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扑火队训练(无人应答的18人一支)

3月30日19时30分,一道来自西昌市的支援命令,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的森林草原灭防火专业扑火队(下称“宁南扑火队”)营地忙碌起来。大家打包好行李,带上扑火装备,背上水壶,列队待发。

据西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当日15时,西昌市泸山发生森林火灾,西昌市迅速调集宁南、德昌等县专业打火队等就近支援,宁南扑火队也在其中。

20点10分,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宁南人肖义(化名)在县汽车站门口遇到了21名扑火队员。他们穿着橘黄色的消防服,准备驰援西昌。肖义认识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把他们一直送出城外。

但没人想到,21名扑火队员中的18人没能回家。

森林扑火队训练(无人应答的18人一支)(1)

宁南扑火队成立时队员们合影。受访者供图

在此次西昌大火中,包括宁南扑火队在内的超过3800名救援人员参与了扑救工作,他们分别来自应急管理部门主管的森林消防、林草管理部门下辖的专业打火队以及各县市政府主管的民兵应急队伍。

宁南扑火队隶属于宁南县林草局,在众多扑火力量中,属于专业队中的“半专业”——队员们会在每年1-6月的防火期内集中驻训,其余时间各谋职业。但在无情的山火面前,他们冲在了扑灭明火的最前线。

从民兵到扑火队员

3月30日傍晚,西昌的天空被火光映成了橘黄色,大量浓烟顺风飘过来,城区被黄色烟雾笼罩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糊味,山火灰四处飘散。

当天22点40分,21名宁南县专业扑火队员到达了火场所在地——西昌市经久乡蔡家沟水库。半小时后,他们在一名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乘着夜色上山了。

据宁南县公职人员王林(化名)介绍,宁南扑火队成立于2019年底,隶属于宁南县林草局。总共81人的队伍被分为八个班次,每班约10人。“他们实行轮班制,出发那天,刚好轮到一班和五班值班。”

此次牺牲的18名扑火队员,不少都是王林的老乡。王林说,这些扑火队员大部分都是农民,是经过村里推荐或自愿报名参加的。

官方信息显示,此次牺牲的队员中年纪最大的是周全生,47岁;年纪最小的刘勇还不到25岁。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家中的顶梁柱,每年1-6月的防火期要集中驻训,防火期外,还要务农、打工,各自忙活生计,补贴家用。

比如天鹤村的黄元林,他和家人在当地开了一家农家乐、一家羊肉粉馆子,农家乐的柴火鸡、罗非鱼很有特色,不过生意一般。刘勇是家中的独子,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家里平时种些红薯、玉米,也会养些蚕。另一位队员刘兵一直在宁南县第一高级中学食堂帮厨。为了提升自己,他还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厨师班,希望成为一名厨师。

森林扑火队训练(无人应答的18人一支)(2)

宁南扑火队的队员们,从这里上山打火。新京报记者 王翀鹏程 摄

尽管职业各异,但王林说,“许多人以前都是民兵,有过打火经验。”

“宁南这支专业扑火队的前身是四川西部山区半专业的打火民兵队。打火民兵队都是经过集中训练的,有经验的。”一名宁南专业扑火队队员说。

在森林广茂的凉山州,大大小小的山火,每年都会发生几十场甚至上百场。火灾初期,在专业消防队伍赶到前,分布在各个县乡、村镇的扑火队、民兵甚至普通居民都会上山打火。

“因为我们对地形很熟悉,也有几十年的打火经验。很多小火,主要还是依靠本地的扑火力量扑灭的。”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一位民兵对新京报记者说,许多当地人从小就看着父辈拿起铁揪、卷着铺盖上山,“打火”是一门世代承袭的技艺。

33岁的陈章华是宁南县宁远镇天鹤村人,也是此次牺牲的18名扑火队员之一。同学王林说,2010年左右,陈章华就加入了天鹤村民兵,还参加过2014年云南昭通地震救援。

“陈章华一直都有当兵的情结,高中毕业后就想当兵,但因为身体原因,没通过国家统一的招兵考核。后来当了民兵,他也觉得这是一份光荣,他很喜欢这份工作。”王林说,2019年12月,在村里的推荐下,陈章华加入了宁南扑火队。每年发生山火时,陈章华都要上山打火,所以对于挖隔离带、看风向等打火技巧,他都相当熟练。

18名牺牲的宁南扑火队员,大多与陈章华背景相似。据田龙斌介绍,这批扑火队队员招聘时,以过去的老打火队队员为主,虽然报名的人很多,但只选择“最符合条件的、最有经验的”。

