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油菜花开的时节(野油菜也有春天)
来源:【中国食品报】
长在深山无人识
在北纬30度,海拔1400米的鄂西南深山里,有一个叫渔塘坝的地方,森林茂盛,溪流遍布。在这个长约二十公里,宽约十公里地带上,野生猕猴桃、枇杷、樱桃、板栗、核桃等水果、干果随处可见,山里涌出的矿泉水在脚下淙淙流过,小溪边生长着一种苔青茎嫩,开着一簇簇白里透黄花朵的植物,其长相和姿态类似大田里种的油菜,因此,当地村民称它为野油菜。
每当冬季来临,大雪封山,冰封的菜地里除了厚厚的积雪已是一无所有,更没有新鲜蔬菜。只有在山林里大雪掩盖下的野油菜,又嫩又绿,生机勃勃,村民们便上山采回家当菜吃,直接炒来吃有些苦味,在开水中焯一下可减轻苦味,下猪蹄汤那是绝配,清香可口,成为当地村民冬天里的一道新鲜菜肴。
奇怪的是,野油菜只在山林里才有,也只在那方圆几公里的地方才有生长,村民们尝试采集种子种在菜园里,结果不生长。又尝试把野油菜苗挖回家种在菜园里,倒是可以生长,但长势不如在山林里的溪沟边,大概是野油菜有喜阴喜水的性格,不适应菜园的环境。由于种子无法繁殖,采集也非常困难,种子非常小,只有油菜籽的大约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大小,风可以轻轻吹走,已经成熟的种子基本上没办法采集,稍一碰触植株,种子就会惊慌失措,直接跳到土壤中躲起来了。于是,村民们在采摘菜叶后不挖掉菜根,冬天根部又继续长出新苗,可以重复生长,这种现象叫做营养繁殖,可是乐坏了当地村民。
当地的草医根据野油菜有苦味的特点,判断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将其捣碎或嚼烂后外用于红肿热痛或无名肿毒病症,敷到患处即有清凉和舒适的感觉,消肿、止痛作用也明显。草医们进一步将其与紫花地丁、泥鳅串、过路黄等草药配伍使用,能增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和消肿止痛作用,收到更明显的效果。
当地一位老医生根据野油菜能快速消肿的特点,将其用在妇科病方面的治疗,也起到了消炎、止血、止带、清瘀、排毒的效果,野油菜从此造福一方。但它究竟是什么植物?属于哪科、哪属?性格、性能如何?从什么时候开始生长在这里?无从考究,真正的名称叫什么也都不知道。
科考查出真面目
科研人员对富硒堇叶碎米荠进行生物质测量和采样
野油菜到底是何方神圣?当地村民介绍,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药食两用传下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学家证实渔塘坝存在全球唯一发现的独立硒矿床,而野油菜正是生长在硒矿床的核心地带。
2006年,中国科学院邵树勋研究员带领团队深入渔塘坝进行考察,采集大量生物样本检测硒含量,结果野油菜的含硒量最高,达到816mg/kg(《矿物学报》,2006,26(2):59),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超聚硒植物,惊动了全国各地的研究者。经过各界专家查阅大量资料,原来该野油菜就是碎米荠属的堇叶碎米荠。
碎米荠属是被子植物门十字花科下的一个属,该属物种均为单毛或无毛,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密被纤维状须根,叶为单叶或为各种羽裂,或为羽状复叶,具叶柄;花为总状花序通常无苞片,初开时排列成伞房状,花瓣白色、淡紫红色或紫色,倒卵形或倒心形;种子每室1行,压扁状无翅或有窄的膜质翅。该属约有160种,分布于全球,主产温带地区。生于平原或高山、砂地、细石子地或岩石上,少有生于石灰质土,多数生于阴湿处。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中国约有39种和29变种。主要有大叶碎米荠、白花碎米荠、云南碎米荠、弹裂碎米荠、小花碎米荠、弯曲碎米荠、圆齿碎米荠、细叶碎米荠和露珠碎米荠等,堇叶碎米荠归在露珠碎米荠之中。属中有些种类可供药用,有些作野菜食用,有的种子可以榨油,有些有观赏价值。该属是由瑞典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卡尔·林奈于1754年设立并命名。
生长在渔塘坝的堇叶碎米荠俗名野油菜。吴永尧、丁莉等(2005)鉴定为堇叶碎米荠。经查《中国植物志》第33卷记载:生长在鄂西南渔塘坝的这种植物属“异堇叶碎米荠”,是长期生长在高硒特定环境下的堇叶碎米荠的变种(亚种)。
