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化场对联大全带横批(火葬场一对联上联)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字形式,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

而对联通常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而这一切的精髓都在玄妙的汉字之中了。

火化场对联大全带横批(火葬场一对联上联)(1)

乾隆和纪晓岚的妙对

清朝时期的乾隆皇帝十分喜欢对对子,他总喜欢出一些刁钻的上联,让大臣们对。

纪晓岚刚当上侍读学士那会儿,在乾隆身边伴读。因为离家时间太长,不免思念起家乡的父母妻儿来。乾隆看出了纪晓岚的心事,便对他说:“看你近来闷闷不乐,肯定有心事,我猜应该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听完,觉得机不可失,立刻跪下磕头说:“皇上说得太对了。如蒙陛下恩准,给假回乡省亲,我便: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乾隆见纪晓岚应答如流,还对仗工整,连连称赞,特恩准纪晓岚回乡省亲。

火化场对联大全带横批(火葬场一对联上联)(2)

一副对联写尽世态炎凉

清朝时期,有一位姓钱的秀才,因为家里穷,常常受到亲戚邻里的冷眼和嘲笑。钱秀才决心发奋读书,改变自己的现状,于是埋头苦读了几年,终于考中了举人。

先前那些冷眼相待的亲戚邻里们,纷纷前来道贺。钱举人看到这些人虚情假意的嘴脸十分厌烦,于是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

上联:去年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结合式,中了五经魁,命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这些人看了这副对联,明白了举人的意思,都羞愧地离开了。

上面两个关于对联的故事,还是十分有意思的,可见对联还有一些实用价值,第一副对联,不但增添了君臣之间的乐趣和情感,还解决了问题!第二副对联,既驱赶了那些虚情假意的亲戚邻居,又给自己出了口恶气。

接下来要说的第三副对联,却是发生在棺材铺的故事,这个听着就比较诡异。棺材铺会有怎样的对联呢?

火化场对联大全带横批(火葬场一对联上联)(3)

像做生意的人,比如,镶牙诊所的对联:“开口金闪烁;闭嘴玉生香”。裁缝铺的对联:“裁出天下秀;缝合一生情”。山货店的对联:“春风一笑花千树;秋月再现果百家”。这些店铺门口贴对联都是为了讨个好彩头,让客人看了舒心。

棺材铺的绝妙对联

棺材铺的对联到底要怎么写?既不能写得喜庆,也不能写得悲怆。有一位棺材铺的老板却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对联。

上联:人无千岁寿

下联:我处有长生

“人无千岁寿”意思是说,每个人生下来,不论贫富贵贱,都要经历生老病死,这是谁也无法避免的。

下联“我处有长生”,是对“人无千岁寿”含义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生命只有短短数十载,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而棺材铺的使命正是给死去的人最后的安抚,把他们送上永恒的归途。

这副对联里,短短十个字,并没有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悲伤,却有着一种看清生死的豁达。既写出了棺材铺的使命,又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读来觉得十分玄妙,令人拍手称赞。

火化场对联大全带横批(火葬场一对联上联)(4)

火葬场门口的对联

但随着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丧葬习俗也发生了改变,以前古人讲究入土为安,现在国家倡导火葬,节省了资源和土地,火葬场也因此成为了人生最后的归途。

曾经在一家火葬场出现过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这和棺材铺里的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向世人传递了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下联是“先到后到先后全到”,这句是整副对联的点睛之笔,意思是说火葬场是所有人最后的归途,所有人最终都会来到这里,只是早晚先后的问题。

这副对联使原本生死离别的悲伤场景,多了一分对生者的安抚。死亡本就是所有人的归宿,逝者只是先行一步,活着的人应该节哀。原本悲伤的人们,看到这副对联,或许会有些许释怀。

对联不仅展示了一个人的才华,还富含一些实用价值,和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希望这种传统文化瑰宝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