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和网约车最新消息(出租车资质互认)

最近营运车行业动荡不断,对于营运车玩家来说,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网约车大庆模式”到“网约车定价要政府定价”,现在出租车与网约车即将实现资质互认,营运车企业表示:lei了,lei了...

出租车和网约车最新消息(出租车资质互认)(1)

深圳出租车与网约车司机即将实现资质互认、并将建全市统一的出租汽车营运监管服务平台,昨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深圳经济特区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据了解,该意见稿在以往基础上在两方面做出了调整。

一、网约车、出租车统一为7座以下

在现行的《条例》是将车辆限制在5座以下,而《意见稿》将其修改为7座以下,并基本统一巡游车和网约车车辆的许可条件,包括车辆营运技术条件、车载终端、消防设备、安全装置等。

而对于两者的其他条件,比如车型标准及外观差异等,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另行做出规定并适时进行调整。

出租车和网约车最新消息(出租车资质互认)(2)

二、两类营运车司机从业通道打通

(意见稿)完善了驾驶员许可实施机制,建立驾驶员背景事前、事中核查机制,提高源头安全水平。如果是被吊销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将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另外,(意见稿)还将网约车、出租车驾驶员从业通道打通,建立统一驾驶员许可条件。还将驾驶员从业年龄延长至65岁。

观察家观点

表面看,网约车和出租车资质互认,对两个行业从业的驾驶员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政府将网约车和出租车通道打通,也是便于今后的统一管理,此举或将加速营运车企业“大鱼吃小鱼”局面进入倒计时。

营运车企业:资质互认是会“呼吸”的痛

新增管理费,司机运营成本上涨。统一由政府指定部门介入管理虽然管理统一,但由此会新增管理费,而这种管理费无论对租赁公司还是司机可能是双向的,如果单向租赁公司收取,租赁公司会转嫁到司机身上,总而言之司机运营成本增加

营运车企业进入“大鱼吃小鱼”。司机量运营成本的增加直接导致司机量减少,从而小型租赁公司无法维持生计被吞并或是资源整合,导致逐步被大公司垄断,少了竞争由此服务品质可能会下降,客户体验度下降

加速行业洗牌。司机量的流失可能会引来如滴滴这样的平台对应政策尺度放宽,甚至平台之间出现互惠互利的合作契机,挽回租赁公司的生存空间,但也许会加速行业洗牌,清除中小型租赁公司,实惠直接落在司机身上,未来平台管理对司管、车管更加明确细化。

出租车和网约车最新消息(出租车资质互认)(3)

此时,营运车企业的共同心声大概是:“网约车、出租车资质互认,应当立即叫停!

最后,深圳实行出租车与网约车司机资质互认,就此事本身而言,这是一把双刃剑。主要看这样的政策是否触动像滴滴这样的平台的核心利益,如果被触碰,出行平台也不会坐以待毙到任由摆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