孙紫薇等(2010)对渔塘坝堇叶碎米荠的形态特征和核型进行了分析,显示生长在渔塘坝原生地的植株高大,肥壮,适应能力强,含硒量高,并存在种群间分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8条,核型为2n=18=14m 2sm 2st,染色体类型为3b。龙跃生(2010)报告壶瓶碎米荠的染色体数目为2x=24,核型公式为2n=2x=24=8m 12sm 4st,核型类型3b。可见恩施碎米荠与壶瓶碎米荠的不同之处。
渔塘坝堇叶碎米荠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是一种可食高含硒植物新种质资源。在野生条件下,整株植物硒蓄积量高达177mg/kg—816mg/kg,甚至更高。据有关资料介绍,渔塘坝堇叶碎米荠原生地分布较窄,主要分布在高硒区特定环境下,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白花菜(十字花)目、十字花科、南芥族、碎米荠属、堇叶碎米荠种、异堇叶碎米荠亚种。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硒量极为丰富,是一种珍贵的野菜和中药材资源。
陈松等(2010)对渔塘坝堇叶碎米荠的原生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该植物原生种群所在地渔塘坝位于北纬30° 32′,东经109° 60′,海拔1400m—1500m,年平均气温19℃,无霜期210天,土壤pH6.4±0.3,土壤含硒43.52mg/kg,该植物成片生长于小溪或阴湿处,区域内原生种群数量约在5万—8万株左右。
渔塘坝堇叶碎米荠主要生物学性状如下:株高50cm—95cm,茎直立,圆柱形,粗壮,无毛,地下根状茎明显;叶圆心形或肾状心形,掌状叶脉;叶柄长2cm—5cm,叶柄基部有翼;总状花序顶生;花瓣白色,有香气花萼4枚,绿色或黄色,椭圆形;子房上位,果为长角果,种子18粒—24粒,棕褐色,较小,光滑,表面有颗粒状环纹,花果期5月—7月。
自然条件下,渔塘坝堇叶碎米荠主要依靠营养繁殖繁衍种群,繁殖力强,方式多样,有茎基不定芽繁殖、根上不定芽繁殖和茎及枝腋芽繁殖。3月底—4月底为其生殖生长期,其余则为其营养生长期。即以幼苗的形式越冬,次年三月植株生长到13片左右时开始抽苔,4月—5月为花期,6月—7月为果期。生活史表现为一年生特点,在荫蔽多水的条件下生长良好,是典型的喜阴植物,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其生物量的大小,且不耐高温,对低温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喜生长在溪沟边、阴凉处。
研究证实,渔塘坝堇叶碎米荠中含有丰富的水分、蛋白质、可溶性糖、氨基酸、纤维素类以及有机硒,且维生素C、纤维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同类蔬菜,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食用历史有渊源
恩施渔塘坝药农杨元菊正在观察堇叶碎米荠种子生长情况
堇叶碎米荠食用最早见于明代王磐编写的《野菜谱》:云:碎米荠,如布谷,想为民饥天雨粟,官仓一日一开放,造物生生无尽藏,救饥,三月采,止可作齑。《野菜谱》收辑野菜五十二种,碎米荠名列其中。
198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在《中国植物志》中也有介绍:“碎米荠幼嫩茎叶是一种珍稀的野菜,可作蔬菜食用,口感极好。”
邓海霞(1994)在《现代农业》提出“合理开发我国的野菜资源”一文中介绍:我国野菜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蕴藏量大,常被采食的多达30多科100多种。如十字花科就有荠菜、水田芥、诸葛菜、独行菜、遏蓝菜、碎米荠、沙芥、糖芥等。
渔塘坝堇叶碎米荠的种群分布在海拔1400米的高山阴沟溪边,3月进入生殖生长期,此时当地还是大雪封山的日子,田野里的蔬菜尚未播种,山民们便到溪边刨开积雪,采集碎米荠嫩叶做汤菜或炒菜,鲜美可口。
据恩施市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实地调查并提出书面证明:可以确认,恩施碎米荠至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民间都是作为野菜食用。特别是在1959年前后,连续3年大旱,土地干裂,粮食、蔬菜颗粒无收,山民就是靠这种野菜充当蔬菜甚至粮食度过饥荒。在当地山民的眼中,碎米荠和当地的特产山野菜——蕨菜、薇菜、莼菜、枞树菌、野竹笋、竹荪、野天麻、摘耳根等山珍一样,是大自然赐予他们的养生资源。
