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平定三藩被调走(处决王狗子)

五、远征塞外 1940年春,日伪军对我冀东抗日根据地实行疯狂的大扫荡冀东区党分委决定,以长城口内根据地为依托,开辟长城外热南伪满统治区,以扩大我冀东八路军游击转战的回旋区区党分委决定派出工作团,深人热河开辟工作,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周培公平定三藩被调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周培公平定三藩被调走(处决王狗子)

周培公平定三藩被调走

五、远征塞外 1940年春,日伪军对我冀东抗日根据地实行疯狂的大扫荡。冀东区党分委决定,以长城口内根据地为依托,开辟长城外热南伪满统治区,以扩大我冀东八路军游击转战的回旋区。区党分委决定派出工作团,深人热河开辟工作。

当年7月,在平泉养病初愈的周治国在东荒峪见到了李运昌司令员,将在口外养病期间收集到的伪满、社情和民意等向李司令员作了汇报,受到李运昌司令员的好评,并接受了组建青平工作团开辟口外的任务。

8、9月份,他首先在迁西老家联络了四个可靠亲友:新集的李怀义,擦崖子的周万余,龙湾村的知识分子刘墨卿和他的表弟刘明,然后秘密出关,到青龙、平泉等地开展抗日活动,组建抗日游击队。他先后深人到都山西部的马尾沟、孤山子、龙凤沟、亮甲台、长沟、葫芦峪等村,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并通过以亲串亲、以友访友的办法发动群众,使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很快深人人心,要求参加抗日队伍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久组建了一支50多人的游击大队,他任大队长兼指导员。同时他还通过伪军政人员家属和亲友做通了敌伪军政人员的工作,暗中帮助抗日。争取民间有反满抗日要求的“黄枪会”、“无极道”、“红枪会”等组织头头,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并和游击队一起参加抗日。同时开展除奸反特工作。

11月,周治国率队智取攻克了日伪军在峪耳崖沙金台开的金矿,这是他率游击队打得第一仗,首战告捷。战斗不过半小时,21名日军除1人逃跑外,全部被奸,30多名伪矿警无一漏网,缴获34支枪、3箱子弹和一批物资。攻下峪耳崖沙台金矿后,游击队发展到100多人,于是分为三个中队。

1941年春节,周治国率游击队又打下了董家口外的三道关海关税局,击毙日军3名,生俘伪军30多人,缴获机枪1挺,大枪20多支。

1941年4月,根据冀东党组织指示,成立青平(青龙、平泉)工作团,周治国任青平工作团主任和书记。游击队被正式命名为青平游击队,周治国兼任游击队指导员。当年秋冬之际,在青龙、平泉一带开辟组建了四个区政权,区下设村,其区划面积南起长城,北至平泉,东达都山和凌源县交界,西至滦河,方圆几百华里,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抗日武装斗争打下了基础。

周治国在青龙、宽城、都山、雾灵山、锦承铁路北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救国活动。到1941年10月,青平游击队已经发展到300人。此时,日伪军对我冀东抗日根据地实行所谓的“强化治安”运动。冀东我军在频繁的战斗中伤亡很大。为了充实冀东主力部队,11月冀东党领导决定,将青平游击队大部分精干和武器充实到冀东主力部队的第12团。遵照上级指示,周治国选送走了140多名精干人员,他们带着武器到主力部队后,被编为12团1营3连,原青平游击大队长周万余任连长。不久,周治国也由青平工作团调任12团1营副营长。

原来的青平游击队还剩100多人,大队长由原副大队长刘元存担任,继续活动在长城外的承、平、宁地区。1942年初,青平游击队大队长刘元存在一次战斗中牺牲,由李青山率领30余人继续活动在长城外地区。

周治国被调任冀东12团1营任副营长三个月左右,又被调到军区教导队学习,此期间,他随主力部队多次出关作战。

1942年5月,冀东军分区司令李运昌任命周治国为冀东军分区第一远征工作队队长,率18名同志挺进锦(州)承(德)铁路以北的承德、平泉、宁城等地区,挺进敌后,尽量向北发展,开展抗日工作。他依靠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日伪的保甲长,打据点、除汉奸,积极开展抗日工作。当年7月初,他率领远征军攻打了围场县东南的毛巾大坝伪警察分驻所,缴获了20多支大枪和一些战利品,初战告捷,士气大振,使开辟敌占区的工作得到顺利发展,先后建立了4个区政权,游击队由18名发展到200多人,初步打开了斗争局面。

