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何叫谪仙人(李白谪仙人的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

开元十八年(730年)初夏,李白第一次踏入长安。

这一年,他二十九岁,已经离家远游六年了。

早在故乡巴蜀时,就有前辈指点李白:想进入仕途,千万不要参加科举,那样太慢了。最快的途径是拜访达官贵族,假如得到他们的举荐,就可以直接做官。

然而,李白在各地多次拜访,依然没有得到举荐。

于是他决定直接到长安,拜访当朝丞相张说。如果能得到张说的举荐,那么自己就可以大展鸿图了。

李白为何叫谪仙人(李白谪仙人的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1)

不巧的是,张说这时病卧在床,李白只见到了张说的二儿子张垍。

张垍是当朝驸马,擅长根据皇上的要求写一些歌颂型的诗歌,因此非常受唐玄宗宠爱。

张垍看过李白的作品后,心生嫉妒,嘴上对李白赞不绝口,却根本不想举荐他。

李白吃了闭门羹,只好再去拜访其他王公大臣,可惜都没有结果。

这时,李白才真正感受到仕途艰辛。

李白为何叫谪仙人(李白谪仙人的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2)

他回忆起故乡巴蜀的山川,感觉自己现在攀登的仕途,就像当年攀登的蜀道那样崎岖坎坷。

想到这里,李白顿时来了灵感,立刻提笔写下一句感叹:“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紧接着,他笔走龙蛇,创作出一首气势磅礴的《蜀道难》。

不过,李白生性豁达乐观,并没有因此消沉。这期间,他还创作了一首《行路难》,在诗的结尾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二年初夏,李白见仕途无望,决定暂时离开长安,另寻机会。

李白为何叫谪仙人(李白谪仙人的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3)

李白为何叫谪仙人(李白谪仙人的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4)

一转眼,又过去了十一年。

天宝元年(742年)秋天,李白再次来到长安。与当年不同的是,这一次是他是奉诏入京。

原来,这年春天唐玄宗下召,令天下各地举荐贤才。不久前,李白的朋友元丹丘在玉真公主面前谈起了李白,玉真公主决定召他入京,向唐玄宗举荐。

就这样,李白住进了长安城内的招贤馆,等待召见。

李白为何叫谪仙人(李白谪仙人的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5)

有一天,李白独自外出,来到长安城东北的大宁坊,走着走着,进了紫金宫的大门。

在这里,他遇到一位气度不凡的老者。

这位老者鹤发童颜,手里还拄着一根竹杖,看起来就像一位老寿星。李白不禁端详起来,而老者也注视着李白。

李白只好没话找话:“老人家,您手中这根竹杖,用的可是巴蜀山中上等的竹子啊。”

老者点点头:“不错,好眼力。莫非……你是巴蜀人?”

“正是,晚生蜀人李白。”

老者顿时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原来是李太白,久闻大名。老夫是贺知章,幸会幸会!”

李白一听,赶紧行礼:“原来是贺监,久仰久仰!”

不错,老者正是当朝太子宾客、秘书监贺知章。

“太白,身上可带有诗作,让老夫拜读一番?”

李白赶忙取出随身携带的诗卷,恭恭敬敬递给贺知章。

李白为何叫谪仙人(李白谪仙人的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6)

李白为何叫谪仙人(李白谪仙人的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7)

贺知章翻开诗卷,映入眼帘的第一首作品就是《蜀道难》。

他读罢全诗,笑着对李白说:“果然名不虚传呐!这首诗写得惊天地、泣鬼神,完全不像出自凡人之手。难道你是天上的太白金星被贬谪到凡间了吗?”

李白不好意思地笑了,从此他多了一个称号——谪仙人。

聊着聊着,天已近晌午。

于是,贺知章拉着李白去了附近一家酒楼,要了一壶酒,几盘菜。两人一边饮酒一边论诗,都感觉相见恨晚。

贺知章和李白都是好酒量,不一会儿就把一壶酒喝光了。两人正想喊店家继续上酒,却一下愣住了。

太巧了,今天两人出门竟然都没钱!

贺知章哈哈大笑,然后站起身,解下腰间佩戴的一枚金龟,对店家说:“这枚金龟先放你们这里,改天老夫拿了酒钱再来取。再来一壶好酒!”

店家认识贺知章,立刻收了金龟,招呼上酒:“贺监放心,好酒管够!”

贺知章坐下后,对李白说:“老夫这个秘书监,虽然掌管的是图书经籍,但好歹是个从三品官职,能在皇上面前说上几句话。明天早朝时,老夫就向上奏一本,请皇上亲自召见你。太白,你就在招贤馆静候佳音吧。”

李白喜出望外,急忙感谢:“那么,晚生先在这里谢过贺监啦!”

李白为何叫谪仙人(李白谪仙人的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8)

李白为何叫谪仙人(李白谪仙人的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9)

果然,没过几天,唐玄宗便下旨召李白入宫。

李白在一位内侍的带领下,来到大明宫,走了差不多一顿饭的工夫,才进入金銮殿,来到唐玄宗面前。

唐玄宗见到李白后,先吩咐内侍赐座,又简单问了几句,然后说:“李白,从今天开始你就去翰林院,用你的生花妙笔,来宣扬朕的宏图伟业。让后世的人不仅知道汉武帝有司马相如,也知道朕有李太白!”

随后,唐玄宗吩咐赐宴,然后宣布退朝。

在御宴上,各位官员纷纷向李白庆贺,就连当初那位嫉贤妒能的张垍,这时都满脸堆笑前来敬酒,嘴里不停地说着恭维话,李白不禁有些飘飘然。

宴会结束后,李白才想起一件事:自己竟然没有向皇上陈述一下自己的治国安邦之策!

没关系,以后总有机会的。

第二天,李白就从招贤馆搬到了翰林院,随时等待唐玄宗召唤。他既不敢到处闲逛,又不敢随便喝酒,每天认真研读历代名臣贤相的事迹,希望找机会与唐玄宗谈论国政。

但短短几个月后,李白感到大失所望。

这时的唐玄宗已经快六十岁,早没了“开元盛世”时期励精图治的气魄,整天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

而李白的工作内容,经常是奉旨创作一些歌颂唐玄宗和杨贵妃四处游乐的诗词,然后交给梨园歌女,让她们吟唱。

李白为何叫谪仙人(李白谪仙人的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10)

李白为何叫谪仙人(李白谪仙人的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11)

渐渐的,他厌倦了御用文人的生活。

李白与贺知章等人结为“饮中八仙”,开始放纵饮酒,并时不时在作品中表达着家国忧虑。

他眼中的大唐,繁华背后孕育着危机,而自己却无力去做什么,只好常常在长安城的酒楼内喝得酩酊大醉,有时甚至不听从唐玄宗的召唤。

李白为何叫谪仙人(李白谪仙人的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12)

天宝三载(744年),贺知章告老还乡,回了老家浙江会稽,当年去世。

不久,李白也因为得罪太多权贵,最终收到唐玄宗的圣旨:赐金放还,离开长安。

又过了三年,李白来到贺知章墓前,追忆起自己奉诏入京时的那段岁月,竟宛如做了一场璀璨繁华的梦。

悲伤之余,他提笔写下一首《对酒忆贺监》,来纪念自己这位忘年之交——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四明狂客与谪仙人的这一段文坛佳话,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