天鹤村扑火队前班长文建发也说,这次到西昌扑火的10名队员中,8人都是他一手选拔的民兵扑火队成员,大多有过十余年的打火经历。只有25岁的刘勇、24岁的陈科金,是去年年底刚招的新队员。

宁南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田龙斌说,队员们虽然都是村民,有开饭馆的、卖家电的、开拖拉机的……但大家都住在附近,一声号令,半小时就能集结起来。

早该成立的专业扑火队

作为四川省森林火灾最频发的地区,凉山州森林覆盖率达到45.5%,林间可燃物众多,加之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当地干旱少雨,春季气温回升时,火险等级较高。

在凉山州,这种隶属于县市级林草部门的专业扑火队远不止宁南一支。依据原国家林业局2008年发布的《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凉山州有12个Ⅰ级火险县,5个Ⅱ级火险县。依据四川省政府办公厅2010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意见》,各县市要根据国家森林、草原火险等级,组建人数对应的专业森林草原消防队伍,以及火灾应急扑救队伍。

此后,凉山州也要求各县市组建与森林草原防火任务相适应的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专业扑火队统一食宿,集中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做好临战准备,一旦发生火灾,确保能快速出动”。

在凉山州冕宁县森林公安刘畅(化名)的印象里,大概四五年前,该县就有了这样的专业扑火队,“因为冕宁这边多山,靠西昌也近,每年都容易起山火。”

但在宁南,这支队伍2019年底才建立起来。宁南县政府官网显示,2019年12月26日,宁南县2020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会在南丝路大厦召开,对新组建的宁南县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扑火队进行了授旗。

至于为何建立较晚,田龙斌表示有多重原因,“队伍要集中驻训,值守备勤,每天都要有人值班值守,准备随时执勤。各县之间的条件不一样,你让大家天天干这个,也不是一两千块钱的事,财政的压力也要考虑。”

据田龙斌介绍,成立专业扑火队前,民兵队的打火队员,一年只给1000元,80人只要八万元。但专业扑火队成立后,普通队员每人每月1500元、班长每月1800元,如果有救援任务,参与者每天还有200元的补贴。

森林扑火队训练(无人应答的18人一支)(3)

宁南扑火队的营地内,一名队员正在看展板上的照片。新京报记者 王翀鹏程 摄

同属凉山州的会东县,早在2016年就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1名专业扑火人员。2020年3月12日,会东县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补充招聘2020年森林草原专业扑火队队员的公告》,再次公开招聘15名县级合同制专业扑火队队员。公告对报名人员的要求为:男性、年龄在18岁至35周岁间、有本县长住户口、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完成扑火工作的身体条件、有驾照。

4月1日,会东县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该县专业扑火队队员为全职,集中驻训。每年1-6月的防火期内需完成备勤,随时准备出勤,非防火期主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由于会东县的扑火队员全年集中驻训,所以工资相对较高,每月3000元左右。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想来的人很多,后续招募工作会根据防火需求进行。”

体能训练加专业培训

宁南县城平安路47号是宁南扑火队的营地。营房是一栋白色的二层小楼,二楼有宿舍、饭堂,是队员们的主要活动区域。81名打火队员的照片,整齐地贴在营房的公告栏里,他们都身穿迷彩服,占了一整面墙。

陈章华、黄元林等扑火队员,是从3月11日起在这处不大的营房里集中驻训的,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集训期间,队员们要负责山林火情的巡防和突发火情的营救,同时还要参加扑火培训。

一份培训安排表显示,队员们每天早上7点起床,做30分钟的早操,整理内务。据王林介绍,上午的课程通常是跑步体能训练,下午学习专业的消防知识。

森林扑火队训练(无人应答的18人一支)(4)

宁南扑火队的队员们正在进行日常训练。受访者供图

“对于扑火队员来说,体能训练必不可少。”一名西昌退伍消防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因为凉山地区山势陡峭,很多地势几乎是垂直的,扑火队员工作时常要步行十几个小时。此外,山上有很多原始森林,地下全是没过小腿的腐植层,“人在里面迈开腿都难,真到了火场上,还需要跑步。”

就在西昌山火发生的前一天傍晚,王林还在宁南县城遇见了许多正在跑步的扑火队员,“大概一个班,10个人,有组织地跑步。”

消防知识的培训包括多个方面,比如灭火机具操作、机具维护和保养以及当地火灾发生规律、常用处置办法等。“平时,主要就是何贵银队长做培训。”田龙斌说,何贵银2016年年底退伍,退伍前是森林武警,专业就是打火,“所有关于打火的知识,如何扑救,如何避险,如何撤离,什么风,什么地形,怎么走,他是全套熟悉的。”

