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

1969年的一天,距建国刚刚二十年左右,曾见证新中国成立的天安门,在机械轰鸣声中被拆除。据说,是中央下达的死命令:“拆除天安门城楼。”

伴随建筑物的倒塌,房屋部分被拆除,不禁引人浮想,思绪回荡起来。

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1)

可以说天安门的历史文化,是我五千年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笔。那到底为何,1969年中央要下令拆除天安门呢?

18岁少年设计建造天安门

天安门的历史源远流长,最开始建造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也就是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建造,早期叫做“承天门”。

清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八年(1651年)正式更名为天安门。

天安门历经两朝,明朝和清朝。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见证无数的皇权交替,更是见证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地方,600年来也一直作为国家首府的重要地点。

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2)

天安门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几乎每一件古物都称得上历史文物。是见证中国文明传承最具有现实性的依据。提起它的故事,可以说数不胜数。

明朝和清朝时期,新皇登基,册立皇后等所有重大的庆典活动,必须要在天安门上举行。虽然仪式繁琐,可足以见证这个地方对皇家的重要。

不仅如此,皇帝大婚,将领出征,拜祭天地,刑部秋审。还有当今流传下来类似的一个活动;“金殿传胪”,也就是科举制度,“一举成名天下知”。

由此可见,天安门对于其他人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地方。即使在当今年代,开国大典,大阅兵活动,大家耳熟能详的升旗仪式,全部都在天安门这个地方举行。

对于现代人来说,更是一个神圣庄严不可侵犯的地方。里面的故宫文物博物馆,想必有很多人都看过这些文物的风采。

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3)

去北京游玩的人们,恐怕大多数人想到的第一站,都是天安门这个地方。

跨过天安门,里面就是曾经把守森严,严禁随意出入的皇宫重地,多少人都未曾去过里面观赏。当下开放时期,让所有人有机会更深刻地了解这座城门的历史。

它现在已经成为北京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置极好,坐落于市中心。

天安门广场上,有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纸币上面画着的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等等。

不仅如此,众多有记载历史文化功能的建筑物,都在与天安门遥相呼应,异彩纷呈。提起天安门城楼的建造,不得不说它的“首席设计师”。

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4)

大家可能想不到,这位建造师在建造天安门时,才18岁的年纪,可谓英雄出少年。他的名字叫做蒯祥,江苏吴县渔帆村人(今江苏苏州)。

那一年的天安门我们虽未亲眼看过,相比和如今的天安门也是大不相同的。它由城台和城楼组成,庄严厚重,气势磅礴,高达三十四点七米,堪称城门五阙,可谓重楼九楹。

建筑物几乎都雕刻着精美的彩画和金龙,13米高的朱红色城台,四周用琉璃瓦封顶。

每块城砖重达43千克,汉白玉须弥座台基,周围用的也是汉白玉栏杆,并且刻有莲花宝瓶图案十分精美。

城台总共的面积达到了四千八百平方米,东西两侧长达百级的楼梯也称马道。五个拱形门洞中最高8.82米,宽5.25米。皇权时期,是不允许其他人从中间走过。

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5)

天安门前两个硕大的白玉石狮子,同城门一样拥有悠久的历史。按当时制度,是最高等级的石狮子。

不仅雕刻精美,两头狮子的尺寸,造型,刻工,几乎一模一样,是明朝雕刻工艺的完美体现。天安门始建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历经3年,于永乐十八年建成(1420年)。

同年也是郑和五次下西洋的记载年代,明成祖朱棣下令建造“承天门”。也就是现在的天安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很多人误会天安门是和故宫有相同历史年代的建筑。其实不然,故宫早在元朝就开始建造,是一座皇城。

而天安门以及故宫整体,是永乐年间才开始完整建造的。至于为什么元朝没有建造整体城墙,也有各种猜测,留人遐想 。

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6)

天安门本身已经是极具艺术历史的古建筑,而且建造用料尤其奢华昂贵。何况朱棣继位时期便迁都“顺天府”,在这里想必大家也同说过朱棣称帝的故事。

朱元璋攻下集庆,覆灭元朝以后,都城建立在了“金陵应天府”,就是现在的南京,以此立都。

据历史记载,朱棣继位是从自己的侄子手里抢过的江山,不算名正言顺,在后世也议论纷纷,迁都之意,也是有正名之情。

这一次迁都,不曾想便流传至今,北京从此便成为都城。以此作为由头,“承天门”的建造可谓尽心尽力。

天安门城楼内部,基本结构几乎都由木头打造,却异常结实,这里巧妙地卯榫结构应用开来,古代匠人们对受力平衡的思维体现得淋漓尽致。

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7)

不得不再次称赞蒯详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工匠,朱棣也曾称赞为“蒯鲁班”。年仅十八九岁的年纪,放在当代可能还不够成熟,才刚刚上了大学。

吴县志中记载过:“能以两手握笔画双龙,合之如一。”由此可见,这位年轻的工匠多么厉害,用两只手完美地写字作画,放在当代也可以称得上天才。

这位优秀的建造师,出生于江苏,自幼学习木工。怪不得在当下,苏州园林也名满天下。

“上有苏杭,下有天堂”,更是耳熟能详,想必这和苏州的历史文化也一脉相承,当得上中华历史文明的珍品。

可是如此重要的建筑物天安门,却经历过多次的毁坏和重建,到底又是因为什么?