我国民间以野菜当药防治疾病的历史悠久。在唐代孟洗《食疗本草》、陈士良的《食性本草》中都有用野菜治病保健的记载,碎米荠全草药用利小便,止痛,治黄水疮;花治筋骨疼痛;民间妇女补虚药;全草止咳平喘,利水;全草可供药用,民间治妇女经血不调,清热祛湿,健胃止泻等。
据考证,堇叶碎米荠及其原变种和变种在鄂西南范围内分布广泛。早在1978年,湖北省卫生厅在《湖北中草药志》中就记载:“碎米荠性平,味苦、辛。具有止咳化痰,活血、止泻等功效。用于治疗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小儿腹泻、跌打损伤等症有明显功效。”1987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中也记载:“碎米荠全草可作妇女补虚药,并可治红白带下等症。”
据恩施市卫生局走访当地草医也表明:恩施碎米荠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常用药,也是治疗妇女病的主药。碎米荠用于治疗疾病的历史比用作蔬菜的历史更为久远。老草医介绍,在冬天冰雪天里,常因摔跤而至皮肤、关节破损红肿,要找到鲜嫩植物作药很困难,正好恩施碎米荠处在生长期,采集叶片锤打或碾磨直接敷在创伤部位,次日即可见肿消痛止。草医治疗妇女病也离不开碎米荠配伍为主药,应该说当地有草医的历史,就是碎米荠入药的历史。
营养成分很丰富
丁莉等(2005)对渔塘坝堇叶碎米荠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水分89.92%,蛋白质9.467mg/g,可溶性糖0.353mg/100g,氨基酸60.827mg/100g,维生素C 49.327mg/100g,纤维素10.037%,硒264.08mg/kg.且维生素C,纤维素和硒明显高于壶瓶碎米荠(Se 0.012mg/kg),认为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蔡倩等(2010)检测渔塘坝恩施碎米荠的硒含量为438.7mg/kg,茎的提取物含硒量高达2838.1mg/kg.彭诚等(2006)取自不同地域的样品含硒量均值为200.34mg/kg,并进一步研究了碎米荠在不同生长条件下不同部位的硒含量,表明岸上样品苔期和苔花过渡期含硒量最高,达到200mg/kg以上,水沟中样品同样苔期最高达到485mg/kg以上。岸上样品和水沟中样品含硒量均值分别是172.90mg/kg和227.77mg/kg;不同生长期的营养成分显示,叶绿素含量苔期和苔花过渡期最高,为1.30—1.64mg/g,均值1.25—1.28mg/g;可溶性蛋白苔期最高,为9.30—10.30mg/g,均值6.59—6.03mg/g;游离氨基酸从苗期到苔花过渡期最高,达到12.03—17.60mg/g,以后逐渐减少,均值12.30—14.53mg/g;可溶性糖含量各期没有差异,均值0.52—0.61mg/g。该植物全草含有黑芥子甙、芥子酸、吲哚、脂肪油、挥发油、脂肪酸、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许多化学物质,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开发价值。
杨大伟(2007)采用乙醇粗提渔塘坝碎米荠硒多糖,在最佳条件下,硒多糖提取率达到4.7%,纯化的硒多糖进行进一步研究,证实硒多糖Se-PI是一种含有D-甘露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的杂聚多糖。单糖残基环型为吡喃型,构型有α和β型,葡萄糖和半乳糖残基与其他残基成苷时均在C-1和C-5上。
雷红灵等(2008)对恩施碎米荠种子蛋白进行电泳分析,将种子蛋白质用TCA-丙酮沉淀提取,等电聚焦采用固相梯度胶条,双向电泳分离蛋白质。结果发现,蛋白主要分布在pH5-10的范围内,分子量主要在20~60Ku范围内。
