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的传统小吃(舌尖上的年味--爆米花)

记者 卢维 文/图

“砰”!随着一声巨响,空气中飘出爆米花的香气。这样的场景,唤起了人们记忆中的传统年味,——舌尖上的爆米花。

2月1日是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 安顺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米花甜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爆米花,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爆米花的传统小吃(舌尖上的年味--爆米花)(1)

2月1日,西秀区黄蜡乡,爆米花现场,白烟腾起

在西秀区黄蜡乡街上,不少村民提着玉米,围在一个棚子里面排队等待,而棚里的两位师傅,手里不停地转动机器。师傅告诉记者,加工费不贵,2元一斤,大米或者玉米都可以。现场排队的人群,就能体现出生意的火爆。

爆米花的传统小吃(舌尖上的年味--爆米花)(2)

2月1日,西秀区黄蜡乡,爆米花师傅在开锅

“要到过年了,我们要都要来炒爆米花回家给孩子们,让他们欢乐欢乐,从而也感受一下这种传统的年味。”人群众,一村民告诉记者。

爆米花的传统小吃(舌尖上的年味--爆米花)(3)

2月1日,西秀区黄蜡乡,一锅爆米花开锅后,师傅也村民交流

“这是个靠天吃饭的行当。”师傅说,爆米花有时令性,只有在入冬后,生意才会变好。正说着,他看了一眼气压表,一锅爆米花要好了,他提醒围观的人当心,随即双手熟练地将葫芦状的爆米花锅转到一个专门制作的木箱子里面,只见他一拉,一扯,随后只听“砰”的一声炸响,伴随一阵雪白的烟雾腾起,一股诱人的甜香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这久违的巨响和香气,让人一下子想起过去那些岁月。爆米花,在上世纪80年代,是儿时和小伙伴最爱吃的零食了,也是那时的美食。那时,爆米花的人,一根扁担,一头挑风箱,一头挑铁炉锅,一双铁脚走街串巷,爆米花的生意,冬季别火爆,爆一锅米花5分钱。现场一位老人说,“现在,科技进步了,机器也改进了,不要风箱用电瓶,不用扁担用车拉了。”

在儿时的记忆里,只要爆米花的机器一响,就知道要过年了,而父母就开始忙碌起来,上街置办年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