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喜欢看弹幕(万物皆可Reaction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看别人看了)

编辑导语:你有看过reaction视频吗?在视频中,看视频的人做出的反应可能会让你产生共鸣,或者他们呈现出的某些夸张表情会让你会心一笑,放松心情。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他原因让我们对reaction视频“上头”?本文就对此做了解答,不妨来看一下。

为什么这么喜欢看弹幕(万物皆可Reaction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看别人看了)(1)

从日本综艺的小窗口 wipe 演出,到各路吃播、热剧、综艺、舞台,甚至当你点进一个直播间,主播都有可能正在看别的主播直播,再附加自己的点评……

这种双视窗画面的视频对当下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此文中,我们将其称为反应类视频(Reaction video)。

本文将反应类视频的生产与观众的互动当作一类互联网文化实验,试图分析上传者的诉求,以及在“Watching People Watching People Watching”链条背后的受众心态。

一、一个关于蛋炒饭的 Reaction 视频,怎么就引发了全网议论?

似乎很难想到,一碗蛋炒饭也能够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在刚刚过去的11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推送了国内跨文化传播学者的一篇研究论文,在其中,对炒饭教程的 reaction 视频被比喻成为“参与式狂欢”的样本,助推了一起典型跨文化事件在舆论场上的发酵与热议。

一顿香喷喷的蛋炒饭,怎么就作为民族隐喻的符号,激发了东西文化差异的争论?先让我们将时钟拨回两年前,缕情事情的来由。

故事最初发生在2019年4月,当时 BBC Food 频道在 Facebook 上发布了一条4分钟的炒饭视频。视频中,印度美食博主 Hersha Patel 展示着从煮饭到滤水,再到炒饭出锅的全过程,起初并没有受到太多讨论。

而在一年多之后,一名马来西亚华裔喜剧演员 Nigel Ng 在自己的 Youtube 上发布了一则 Reaction 视频,直指原视频里的做法“不正宗”,完全是“老外蛋炒饭”。在视频里,他坐在桌子前,与电脑中的视频画面同步做出各种或惊讶或“槽多无口”的表情。

例如,在最初加水的环节,观众就能感受到博主小哥的“暴躁”:他一边紧盯着自己的手指,一边说“为什么用英国茶杯量水?要用手指量啊!”

为什么这么喜欢看弹幕(万物皆可Reaction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看别人看了)(2)

为什么这么喜欢看弹幕(万物皆可Reaction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看别人看了)(3)

当看到美食博主用滤网沥米饭的时候,Ng 的表情就更加生动了,似乎在视频这一端的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他“几近崩溃”的内心:

当他这个 reaction 视频发出后,不仅 BBC 原视频的评论区被网友们的“吐槽”声音占领,还有更多的亚裔博主跟上节奏,纷纷开始录制自己的二创视频,就这样, reaction 视频成为了这次文化差异与观念碰撞时的重要载体。后来,BBC 还特别邀请 Nigel Ng 与原视频的主人公 Hersha Patel 进行了一场连线访问,让“视频的作者”与“看视频的人”在同一个交流场景中落定,深入地讨论了各地的饮食观念。

至此,原本是一切照旧观看视频的行为,却因 reaction 这类方式助推了互动的热度与更多可能性,使得原本较为静默而常规的画面凝视,成为了一场互联网场域下的热闹文化实践活动。

通过蛋炒饭这个示例,如果我们要为 reaction 视频下个定义,那么它多指的就是人们将自己观看特定内容(例如节目、影视综、动漫、演出等)的即时反应录制下来,在画面中以双重视窗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换言之,如果你是一名博主,那么,普通观众既能在 reaction 视频中看到你自己,也能看到你在看什么。

二、到底有什么魅力,让我们对 Reaction 视频如此上头?

从被誉为日本综艺经典招牌的“小窗口嘉宾即时反应”,到 youtube 上博主(如 Tal Fishman)因此吸粉1500万……reaction 视频为什么能火起来?

总结来看,它们都基本具备以下三点特质,那就是够亲切、够精准、够反差。

首先,亲切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共鸣。在 B 站搜索“Reaction”关键字,首屏展示的多是与明星、综艺、嗑 CP 的相关内容。仔细查看后能够发现,这类视频标题多有一个共通特征,就是以“纯路人看 xxx”开头,这种设定不仅引发了追星一族对“入坑同一家爱豆”的共鸣,还吸引了不少粉丝在弹幕与评论区中进行着更为深入的安利,期待“路人粉”们发现自己爱豆的闪光点,直至成为同道中人。

为什么这么喜欢看弹幕(万物皆可Reaction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看别人看了)(4)