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8)

天安门的灾难与毁灭

永乐十五年(1417年)建造的“承天门”,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在明天顺元年(1456年)的某一天,却遭到了第一次毁坏。

“承天门”建成26年的某日,看似平常的一天,天空中电闪雷鸣,其中一道闪电好似有意般地劈向“承天门”,火光四起,燃烧起来。

几乎都用木头制成的天安门难逃此劫,没有被时间腐蚀的木材被雷火损伤毁坏,颇为严重。

天雷降世,自然少不了议论纷纷。我们无法查证此次事件到底产生了多少的影响,不过从重建时间来看,除去有限记载,这里面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9)

1456年被毁,过了9年,直到1465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修复,“承天门”首席设计师蒯详带头重新修建。想必作为天安门的“父母”,蒯详的内心也是十分无奈吧。

第一次因天灾被毁,蒯详的初次修建也奠定了今日的天安门模型。原本东西宽5间,南北深3间,修建后变成宽9间,深5间,改建成了宫殿的形式建筑。

第一次的被毁与修缮看似比较简单,但是时间已经证明,古人的建筑能力高超,此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承天门”都耸立在那个地方,威严庄重,大气磅礴。

第二次被毁的故事便有些“名正言顺”了,1644年此时的“承天门”已建造200多年。

明朝天启,崇祯年间,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农民发起暴动,著名的李自成登场了,高迎祥死后,他便继任了闯王,成为了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10)

崇祯皇帝的下场也可谓凄惨,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退位下的明朝已经千疮百孔,他不甘做亡国之君,他勤政俭约,廉明律己,勇于改革。

但是传给他的大明江山,实际上就是一个烂摊子。内有农民起义,外有清军虎视眈眈,崇祯皇帝凭借一己之力,终究是难以回天。

相传,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前,曾经与崇祯皇帝写过一封信,要求割让土地,与明朝和平共处。可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代代相传的明朝,崇祯怎么甘心做亡国之君。

他尝试迁都,用过各种办法,在内忧外患的境地中生存,想要光复大明王朝的辉煌。可惜朝堂之上也不得太平,迁都之事未能如愿,在李自成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北京城门被攻破。

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是崇祯生命中最后一个夜晚,他叫来自己的三个儿子,此时的他已不记得自己皇帝的身份,只有一个父亲对孩子爱意的关怀。

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11)

他不停叮嘱儿女,为他们亲手换好普通百姓的衣物,告诉他们隐姓埋名,平安生活。一旁的周皇后泪流满面,33岁的她与崇祯成婚18年,做到了母仪天下,贤明惠德,却也无力救国。

她持节不停行走在皇宫中,告诉宫人快些逃命,看着雕梁画栋的宫殿,巍峨的“承天门”,十八年来仿佛就是一场梦。

他没有逃命,而是在宫中悬梁自尽。崇祯皇帝也上吊自尽于煤山,留下千古的遗憾。

中央下令拆除重建天安门

天安门第二次被毁的背景就是李自成攻入北京,战火焚烧了“承天门”。此次毁灭也没有立即重建,可见历史充满了趣味性,李自成攻入北京以后,并没有修复被毁坏过的建筑。

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12)

因为他只经历了短短几个月,便在山海关外被吴三桂和清军联手打败,仅仅一年便走向末路。

在战争时期,天安门自然无暇被人修复。它就像一位衰败的老人,静静地注视着眼下发生的一切,无悲无喜,却充满了情怀。

七年以后,天下安定起来,顺治皇帝便下令重建“承天门”更名天安门。此次重建,天安门又扩大了许多,已经初具规模,重修33.7米,宽广9间,进深5间。

这也是历史上第二次重修天安门,此次的修复,天安门焕发生机,重整旗鼓。又在北京屹立了300多年。

直到1966年3月8日,天安门再次受到了伤害。此时的新中国已经成立,皇权故事已变为历史。百姓们生活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所有事物都在积极向好的转变着。

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13)

就是此日,河北邢台发生了一场6.8级的大地震。3月22日,又发生一场7.2级的地震,两次地震损失不计其数。

据记载,两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38000人受伤,经济损失达10亿元,可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场灾难。

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地震预警系统,自此,中国决心要研发地震预警系统,邢台地震堪称地震预报事业中用鲜血刻画的里程碑。虽然距离还很遥远,可是北京也在河北省包围的范畴。

接连的地震和余震,屹立百年的天安门似乎已经风烛残年,经受不住余震的波及,天安门城楼发生严重损坏与变形。

天安门对新中国来说,对中国人民来说,都是神圣庄严不可侵犯的存在,此次损毁,深入人心。领袖们商议以后,立即下令,提行日程,对天安门再次进行修建。

天安门城楼翻修过吗(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14)

新时代的天安门也发生过很多有趣的故事,最开始的标语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人们看到以后,感觉不太美观,我国一位著名书法家-钟毓秀,苦心钻研,重新设计了两幅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这个设计不仅形式美观,规格刚好,以后几次更换,也没有改变书法的形式。

一直沿用至今,很多人不知道,据说在天安门门面上,国徽的背后还刻写了人的名字,是当初挂国徽师傅的名字。

新时代天安门的故事很多,国歌的诞生,等等,它可以说是许多历史的见证者。

这第三次修建,也是至今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此次的修建可谓宏大,天安门建筑设计了9级抗震防御能力。

连以后的唐山大地震,也没能再次用余波伤害到天安门。从此天安门插上崭新的红旗,挂上标语,屹立至今。

三次损毁与三次重建,天安门一直用自己的灵魂,在见证着每一个强大时代的诞生,见证了美好新中国的诞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