽全局。

即便是他带兵出征的时候,还要派心腹董允率亲卫兵监管刘禅,生怕他出什么差错。这样严格的监护自然会让已经渐渐成熟的刘禅不满,但是他始终没有爆发,而是一如既往的谦卑恭顺,谨守着父亲的遗命。

直到诸葛亮去世之后,他才一举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尚书令、大将军和大司马三职互相制衡,将军政事务分开。不独对诸葛亮如此宽宏,刘禅对待其他大臣也是非常仁爱的。当时魏延因叛乱被杀,刘禅还是念其旧功,下旨将其厚葬。

对于诸葛亮穷兵黩武的政策导致的国力衰退,刘禅虽然有心反对,但是鉴于刘备生前订立的北伐方针和诸葛亮在汉室的名望,刘禅还是忍了。直到诸葛亮死后,他亲领国事,才改变了连年北伐的方略,提出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但由于他对军队并没有绝对的控制权,不敢对急于北伐的将领过分施压,最终这一政策实施不彻,导致了施政方针混乱。

蜀汉后主刘禅的乐不思蜀(从扶不起的阿斗)(3)

“乐不思蜀”背后的无奈

乐不思蜀可能是后主刘禅最受人诟病的地方了,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他不但不知羞耻,苟且偷生,还贪图逸乐,丝毫不以故国为念,可谓昏聩至极。但其实,这背后隐藏着很多不得已的原因。

当时,曹魏的大军已经包围成都,即便誓死抵抗,也很难挽回败局,而且一旦破城之后,蜀国的百姓肯定惨遭屠戮。为了保全自己的子民,刘禅不得已开门投降,一个人承担了卖国的骂名,却保住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

所以,在当时的形势下,刘禅的投降并非为了一己私利卖国求荣,而是一件造福苍生的明智之举。投降之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向曹魏称臣,被封为安乐公。北上洛阳之后,他明白自己的表现直接关乎蜀国百姓的命运。

所以,他为了博取司马昭的信任,不得不韬光养晦,处处装疯卖傻,以减轻司马昭的疑心。但是,多疑的司马昭始终没有真正放心,他总是找机会试探刘禅是否还有叛逆之心。有一次,他设宴招待蜀国君臣,故意让人奏起蜀地音乐。这时候,满座君臣哪个没有故国之思?一个个尽显悲戚之容。可是刘禅故意傻笑,摆出一副毫无心肝的样子。司马昭便问他:“你难道不想念蜀国吗?”刘禅马上说:“此间乐,不思蜀。”于是,司马昭哈哈大笑起来,从此认定此人没有反意,可以放心了。

刘禅从223年登基到263年降魏一共称帝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如果说有诸葛亮的辅佐,那也只是前11年,后来的30年全靠他自己亲政。当时蜀国实力最弱,能够坚持这么久,没有真才实干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仅从“乐不思蜀”一事便将其归为昏君,实在是有违史实。

蜀汉后主刘禅的乐不思蜀(从扶不起的阿斗)(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