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闹元宵的秘密 正月十六闹元宵
巩义市鲁庄镇是一个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文化大镇。狮鼓表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曾几何时,鲁庄镇各村都有独具特色的狮鼓表演,鲁庄、赵城、小相、后林、东侯等村尤为出名。
赵城村的狮鼓表演,己历经数百年,是代代祖先们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历经风雨沧桑,代代传承,形成了一整套刚劲优美的表演形式。多少年来,赵城舞狮及大鼓表演,已成为赵城村民及四方乡邻节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大餐,是赵城村传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赵城狮鼓表演坚韧地活跃在街头巷尾,庙堂之上,乡野之间,为村民祈福消灾,播撒希望,为一代代村民带来欢乐,带来了喜庆,带来了祥和,带来了安宁,带来了精神昂扬。一场场令人血脉喷张的表演,抚慰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让多少在危困中失意彷徨的村民重拾生活的希望。像凝固的画面永存在一代代村民的脑海里,成为村民永恒的家乡记忆。
赵城村的狮鼓表演,已成为赵城村民的精神之魂,表演把那种骨气.豪气、勇气,融化进一代代村民的血脉之中,形成了村民一身正气、豪侠仪义、有胆有识、不畏强者、不惧危难的热血精神,锻造了一代代有血性、有正义感的阳刚汉子。
狮舞分地摊,高台两大部分。地摊有盘桌子,六合枪,春秋刀,梢子棍,鞭,及各种器械表演组成。高台有登天梯(又叫仙人掌)、四根板凳架、太师椅、上老杆等。其中四根板凳架是赵城狮舞独家拥有的绝技。
大鼓表演是与狮舞表演珠联璧合又各自独立的艺术。赵城村的大鼓,粗犷豪放,刚健雄浑,于起承转合的节律中,传达着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豪情与豪气,骤雨般的鼓点,裂帛般的锣镲,伴着表演者雄健的舞姿,营造出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令人震撼。
在代代传承中,赵城狮鼓社涌现了一批批技艺高超的表演者,创造了许多独具风格的表演动作。他们威武勇猛、惊险精湛的表演,誉冠乡里,名扬四方,所到之处,万人空巷,成为多少人心目的英雄和偶像。
赵城狮舞地摊狮舞所用的部分器械,几百年来,就是它们在庙堂,在乡野,在大街小巷,与凶猛霸气的雄狮奋力搏杀,斗智斗勇,展现着先民们面对贫苦,面对灾难,面对命运的勇气、胆魄、精神、智慧。在锣鼓震天,鞭炮齐鸣,刀光剑影的阵势中,一个个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场面,让观看者血脉喷张,豪情亢扬。
如今它们静静地封存在仓库里,像久经沙场的将军,垂垂暮年。斑斑锈迹展示着昔日的豪情与荣光,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不甘。夕阳下,刀剑还在闪着凛凛寒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时光流逝,一代代舞者退下舞台,新一代传承者加入进来。他们血气方刚,他们风华正茂,他们把对家乡的热爱,融入到对舞师技艺的传承之中。他们在腾跃滚打中,既传承着老艺人精湛的技艺,更在传承着宝贵的民俗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对传统狮舞文化的热爱,把这群后生凝聚在一起,他们中最小的上初二,最大的上高二,从最基本的桌子舞学起,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习,零下七八度的气温刺骨寒冷,但他们一场训练下来,常常大汗淋漓。
狮舞动作刚烈、勇猛,需要在桌子上腾、跳、窜、扑、翻滚、拿顶、回旋,做成许多惊险的高难动作,孩子们为了练习这些动作,摔、碰、磕是家常便饭,摔得鼻青脸肿也是平常事,每个学员都经受过摔打的痛苦。
抬头、拱尾的两个队员,需要协调动作,抬头队员腰间要扎一腰巾,靠腰巾把拱尾队员带上带下,细细的腰巾把队员身上勒出一道道红痕,但他们都不以为然,
所以,舞狮表演训练犹如一座熔炉,不仅仅让孩子们传承狮舞艺术,更磨练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了他们的刻苦拼搏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愿新一代舞狮者,把这种技艺、这种精神发扬光大,重塑村民的精神家园。
作者:守望田园
编者按:农历正月十六(2月6日)中午12:30,赵城狮舞将重出江湖,在巩义市鲁庄镇赵城村村委门口和舞狮社前进行舞狮表演,为当地村民和游客端上文化大餐。期待全市人民和各地游客届时到现场感受热闹喜庆的氛围吧!
我们也衷心祝愿赵城舞狮演出成功,赵城舞狮走出河南,走向全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