B 站某个 reaction 视频评论区下的粉丝安利

上述就是 Reaction 视频给予我们共鸣感的原因之一。作为一种媒介类型,它能够提供给特定群体一种过滤机制。正因为热衷消费与传播的人多是具有相近兴趣点的受众群体,由此我们总能快速筛选同好,获得共鸣。类似于我们总会在弹幕中发现“哇,这个人跟我想的一样”,我们也格外容易从一个又一个反应类安利视频中找到那种“一起吃瓜、一起追剧”的亲切感。

另一方面,有不少人本身就是抱着”找共鸣“这个初衷前来的,对博主们会对视频作何反应本就抱有一定预期:哪怕已经对原视频文本足够了解,可是想确认还会不会有人和我们有着类似的感受。

这是一种群体认同的外化,也是人们对于“同类审美”的社交期待:我们期待着一种心领神会的默契,而这种默契建立在陌生人之间,就格外显得珍贵而特别

正是因为我们拉高了期待的阈值,如果在 reaction 视频中获得了这种默契,类似“你也磕到了暗糖”的惊喜感萌生而出,那份由此而生的“骄傲感”与“共鸣感”会尤其高涨。这不仅仅出现在娱乐内容中,美食、游戏、动漫……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内容偏好决定着我们对此的期待方向。

其次,视频博主们的口才与表现水平影响着视频画风的精准感。虽然对比其他类型的视频,reaction 视频的制作成本并不算高:一个静止机位录制,两段素材拼成双屏或画中画即可,但这并不意味着 reaction 视频的门槛不高。

可以说,市面上各个出圈的博主可谓都是“反应富人”,能够配合视频进度,做出到位表情与适时抖出包袱,这种有效烘托起气氛的表达绝非易事。

上文提到的“早期 reaction 视频”——小窗口 wipe 演出,不少节目效果就来源自嘉宾的夸张表情,久而久之,甚至成为外界对日本综艺界的固有印象之一。或许,我们想到日综,首先想到的就是节目中“此起彼伏”的语气词:えええええええ(唉唉唉唉唉唉唉)————!,这段语气词或许会长达足足10s。[1]

为什么这么喜欢看弹幕(万物皆可Reaction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看别人看了)(5)

在国内,凭借着生动夸张又有些猎奇的 reaction 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抖音上,有一类视频叫做“憋笑挑战”,虽然早在几年前,国内视频网站与 Youtube 上已经开始流传此类内容,但短视频的快节奏特征让其中笑点变得更为密集。受众看着视频中的博主努力憋笑的样子,其实更加助长了搞笑的程度。但如果博主本身表现力不强,难以调动视频外用户的情绪,莫名的尴尬感就会慢慢溢满整个屏幕。

相应的,当用户的注意力聚焦在每个表情、每一句话上面,这就更考验博主本人的人格魅力与见识谈吐。

Youtube 上一个频道叫做 “ReacttotheK”,这是由几位就读于纽约伊士曼音乐学院的古典音乐学者创办的 reaction 账号,以周更频率通过乐理知识分析 K-pop 流行音乐,在他们的视频中,古典与流行音乐通过娓娓道来的专业分析,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在 kpop 粉丝群体中,他们则是以“古典音乐家 reaction”的定位打出了一定知名度,粉丝们也希望借此更深入认证艺人的专业性。

再次,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反差感往往是成功打出破圈的关键特征。内容破圈最基础但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先基于用户画像,提供一些人们本就熟悉的内容,建立初步粘性,接着再探索新的内容主题,让这些新内容逐渐被粉丝群体接受。由此,便产生了或大或小的破圈效应,而在这个过程中,关键就在于如何合理塑造内容的“反差感”。

在 reaction 视频较为成功的案例里,我们总结了两种通过营造反差感,从而有效出圈传播的路径。

第一,让有反差的人去 react 熟悉的内容。始于2010年的 Youtube 账号 Fine Brothers 一开始在 FBE 频道上更新了一期《孩子们的选择》,用孩子们的童言童语对不同的问题做出反应与解答,意外在 Youtube 上走红。如今 RBE 频道已经更名为 React,在这个频道上,你不仅能看到 “Kids react“,还有”Teens React“、”Elders React“等等,主打群体之间的差异与交流。

B 站 UP 主“张逗张花”出品了多期“老美你怎么看”系列视频,让外国人试吃中国的特色美食,例如长沙臭豆腐、盘龙茄子、糖醋排骨等,并记录下大家的即时真实反应,通过文化差异呈现出让观众产生兴趣的“戏剧性冲突”。

于是,拍视频的博主、出镜的嘉宾以及屏幕前的观众,大家在这5-10分钟的 reaction 视频中感受着彼此的差异性,进行着观念碰撞,本质上体现的还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的逻辑。

为什么这么喜欢看弹幕(万物皆可Reaction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看别人看了)(6)

Youtube React 频道上新的小朋友看彩虹猫的视频

第二,让熟悉的人去 react 有反差的内容。如果你是某个 up 主的粉丝,那么你一定概率会在潜移默化之下跟随博主的视频上新节奏,去接触他发布的新内容,这也是明星安利以及品牌植入希望看到的效果。

网络上有一类较为成系统的 reaction 视频类型叫做“不要心动挑战”,如今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接地气的明星产业运营渠道。[2] 而效率如何,则取决于博主本身的人设与粉丝黏性,即上文提到的“谈吐举止、人格魅力”,影响着内容本身的质量与精准程度。

三、热衷于别人的反应,是不是一种“二手信息上瘾症”?