石爱华等(2016)研究表明,堇叶碎米荠作为一种新食品原料,其抽苔期栽培植株和野生植株全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8.55g/100g/和20.53g/100g,而在结荚期栽培植株中含量较低(8.44g/100g);除脯氨酸外,抽苔期的栽培株与野生植株样品中其它16种氨基酸含量基本相同,但前者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43.29%)高于后者(38.48%)。 值得注意的是野生植株样品中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其含量高达2.88%,是大棚栽培样品的3—5倍。 大棚栽培的2个样品硒含量分别为199μg/100g 和 194μg/100g,而生长于高硒地带上的野生植株样品硒含量为177μg/100g。 结荚期栽培植株的总黄酮含量(529mg/100g) 高于野生植株(478mg/100g)和抽苔期栽培植株(474mg/100g),其粗多糖含量(1.05g/100g)也略高于野生植株(0.79g/100g)和抽苔期栽培植株(0.87g/100g) 。
牟敏等(2013)测定了恩施碎米荠叶片中有机硒含量,结果显示生长旱地和溪沟边的碎米荠叶片中有机硒含量都在98%以上,溪沟边的植株略高于旱地植株,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资料显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对渔塘坝碎米荠所含化学元素检测结果:钾2885.75mg/100g、钠118.10mg/100g、钙2607.89mg/100g、镁276.17mg/100g、铜920.00mg/100g、铁33.19mg/100g、锰3.75mg/100g、锌360.00mg/100g、硒53.41mg/100g、磷160mg/100g。
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将恩施渔塘坝碎米荠送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检测报告显示,渔塘坝碎米荠8种化学元素含量如下:Se136.4mg/kg、Pb0.44mg/kg、As0.21mg/kg、Cd0.11mg/kg、Cr0.38mg/kg、Hg0.046mg/kg、Cu4.8mg/kg、F 1.06mg/kg,均符合保健食品和中药材规定指标,高硒是其突出特点。
蔡倩等(2010)对渔塘坝恩施碎米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证明,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一种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自由基消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过氧化氢清除能力、蛋白过氧化抑制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金属离子螯合力等方面,渔塘坝碎米荠提取物和硒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都有很好的能力表现。认为80%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在清除DPPH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方面有最好的能力和表现。多酚化合物和硒元素都是天然抗氧化剂,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总酚含量和硒含量,分别高达32.4mg/Kg和438.7mg/kg,是该植物抗氧化功能的物质基础。
研究证实,野油菜之所以聚硒能力强,是因为其植株体内含有大量胱氨酸,与其他植物以蛋氨酸为主的特点不同。胱氨酸和蛋氨酸都是含硫氨基酸,硒能够无限制地取代胱氨酸和蛋氨酸中的硫元素而成为硒代氨基酸(硒代胱氨酸、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蛋氨酸),这就是十字花科植物聚硒能力强的作用机理。
此外,野油菜还含有大量萝卜硫素。萝卜硫素是迄今发现的所有天然抗癌物质中效力较强、效果较好的活性成分。萝卜硫素也是野油菜大量聚硒的物质基础,同样是硒取代硫的聚硒原理,而硒取代硫后的抗癌功能会呈几何级放大增效。
野油菜迎来好春光
渔塘坝发现这种国内唯一的超聚硒堇叶碎米荠品种后,国内各大学院校和研究机构纷来前来考察采样,许多硕士、博士研究生以研究渔塘坝碎米荠为毕业论文选题。后来,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片不到8万株原始种群的原产地,采取了封禁措施。
