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陈钢有几任老婆(我为什么起心动念)
13岁时,作曲家陈钢曾创作自己的第一篇仅供家人传阅的小说《长脚归来兮》,少年意气纵横,文学梦早已萌芽。而出身音乐世家的陈钢,又注定走上音乐之路。
《岁月芳华——陈钢随想曲》新书发布会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乐享厅举行。出版陈钢这部新散文集的是25年前为其出版第一本散文集《黑色浪漫曲》的学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这本新书里,陈钢不仅讲述了自己的艺术人生,回忆了父亲、近代著名作曲家陈歌辛的创作生涯,还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例,诉说百年上海的文化变迁。在他的笔下,既有对中西音乐的评点,也有对文化名人趣事的解读,见证上海百年文化的包容与开放,也见证中国音乐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
陈钢说,在他的岁月里,有许多前辈、同辈、后辈走过,他们留下来的故事,他有责任记录下来。《岁月芳华——陈钢随想曲》的“岁月”,可谓陈钢的自传。“芳华”是一条线,陈钢解释,是指他的整个创作经历。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开始,到“红色小提琴”系列,再到《王昭君》与《情殇》,贯穿陈钢创作生涯的音乐作品从纯情到激情,再到深情、家国之情,体现了一个“情”字。“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芳华”,就是音乐美学的表达。
“不久前,上海文化广场成立70周年,50年前我写的‘红色小提琴’系列就在文化广场首演,演出它的是潘寅林,当年23岁的上海交响乐团首席。那天在文化广场视频连线,我远远看到了在悉尼的潘寅林,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但声音还是那么爽朗,琴声还是那么优雅。隔着屏幕,我说,小潘,虽然你头发白了,但你在特殊年代,在文化广场的舞台上,在江南造船厂的船坞上留下的琴声,还在鼓舞着我们,鼓舞着这座城市。”陈钢回忆道。
最近,陈钢意外收到97岁指挥家曹鹏写给他的一封信。信里,曹鹏回忆起《梁祝》诞生的第二年,他第一个在国外、在莫斯科指挥演出《梁祝》的情景。这是《梁祝》第一次飞到国外。“那时,莫斯科的电台向全世界广播,曹鹏的太太正好分配在兰州的电视台,那天偶然打开收音机听到曹鹏的声音,‘蝴蝶’的缘分传了过来。后来,我们一起到中国台湾、到美国演出。我跟曹鹏说,首演我的《王昭君》的是日本小提琴家西崎崇子,第一个指挥的就是你。”
陈钢又回忆起,去年他参加百代小红楼重新布展开放的开幕式,“《国歌》在这里诞生,参观时,我突然发现《国歌》的诞生日就是我的出生日。再到二楼,那儿挂了很多照片,全是过去常常到我家里来的叔叔阿姨,像《夜来香》作者黎锦光先生,他告诉过我《夜来香》是怎么写的,就是他在百代公司工作时,晚上很热,门一打开,一股南风吹来,听到外面夜莺在叫,他就写出了《夜来香》。看看挂在墙上的阿姨们的照片,周璇、姚莉、白光、李香兰好像都在对我微笑,勾起我儿时的很多记忆,同时也构成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我觉得自己走到哪里,哪里都是故事、都是上海的故事,作为上海的子弟,我有责任把这些故事都写下来。我就起心动念,做了一个本来不应该我做的事,一个身份转换,从音乐人变成写书人,从写书人此刻变成说书人。但万变不离其宗,上海是一本大书,这本书值得我们去写,而且我们必须写下来,才能传下去。这本书是一个开始,希望这本书能引起大家一起写上海、说上海、讲上海的故事。”陈钢说。
活动现场,藏书票绘制者林明杰、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孙国忠分享了与书有关的故事。昆曲艺术家沈昳丽表演了《惊梦》片段,书中,陈钢以一篇《螺蛳壳里做道场》记录了昆曲之美。表演艺术家赵静、配音艺术家童自荣分别朗诵了书中篇目。
《岁月芳华——陈钢随想曲》收录部分音乐二维码,读者扫码即可收听小提琴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王昭君》等曲目,书中还首次披露多幅珍贵手稿、照片。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施晨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