宁南县政府官网上有一张照片,3月11日,在宁南县休闲体育广场的一块空地上,穿着军绿色迷彩服的扑火队员列队站立,看一名身穿红色外套的工程师演示操作风力灭火机。不远处的一条红色的横幅上写着“2020年森林草原防灭会器械培训现场会”。

培训现场,宁南扑火队负责人结合宁南县的气候气象、重点林区分布、林分质量等情况,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县内火灾发生规律、火情火险易发地和各类森林草原火灾常用处置办法。他们还邀请了一名消防装备工程师对油锯、风力灭火机、二号工具等12类常规灭火器械的规范操作流程,逐一用实物进行了演示讲解。

森林扑火队训练(无人应答的18人一支)(5)

扑火队员们使用的部分灭火工具。新京报记者 王翀鹏程 摄

3月29日,一位已经牺牲的扑火队员曾在某视频平台发布了一段培训时的短视频。视频中,十几台灭火风机一字排开,队员们正在练习拉响发动机和设备故障维修。

专业队伍中的“半专业”

3月30日晚8点多,宁南县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扑火队的21名队员上车出发,奔赴130公里外的火场。在车上,34岁的黄元林戴着头盔,为自己和队友们拍了一段短视频:一名队员脸上带着笑容说,“还有两个小时就到西昌了。”

据“西昌发布”消息,截至3月31日上午10点,省、州、市三级已投入扑火兵力2000余人,并安排4架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142台消防车、6套远程供水系统投入扑救工作。

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发布的《四川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扑救森林火灾以专业森林消防队、武警森林部队等受过专业培训的扑火力量为主,驻军、武警其他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等扑火力量为辅。但2018年机构改革后,原武警森林部队划归应急管理部管辖。

“西昌发布”称,此次西昌泸山大火期间,最多时有超过3800人同时参与扑救,其中包括应急管理部门下辖的森林消防人员、林草部门下属专业扑火队员,以及各地武装部门参与协调的民兵等。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国内的森林消防力量主要由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和基层应急队伍组成。王林说,基层应急队伍通常指的就是民兵,全称叫民兵应急连,“除了打火,民兵还会承担维护村里的治安、防洪等工作。”

而专业森林消防人员,大致可以分为国家队、地方队两个层次——国家队是指,由应急管理部管辖的森林消防总队、机动部队和航空部队等8支队伍;地方队是指由各市、县级林草部门组建的专业扑火队。

“地方队里,专业打火队主要是有编制的全职人员,另有部分没有编制的、季节性的‘半专业队伍’。”长期关注森林消防的西南林业大学教授王秋华说,宁南县的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扑火队就属于这种“半专业队伍”,“这部分队伍通常是在1月防火期开始前进行短期集训,1-6月防火期内集中管理,设备相对简陋,人员薪酬也较低。”

在宁南县委宣传部某视频平台账号发布的视频中,宁南扑火队的队员们进入火场时穿戴着橘色防火服和同色头盔,每人手里都拿着二号工具或消防铲,有的队员还背着与农药喷雾器外形相近的喷雾器。

森林扑火队训练(无人应答的18人一支)(6)

左侧身穿迷彩服,手持二号工具的为民兵。右侧身穿橘色防火服、头戴橘色头盔的,为专业扑火队员。网页截图

在不少网友看来,二号工具就像一根绑着若干皮带条的木棍。但一位消防员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些“皮带”其实是汽车轮胎里层的橡皮,在火场上,是扑打地面火、树冠火的有效工具,在林区广泛使用,“这是利用树杈灭火的原理制作的。我们拿着它往火线的明火扑打下去,再往后一拖,橡皮条刚好可以把火线里的余火扑灭。”

多位受访专家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上述工具主要用在火势较小的情况。“消防上还有一些会用到水的灭火设备,比如高压细水喷雾器。但在四川那种山高水深的环境里就不太适合使用。”王秋华说。

“从装备上来说,专业扑火队已经比民兵提高了很多了,灭火风机、灭火水枪等森林消防员常见的装备,他们都有。”王林说,普通民兵一般只有县级林草部门、乡政府发的二号工具、消防铲等,“数量上与专业扑火队也有差距”。

尽管如此,宁南扑火队的18名队员还是没能走出火场。

3月30日至4月2日,泸山的大火烧了4天。截至4月2日9时许,当地已投入包括森林消防人员、专业打火队员、民兵等各类扑火队伍3150人。2日12时01分,明火再次被全部扑灭。

新京报记者 付子洋 韩沁珂 王翀鹏程

编辑 滑璇 校对 李项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