渔塘坝药农杨元菊一直关注着野油菜的研究进展,因为经常有机会和专家们进行交流,了解了野油菜利用价值,她决心攻克种子难以繁殖的难关,解决大面积种植和产业化开发的瓶颈。经过她的不懈努力,从多次失败中终于找到了种子预处理技术要点,成功培育出第一批种苗。其实种子的收集也是一道难题,前已述及,野油菜种子特别小,一碰就落地了,采早了又不能发芽,很难掌握住采集时间。杨元菊采用套袋法收集种子,提前在植株上套上透光塑料袋,不影响光照,待种子成熟后用剪刀剪下来,立即把种子搓揉到袋子里,整理干净后立即放进冰箱里冷藏,不然种子很快就失去繁育能力了。因此,种子特别贵,每克价格1000元还很难买得到手。杨元菊的成功使她成为远近闻名野油菜栽培专家,被多家企业聘为技术顾问。相继,省富硒产业技术研究院也攻克了育种技术并建立了大棚,实现了标准化育苗和无土栽培,大棚成了观光景点。
笔者也在海拔700米的地方租地20亩进行试种,并获得成功。由于野油菜当时既不是国家认定的食品,也不是药品,不能作为食品原料进行加工,采收的植株只好用作饲料。结果出人意料,检测猪肉和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均为零。一般情况下,猪肉的胆固醇含量为60mg/100g—126mg/100g,鸡蛋中的胆固醇为200mg/100g—250mg/100g。这个发现得到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学会(TEMA)的重视,并与省富硒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展相关深入研究。
2021年3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公告:堇叶碎米荠参照叶类蔬菜管理,这是科研人员多年研究和考证的结果。野油菜终于迎来了春天。
消息传来,大家奔走相告。许多企业都计划建立基地规模开发。
一时间,广东、上海、江苏、吉林等地的投资者纷纷看好这个珍贵资源,先后开发出了硒蛋白、硒多肽、硒多糖、富硒植物粉以及以富硒堇叶碎米荠为主要原料,研发了压片糖果、饮品、固体饮料等多种产品,在市场上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江苏赛银集团恩施硒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足开发富硒堇叶碎米荠系列产品,注册“硒品汇”,创造植物硒品牌,已开发出40多款富硒食品,2021年实现产值近2亿元,2022年已与湖北省富硒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加强基地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并对堇叶碎米荠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以来,以富硒堇叶碎米荠为原料开发的硒产品,约有60多款,年产值3亿元。2021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支持恩施州打造千亿硒产业,恩施州委、州政府也决定以植物硒蛋白产业化为抓手,打造融合性硒产业,实现千亿产值目标。相信富硒堇叶碎米荠也将在其中扮演更加精彩的角色,并做出更大的贡献。
恩施不仅是“世界硒都”,也是“华中药库”“种质基因库”。以富硒堇叶碎米荠为代表的植物,特别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和新资源食品种类繁多。仅中药材就有202科,881属,2258种,绝大部分出产于富硒地带。以十字花科、百合科和豆科植物聚硒能力较强,如车前草可达235.71mg/kg、蒲公英69.93mg/kg、何首乌66.54mg/kg、毛茛70.10mg/kg、葛根45.4mg/kg,黄芪14.47mg/kg,就连榨油的油菜籽(十字花科)硒含量曾经也测出达到268mg/kg,而国内其他地方的中药材和粮食、蔬菜含硒量基本上都在小数点后面1—3位的数值,恩施中药材的含硒量是国内其他地区中药材的几十至几百倍,充分显示其道地性,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植物硒资源宝库,有待有识之士深入研究与科学开发,更好地造福人类。
(作者系湖北省恩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彭祚全)
责任编辑:肖之涵 审核:王金臣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