当年10月,远征军战士们身上还穿着单衣。为了解决衣服和给养问题,周治国率远征军与冀东11团1营的加强连200多人,联合攻击了承德六沟的日伪警察分驻所和合作社,缴获了大批棉花和布匹。

1942年冬,为调开围剿冀东抗日根据地的日伪军,迅速恢复被敌人破坏了的冀东抗日根据地,在长城口外的八路军发动了热南战役,给伪满洲国热河的日伪当局以沉重打击,引起了伪满热河省敌人的极大恐慌。1943年春,伪满洲国“新京”调集了9个满洲旅,1个装甲旅,2个骑兵旅,27个讨伐大队,近10万日伪军对长城以北的热河地区的凌源、宁城、平泉等地进行疯狂地围剿。周治国带领的远征队和地方干部200多人被包围在光头山,经过几天激战,他带领仅剩的三四十人突出包围圈。为保存实力,他率队到围场县东部山区开展活动。

1943年4月,他奉命再次率队到平泉、凌源、宁城一带秘密开辟游击区。5月,他率领的远征队又发展到70多人,此期间,攻克了宁城县日伪军榆树林子据点,缴获了大批布匹、布鞋毛巾等物资。

本月内,冀东地委决定成立承平宁联合县办事处,周治国被任命为办事处主任(县长)。他率队攻克了日伪烟筒山银矿据点,缴获了敌人步枪20余支和大批物资。还组织群众扒“人圈”,破坏敌伪的“集家并村”,恢复4个区政权,并支持李惠友在凌源、平泉、宁城一带建立了五、六两个区。他的游击队又重新开辟了方圆200公里的游击区,游击队员又发展到100多人。

8月,驻平泉的日军队长山本,带着二三十名日军和上百名讨伐队前来追剿。周治国和高桥迅速集合队伍,把日军队伍拖到平泉大营子山东北沟,打了个理伏战,一举歼灭了前来追剿的数十名日军和山本队长,沉重地打击了敌人。随后,游击队又夜袭宋杖子车站,拔掉了日伪军在安插在宋杖子的这颗钉子,为开辟凌源地区打开了大门。火烧了平泉朱家峪金矿,迫使敌人撤走人马,无法开采。8月20日,周治国率队将敌人引到长胜沟盘道梁的帽子山下设伏,消灭了日满协和会会长、大特务仁科和平泉县宪兵队长夏谷,还有协和会的数十名伪军和许多战利品等。这一仗,是远征军取得的最大胜利之一。

由于远征军游击队和八路军取得重大胜利,引起了敌人的恐慌。9月初,敌人纠集了大批兵力进行扫荡和围剿。10月初的一天,他和队伍被3000多日伪军包围在凌源西部的列山沟大山上,经过一天激战后当夜冲出包围圈。为保存实力,他率队再次回到关内冀东根据地。

同年冬季,他们在冀东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冀东特委决定成立锦热边远征工作队,重返承平宁地区。由周治国任工作队长,并增派周哲民为指导员。他带10几名干部,再次穿平泉、过凌源,秘密到达建平叶柏寿以北的深井、沙海、小塘、朱碌科一带,开展抗日活动。他深人群众,调查民情,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开展锄奸与瓦解敌人工作。

正当积极开展工作的时候,他发现敌人开始加紧了对这个地区的讨伐。经了解,是东风太村石匠沟王殿丰外号叫“王狗子”的家伙告的密,于是在王龙台处决了王殿丰,并张贴了布告,布告上盖了联合县的公章和主任周治国的私章,有力地震慑了汉奸、特务。同时,争取了深井村伪保长陈忠全和深井警察分驻所警长王永科,并利用这个警察所秘密印发了《告东北同胞书》。还通过店主迟光显带他找到朝阳县石明信沟“中国地”坚持多年抗日活动的王文福(外号王老凿),并取得了联系。因当时环境原因,王文福表示愿物意以后来大部队时再联合抗日。周治国回到建平后,又在叶柏寿北事部开辟了游击区第七区。

1944年初,远征工作队强攻平泉樱桃沟,拿下伪警察所。又趁宁城重镇空虚,攻下城池,活捉100多人,打开城中日伪仓库,缴获堆积如山的枪支弹药、被服、布匹等物资。宁城一战,将敌人的军备物资搬取一空,造成敌人的给养困难,取得了重大胜利,引起了敌人的很大恐慌。

