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到底怎么了完整版(有什么好封杀的)
终于等到了。
2020年最具争议性的破尺度新片——
《列夫·朗道:娜塔莎》
DAU. Natasha
前不久,Sir专门介绍过它。
一部号称“掀起电影革命”的话题之作。
从制作,到拍摄,再到伦理观念,全方位颠覆传统。
400名演员,1万名群演,长时间生活在面积达12000平米,原样复刻斯大林时代的城镇中。
用日常体验代替刻意表演。
拍摄过程中没有剧本。
导演在场外给关键演员一个大致的方向,然后任由事态发展。
摄影团队会以游荡的方式记录下某个人物、某个事件。
超过700小时的影像素材,和8000多个小时的对话。
最终整合出包含14部作品的《DAU》电影宇宙。
——最长的一部长达9个小时。
其中《列夫·朗道:娜塔莎》率先面世,亮相70届柏林电影节。
小范围首映便引起轩然大波。
一边被人捧为神作;一边被人联名封杀。
最大的争议点:
片中所有的性爱,甚至性虐场面,都真实地发生。
《列夫·朗道:娜塔莎》如今已在DAU官网上线,剩下13部影片也会陆续更新。
Sir第一时间看了。
摘掉电影之外惊世骇俗的争议和滤镜,回归作品本身。
必须承认。
一个半小时的观影过程,Sir充分感受到电影独特制作方式所营造出的密不透风的真实感,以及这种真实感带来的压抑和震颤。
但要说是改变电影的神作?
害……
夸张了。
Sir之前曾做过这样一个类比:
《娜塔莎》之于整个《DAU》系列,相当于《黑寡妇》之于漫威宇宙。
导演为什么选它打头阵?
可以说,《娜塔莎》就是整部前苏联史诗的序曲。
从小人物起笔,切开斯大林时期极权社会的微观剖面。
交代环境背景,定下悲剧基调。
整部电影的大量时间,都在展现20世纪60年代一所秘密研究机构中的日常琐碎。
从建筑风格,服装食物,再到流通货币。
事无巨细,编织出时代实感。
极权社会中人们的状态是怎样的?
电影并没有主题先行。
一上来就凸显出人人自危的压抑气氛。
相反,它最先让我们看到的是无差别的生活常态。
白天,机构的科研人员在餐厅中享用美食、高谈阔论。
晚上,收工后的两位服务员在餐厅喝酒聊天。
正如导演之前的理念:
演员们没有刻意表演,而是生活在一个平行世界。
衣食无忧、欢乐和谐。
你甚至嗅不到丝毫恐怖的气息。
电影在波澜不惊的叙述中插入一段秘密机构的场景。
这些人到底在研究什么?
原来,他们要改造出更高效的战争机器。
通过人体实验,增强情报人员、飞行员和坦克操作员的身体机能,能够长时间不知疲倦地完成任务,忍受繁重的工作量。
科学家毫无负罪感。
明确表示这项人体实验会产生怎样的副作用还不得而知。
但那有什么关系?
“小白鼠”们在为国捐躯的号召下,乖乖地脱光衣服,走进放射仪器。
他们没有拒绝的权力、选择的余地。
甚至,没有表现出一点反抗和怀疑。
结束之后,“小白鼠”们和往常一样回归生活。
和科学家们一起在餐厅纵情声色,庆祝一天的工作终于做完。
感恩政府的供养,歌颂祖国的伟大。
在Sir看来,这恰恰是极权真正恐怖的地方——
深陷“平庸之恶”的人们早已习以为常,毫无知觉。
这是整个《DAU》系列特殊制作方式带来的独特气质。
不是通过戏剧化的处理呈现常态中的变态。
而是在生活的临摹下向我们展示:
变态,早已沦为常态。
再说回到电影的主角,娜塔莎。
一位颇有几分姿色的中年女人。
工作上,她是秘密机构中餐厅的一位服务员。
动作麻利,为人亲切。
生活中,她是怀揣寂寞芳心的“恋爱脑”。
下班之后,找各种借口强制另一位年轻女服务员奥利雅留下陪她聊天喝酒。
奥利雅经常用自己的年轻貌美刺激娜塔莎。
娜塔莎一听就来气。
借着酒劲,仗势欺人,对小姑娘拳打脚踢。
对娜塔莎来说,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事,就是爱情。
话题永远围绕着“爱的真谛”。
但她的爱情观是扭曲的。
卑微、服从、没有自我。
他对我做了一些可怕的事
但我还是忍不住去爱他 想要见到他
甚至,她的欲望也是扭曲的。
作为一位有夫之妇,她还和科研机构中的其他男人有染。
尤其是对高阶层的科学家没有抵抗力。
很快,她对一位法国来的科学家投怀送抱。
尽管语言不通,也不妨碍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
一夜风流之后,娜塔莎很快陷入了爱情。
她幻想着同法国科学家开展一段浪漫关系。
但科学家显然并不是这么想的。
第二天再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娜塔莎的幻想破灭。
独自躲在吧台后面心碎流泪。
即便感情屡屡受挫。
娜塔莎仍然相信爱情,对生活充满信心。
自己的生活
就要过得有意义
不能得过且过 虚度一生
生活要勇往直前
就像黑海里的大陆架一样斩风破浪
就像太阳当空 暖人身心那样
愿爱同样能予你温暖
这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女人。
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
有感情,也有欲望。
《娜塔莎》花了大量笔墨去塑造一个普通人,要讲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
它让我们看到人性逼仄的维度,以及残存的温度。
然后。
毫不讲理地摧毁它、捏碎它。
电影在最后40分钟才终于露出强权的狰狞。
一位克格勃将军以“同外国人通奸”的罪名,把娜塔莎带到安全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拷问和审讯。
于是出现了电影最臭名昭著和最具震撼力的段落。
两种评价共同的原因:
真实感。
片中施虐者的扮演者,现实中是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中校。
在加入DAU项目之前,曾服役于哈尔科夫监狱在西伯利亚设立的拘押所。
所有的审讯手段,职业,都来自实战。
我们不会让你睡的
在这待三天 我感觉你会疯了
你只要一趟地上
我们就会给你一顿踢
这是Sir看到过的,最残酷和压迫的一场审讯戏。
没有借位,没有特技。
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暴力都是实打实的。
比如这下突如起来的巴掌。
再比如影片备受争议,将军把酒瓶塞入娜塔莎下体的一幕。
演员的行为和反应过于真实。
让人看了头皮发麻。
尽管所有戏份都有一定的保护措施。
事先也征求了女演员的同意。
可以随时离开,随时叫停拍摄。
但问题是在一个几近封闭,模拟极权社会的环境中,他们还残存着多少自我意志?
这场戏是否一定要拍到这种程度?
从成片的效果来看,真的没必要。
但不得不承认,整段戏不加渲染的暴力,让我们看到了更具真实感的阴暗面。
在极权的高压下,个人的意志如何被慢慢瓦解。
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
《娜塔莎》改变了电影吗?
单从作品本身来看,不管故事和人物都没有跳脱以往的框架。
主题、手法都称不上先锋。
甚至很多方面欠雕琢,也有失控、冗长的缺点。
但它作为一部电影丝毫没有价值吗?
Sir想到不久前《繁花》作者金宇澄在《十三邀》中说过:
文学没那么高大上,文学只不过记录了时代的某一面,让你知道,你对生活的信心,要靠微小的个人来承受。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娜塔莎》。
它用真实的笔触记录下历史中的极权对人性的侵蚀。
并发出警醒:
这种可怕的形态,在当下的现实仍有余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