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报陕西千亿级苹果产业采访行)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实习记者 郭媛媛 记者 刘欣 张小雄

五谷杂粮遍地有,九州不收鄜州收。

陕西富县古称鄜州,素有“塞上小江南”、“陕北小关中”之称,川塬相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

7月9日,农业科技报社陕西千亿级苹果产业采访行第二站来到延安富县。记者跟随采访团先后走访参观了多家合作社、公司和基地,主要对苹果产业发展中的相关环节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采访。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报陕西千亿级苹果产业采访行)(1)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报陕西千亿级苹果产业采访行)(2)

果园变股权 苹果做股金

吉子现镇绿平实业有限公司经理刘锋向记者介绍,企业的“农户 合作社 企业”经营模式,是苹果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即农民搞好种植,合作社负责品种和苗子,公司开拓市场搞好销售。去年公司还尝试把果园变成股权,把苹果做成股金,专门找了7户做实验,每斤收益增长了1元多,今年准备继续做。

公司目前已有GAP认证基地、有机基地、出口基地共9400多亩,已建成一条18个通道的分拣线,去年选果900多吨。开拓厦门、珠海等市场,达成定向销售,还出口到缅甸、越南、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报陕西千亿级苹果产业采访行)(3)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报陕西千亿级苹果产业采访行)(4)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报陕西千亿级苹果产业采访行)(5)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报陕西千亿级苹果产业采访行)(6)

标准化生产收益高

陕西子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昊泽告诉记者,企业目前有机标准化核心示范园面积80亩,均严格按照有机红富士苹果周年生产技术操作。园区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按照国内最新标准,以当年发枝、次年见花、三年见果、四年丰产的目标规划实施。预计园区建成后,年可产优质有机果210吨,年产值近210万元,同时可辐射带动周边有机绿色种植面积5千亩。去年优质“延安苹果”子午水晶每箱24颗售价150元,平均每颗苹果卖到6块多,今年3月份已售空,现已把明年需要的大约10万个苹果包装纸箱定好。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报陕西千亿级苹果产业采访行)(7)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报陕西千亿级苹果产业采访行)(8)

尝试“苹果期货”交割库服务

富县诚鑫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季双龙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有些地区土壤出现板结现象,这对于苹果发展非常不利。“作为农民,他无法判断自己果园土壤的性质是什么性质,也无法根据土壤性质因地制宜施肥,只能市场提供什么肥料他就施什么肥,施肥难,施肥贵。”公司针对此难题专门引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土壤数据库,针对不同的土壤性质,来量身定做肥料,推进延安苹果产业再上新台阶。同时开展“苹果期货”交割库服务,有效转移种植生产风险,保障农民收益稳定。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报陕西千亿级苹果产业采访行)(9)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报陕西千亿级苹果产业采访行)(10)

产业帮扶助农增收致富

富县高塬果业专业合作社和富县高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孔建军向记者介绍,2015年以来,合作社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主动申请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吸收贫困户161户,开展产业帮扶,受到基层群众和政府一致认可,被确定为合作社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富县茶坊镇扶龙村贫困户范冬至家境贫寒,还要供孩子读书,但由于家里果园面积小,管理水平低下,导致苹果收益较少。在政府和合作社的帮扶下,享受到免费培训、免费发放农资、高出市场价收购苹果等产业扶贫政策和措施的实惠,实现增收致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8年,富县苹果种植面积37.1万亩,总产量49.64万吨。近年来,富县政府切实把苹果营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从生产端入手,向供给侧发力,不断强化苹果营销工作,先后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区的部分地市建成直销窗口48个,培养苹果经纪人1200余人,对接人人乐、麦德龙等7个农超,苹果出口到俄罗斯、新西兰、印度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编辑:胡小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