当年夏,敌人纠集大批日伪军,对承平宁地区进行空前大扫荡。敌人到处贴出告示,发通缉令,甚至高价悬赏,千方百计想抓住周治国。5月的一天,敌人到东寨将周治国的父母抓去,进行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先后被囚禁在峪耳崖和赤峰,一直到抗日胜利才从敌人监狱里解救出来。由于敌人对宁城、喀喇沁等地区进行反复围剿,强迫实行集家并村,致使工作队干部、战士无法与群众取得联系,吃住出现了一定困难。在此种情况下,周治国只好带领剩下的11名同志冲破了日伪军的重重封锁,于1944年11月初又撤回冀东根据地。

当年冬,冀东区党组织决定派周治国和一批同志去晋察冀边区学习。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他在边区学习时接到冀东党组织挺进东北的命令,立刻返回冀东,又奔赴承德。中共冀热辽区党委派他和张兆仁带20多名干部,于10月9日从承德赶赴朝阳,组建热东工委。热河省委任命周治国为热东工委书记,张兆仁为办事处主任。之后,他即派人去各县做接收工作。在接收工作中,他认真执行统战政策,留用了一些伪职人员,处决了个别罪大恶极分子。同时,他领导热东党政军民,维持社会治安,招收新兵,组织发展人民武装,保卫政权组织。他叫秘书刘军以他的名义给王文福(中国地的“王老凿")写信并派专人送去,将王争取过来改编。此后又收编了原抗日救国军首领赵清泉、苑九等地方武装。由于斗争形势的复杂性,他领导的热东地区人民清剿土匪,建党建政,扩军支前等工作几起几落,走了一段艰苦卓绝的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年11月,中共热河省委将热东工委改为热东地委,段德章任地委书记,徐以新和周治国任副书记。 1946年1月,国民党军队进攻朝阳时,热东党政军机关撤离朝阳。根据热河3月扩干会议精神,他和地委同志一起于同年4月到达建昌县要路沟一带,在这里领导全区的革命斗争。8月,他任热东民运部长,为热东地区的民运工作尽职尽责。

1947年春,在中央发布“五四”指示后,他带领工作组到建昌县大屯区开展减租减息、清算复仇、反奸除霸、没收敌伪财产、复查黑地、分田地和粮食、收缴武器、扩兵等项工作。秋后又在玲珑塔区组成土改工作团,在土改中认真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分土地分浮财,处决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地主豪绅。这次斗争鼓舞了翻身农民的革命斗志,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1948年2月,在进行土改纠偏工作中,他认真执行中央指示,组织各县、区开会,学习土改文件和任弼时的报告以及怎样划分农村阶级等文件,消除了一些农会干部的思想阻力,使纠偏工作收到较好效果。当年上半年,热东全境解放,解放区连成一片。但国民党军和还乡团经常到解放区进行骚扰破坏。在热东地委的领导下,组织武装力量反击敌人,取得最后胜利。在解放绥中、兴城、锦西的战斗中以及辽沈战役中,他领导热东人民全力以赴地进行支前工作,有800多名地方干部参战,出民工1.3万多人,担架2.2万多副,热东地区几年来支前粮食约达2500多万公斤,猪肉32万公斤,有力地支援了前线。

在解放大军进关前,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在宁城北开会,决定修复朝阳、凌源、平泉的铁路,他率队在建平、建昌大山上放树修桥,修公路1500多公里,同时动员送军粮。锦州解放后大军南下,热东地委迁移到锦州城内,他负责民运工作,为恢复生产、维持社会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9年7月,他任辽西省工会主任(主席),筹建工会组织,发动工人恢复和发展生产,配合省委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全国解放后,他曾任鞍钢铸管厂党总支书记、弓长岭矿党委书记等职,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奋工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结尾 1960年到1978年间,周治国遭诬陷,被开除党籍,强迫劳动改造。但他始终相信党、相信群众,对共产主义坚贞不渝,充满信心。1978年12月,周治国的冤案得到平反,落实政策后担任鞍山市财贸办副主任。1979年3月,任中共辽宁省纪委常委。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恢复和健全被“文革”破坏的党的各级纪律检查组织和工作制度做出了不懈努力,工作成效显著,受到同志们的尊敬和爱戴。

1985年4月,周治国离休。2000年2月22日,周治国因病去世,享年83岁。(以上根据周治国回忆录《远征塞外》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