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输血前需要做什么(输血护理常见5大问题)

护士输血前需要做什么(输血护理常见5大问题)(1)

梁文静/文 娄冰洁/校改,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输血科

医研部医学科普中心 刘燕/崔彦 编辑

在临床工作中,为患者取血、输血都是护士的日常工作。为了让血液制品得到更好的输注效果、杜绝人为差错导致的不良后果,输血护理工作中有一些必须要遵循的规则,新手护士们经常要巩固学习。我们将一些最基本的常见问题列举出来,为广大新手护士们提个醒。

“三查”、“八对”要执行,双人核对不可忘。

“三查”:查看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储血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血液种类、血量。

双人核对:到输血科取血时,与输血科人员在发血窗口进行双人核对;回到科室输血时,必须在患者床旁进行双人核对。

“先慢后快,密切观察”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规定,输血以“先慢后快,密切观察”为原则,以1~3 ml/min为宜。无输血不良反应后适当加快速度,若有输血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

输血过程中,详实记录起始与结束时间、血制品种类、输注量、输注是否通畅;输注开始后的10~15分钟内,严密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将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等进行记录,并将输血记录单存入病历。

护士输血前需要做什么(输血护理常见5大问题)(2)

输血护理常见五大问题

临床工作中,患者往往病情复杂,需要输注不同种类的血液成分。这些成分保存条件不同,因为对输注顺序和时限有所要求。应该先输哪种成分,调节多大滴速,多长时间内输注完毕?下面我们为大家简单梳理一下:

(1) 同血液成分的输注顺序

成分输血的顺序要看患者病情,也要考虑血制品特性。有医嘱执行医嘱,医嘱未明确输入顺序的,可先行与主管医生和输血科做好沟通,明确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的先后顺序:冷沉淀>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冰冻血浆>红细胞。

(2) 不同血液成分的输注时间要求

护士输血前需要做什么(输血护理常见5大问题)(3)

(3) 调节滴速时的注意事项

①老年患者、婴幼儿、心功能不全患者输血时,一次输血量不可太大,输入速度适当放缓(可在1~2 ml/min)。如有不适症状,须暂停输入或减慢速度,细心观察。②急性大出血患者抢救过程中需要紧急输血时,可采用最快速度输血,甚至加压输血。③输血过程中,莫非氏滴管(又称“滴壶”、“输液壶”、“滴斗”)中最适液面高度应在1/2~2/3之间。这是因为一旦液面低于1/2,滴落的血液成分会与输血器过滤面有所冲击,可能造成血细胞破坏;而高于2/3时则无法数清滴数,难以调节滴速。

(4) 血液是否可以进行加温

一般情况下,不可自行将取回的血液成分进行加温。若患者病情特殊(如冷凝激素患者等),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加温。①世卫组织《临床用血手册》中建议当输血速度超过100 ml/min时可使用血液加温器进行加温。但该手册也指出,保持患者身体温暖比使用血液加温器更有效。②血袋只能在室温下复温或用血液加温器加温,绝不能放在热水中或微波炉里加温!否则会导致红细胞溶血,危及生命。③血袋若于室温环境内复温,须严格控制时长,否则会影响血液质量,引起输血不良反应。一旦使用血液加温器加温,应严格控制温度与时长,并将血液温度记录在输血病历中。

(5) 冲洗管道与更换输血器的时机

大部分护士都明确知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要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但是有些时候,不能仅仅冲洗管道而是需要更换新的输血器。现在我们为大家列举出更换输血器的时机:①输注红细胞后需要输注血小板时,②输血通道建立已达12小时后,③连续输注4U红细胞时,④输血速度明显变慢时。

护士输血前需要做什么(输血护理常见5大问题)(4)

护理工作庞杂多样,输血相关护理工作更是讲究多多。这篇文章仅是列举了一部分常见疑惑,实则还有很多其他工作要点。在此祝愿学习这篇文章的护士们都能够在各自工作的医疗机构内结合自身实际,迅速掌握护理技巧和理论知识,早日成为将所有技能熟记在心的熟手能手,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配图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