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教改 教改迎革新本真占先机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教改 教改迎革新本真占先机(1)

今天上午,学校预先安排的教改指导讲学会在四楼会议室如期举行。受邀而来的郑州市教研室许睿主任在荥阳教研室有关教研员的陪同下,在我校几位校长的热情延纳下大驾光临。讲学会的第一个环节是现场观摩课,由我校青年优秀教师宋俊彦执教略读课《祖父的园子》。宋老师将外出学习得来的授课模式和方法临场做了展示,大体上用的是主题阅读教学法、单元导读教学法、学生批注式阅读自学法、以读代讲、小组探究展示法等教学方略流程。第二个环节是从许睿主任解读王校长事先给她的一封我校课堂教改现状的信件讲起,许主任就宋老师刚讲过的公开课引发出具体的课改点评。第三个环节是许主任让在座教师围绕自身的教改问题和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由此表露自己的教改意见和主张。最后张校长代表学校总结对许主任讲学的感受和谢忱,并希望她以后再次光临指导。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教改 教改迎革新本真占先机(2)

我校的教改工作备受领导们的重视,不断推陈出新,多方学习、实践总结、反思深研、砥砺探究,借他山先进经验,融自己实际情况,先后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道德情智课堂、主题单元导读等教学理论和模式,并已开展得生机勃勃。但我们并不自以为是,任何一种理论和做法,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即便是很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它还有适不适合自己情况、它我怎样互渗交融的问题在内。俗语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新方法经验的探索和尝试是为了可行易行及取得效果和成功,不这样的话,就是徒劳无功。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教改 教改迎革新本真占先机(3)

当然,任何新兴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其间必有曲折和困扰。为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惑和障碍,有必要时时反思深省,常常查缺补漏,更新升级,使之日臻完善,如此方是有志于改革者的正确心态。那么,在我校变革传统、推进教改工作方兴未艾之际,请来专家当面指导,实是一种明智之举。正如许主任在会上对张校长等领导的赞许那样,说她羡慕张校长具有教育专家的见识和眼界,欣赏她大胆革新、引领部下学习的襟怀和气魄。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教改 教改迎革新本真占先机(4)

宋老师作为我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她在这堂课上的做法可谓展现出色,但落在许主任这位大行家眼里,就不可避免地被引出诸多问题。并不是她运用的方式方法不到位,也不是教学理念理路不正确,而是还没有达到基础教育所要求的某些原则和目标。是她不愿意达到还是力有不逮?都不是,主要就是因为太在意使用先进的教法和程式而难以兼顾其它,这就是常说的“有一得必有一失”。人们往往在主攻一项目标任务时,而对其余的会在不经意间忽略或者说是顾此失彼;要么面面俱到无所侧重,要么突出一点不及其余,这也就是做事做人难以完美无瑕的原因所在。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教改 教改迎革新本真占先机(5)

许主任强调的是教师必须让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和能力,课程标准是教师授课的参照脚本;大纲要求、课程标准,做教师的不能忽视乃至偏离。教育专家、教学能手方法再多再好都不能偏移这条底线。而目前教育界中,花花草草的形式美、谋虚逐妄的行径不少,有的用浅表的华丽行头装扮自己,貌似高超,实则并没能真正让学生学会知识和本领,课堂成了教师表现表演自己的舞台,而不是学生求取真知的学堂。教师把孩子们的宝贵时间浪费在所谓光鲜的圈子或套子当中,许主任坦言这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令人遗憾的现状,并非是针对宋老师个人。即便是对宋老师美中不足处引发的指摘,那也是放大以后看问题,防微杜渐贬时弊。她只是由点及面,以此次听课为大发宏论的契机,辐射教育教学领域中的负面想象和问题,来个正本清源旳斧正。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教改 教改迎革新本真占先机(6)

她发出犀利的言辞,一方面意在引起与会者的高度重视:学无止境,我们什么时候都要保持戒骄戒躁的心理,不要以为学来了先进的方法经验就可傲视群雄了。其实这里面有如何消化吸收、为我所用的问题。倘若这一点做不好,那结果可能是不容乐观的,反倒可能适得其反。这既是她对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教师的忠告又是警醒。另一方面还是在强调基础。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葆有对学生格外负责的人本主义理念,让孩子们陶醉在收获带来的幸福之中。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教改 教改迎革新本真占先机(7)

像语文教学,字词句段章篇是基础教育段尤其是儿童期的孩子们必须要学的,教师必须要教的内容。要启动孩子们的智慧和天性,让他们即景生情、随机生智,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主张的“让孩子们用知识来思考,让知识活起来”,教师们的任务就是如何启迪激发学生的思维之网张开散开,而不是让学生在教师预设的圈圈套套里进行机械式的流水操作,教师也不应营造某种矫饰的气氛。做不到这点,偏执于所谓的专家经验、名人模式,就可能有陷入一种新形式主义的危险境地。说到这里,似乎是在贬斥课改中的学习效仿行为了,绝对不是。正如许主任所言,“做”比“不做”强,“学习”比“不学习”更强,这是肯定的。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教改 教改迎革新本真占先机(8)

但要注意,首先我们不能盲目乱学,否则不但没学好,还有可能因此丢掉了自己的本真。其次要注意端正学习心态,不要追逐名人效应。名人是由于自己的成就累积起来的人们对其的追捧,我们对名人的学习要顾及到自身的实际和利用效果。名人的东西不一定一切都好,都适合于自己。这样说当然不是要我们固步自封,而是要求我们采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或者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对待外来文化上的态度。一句话,要实事求是,紧密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又要有所舍弃、有所添加和改造、有所调整和转化;否则就是机械式的死穴,起了留声机的作用,舶来品到自己这儿很有可能水土不服。本来是学先进赶先进的,结果有可能是揠苗助长。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教改 教改迎革新本真占先机(9)

对这次讲学会我感受最深的便是许老师那种对教育的责任心和对教改工作的深谋远虑。她让我们进一步懂得了“要讲真话说实话”的可贵。如果许主任说些奉承语来粉饰太平,那对我们的教学,对人民的教育事业将有何益处呢?倒不如她针对缺憾更加放大以引领事态向良性方向发展那样才真正发挥了指导和鞭策的作用。她在具体评说宋老师课堂的过程中,依然肯定了宋老师的优长之处。她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学生前途服务的忠诚原则,通过针砭时弊、激情告白,让我们不难明白:积极学习先进理念和方法固然好,但一定要详加甄别,注意灵活变通,适当嫁接到自己的土壤里,在保持本真的基础上,让学到的真正适合自己的课改,从而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教改 教改迎革新本真占先机(10)

许主任是山东烟台人,出身于教师世家,祖父老牌北师大毕业,时任山东牟平一中校长兼教务总长;母亲教书四十余年,舅父是当地教育名师,自己则从事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在教研室致力研究小学教育工作十四年,身为孔夫子家乡附近的山东人,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的人文情结,深谙教育之道,对教育教改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对教育现状和教改问题的分析和评述,拳拳到肉、针针见血,这样的真性情、实干家,当然能使后生有望、教育振兴。今天这次讲学会,对我校的教改工作,定能有所补益;对我们每位教师的成长,也起到了良好的导引和促进作用。她会时刻警醒我们谦虚谨慎、实事求是、找准继承与革新的结合点,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采,趋向精彩圣洁的教育境地。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教改 教改迎革新本真占先机(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