其实,除了反应类视频,这种“套娃式 reaction”并不少见。在直播行业就有“你看我看别人直播”的说法,英雄联盟 FPX 小明的直播间被戏称为“FPX 二台”,在这里你能看到 uzi、撕少、小明下棋,还能看到小天在另个直播间直播恐怖游戏。这显然比只看一个人的直播要有趣许多,信息浓度也相应提升不少。

相应的,当我们读完一本书或者看完一部电影,多数人还要在知乎豆瓣上找找影评,看看有无自己没有发现的彩蛋线索,亦或是与自己感触类似的书写。如果我们这样将品类扩展,它们同样能够被纳入“反应类内容”的范畴:基于已有的信息给出的关注、表情、分析与评价,被人们津津有味地消费着,不论他们有没有足够了解原内容本身。

为什么这么喜欢看弹幕(万物皆可Reaction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看别人看了)(7)

FPX 小明的直播间:开直播看别人直播

总在关注别人的反应,这种“围观”是注意力经济的另一种呈现,也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流量密码。然而,当品牌主们逐渐注意到潜在的商机时(例如海尔兄弟出品的《Made in China》宣传片就因海外 rapper 的反应类视频达到了近一千万的爆款播放量),我们也需要思考一个问题:热衷别人的反应,是否会导致我们自己的“情绪移植”?

心理学上提出的思路是,人类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与模仿有关,会引发共情的产生。这或许能够一定解释我们为何会被他人的反应感同身受:夸张表情的戏剧化、品味美食的幸福感、辛辣点评的减压性……我们被这些来自外部的情绪吸引着,可以说,亮点十足的 reaction 视频从来不缺观众。

然而在这眼花缭乱的内容选择面前,我们的情绪是否也越来越难以被调动?看这条视频不满意,那么换下条就是了,若是我们将自己的期待倾注更多未知的内容与他人的反应上,是不是容易忽视作为“自觉”的个性?

阿里云曾就“自我反应”发起过一次技术讨论,在其中提到“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视频云技术普及,反应视频这种互动形式势必会被广泛应用。到时,观众能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实时记录下自己的反应,这或许会成为新的赛道。”[3]

所以,当我们被 reaction 视频调动情绪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重视自己的 reaction。

当代 UP 主们以“反应富人”的形象出现,通过一个又一个充满惊喜与反差感的举止调动着我们的情绪。而我们作为视频的消费者,跟随 Reaction 视频的节奏,收获着快乐与更多的信息含量。我们总在期待“你也磕到了”或者“巧了!我也这样想”的这一刻,这种豁然开朗的默契让我们更加上头,迅速拉近彼此距离,让虚拟陪伴变得更为温暖。

但我们同时也需要留心:如果觉得好玩,意味着内容真真正正戳到了我的笑点,而不是视频里大家都笑了,我才要跟着笑,也不是我们面无表情地看着视频中的演绎,在弹幕中打出哈哈哈哈,实则内心毫无波澜;

同理,在更多时候,我们希望寻觅与我们既有观念相似的声音,而非单纯地卸下了思考的负担,沉溺在二手信息的海洋。

当下是一个由反应、二次反应、多次反应组成的复杂世界,也是由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构建而成的鲜活社会,我们需要对发生的新鲜事抱有敏感与好奇心,感受他人的表达,也正视自我的情绪,用一颗柔软而敏感的心去触摸生活,这才能够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做回真正属于自己的“反应富人”。

参考文献:

[1] 为什么日本综艺节目的最大特色是“小窗口嘉宾即时反应”?_荔枝网新闻

news.jstv/a/20190328/1553742597628.shtml

[2] 不要心动挑战?观者反应成为被观看的内容 | 案例精选|短视频|youtube|b站|共鸣_网易订阅

163/dy/article/FHN1FF7V0511A7JO.html

[3] 如何用视频云技术,搞一个爆红的 “反应视频” 项目?- 掘金

juejin/post/6976576866056405022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Lilyann;编辑:蔥蔥;公众号: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

原文链接:mp.weixin.qq/s/IzuEHHaq9iX0pk8VuVutqA

本文由@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