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碘的这些事儿你都知道么)

今年5月15日,是中国开展的第2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从1993年开始,国家为了消除因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克汀病等病状,在全国逐步推广实施了全民食盐加碘。为何在食盐中加“碘”?古代人又是如何补“碘”?不同人的“碘”需求量是多少?还是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碘”的这些事儿吧!

揭开“碘”的面纱

碘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碘的这些事儿你都知道么)(1)

53号元素碘属于周期系ⅦA族元素。1811年,法国药剂师库尔图瓦利首次发现单质碘。单质碘呈紫黑色晶体,易升华,遇淀粉会变蓝色。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一般健康成人体内碘的总量为30mg(20~50mg),国家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标准为20-30mg/kg。缺碘后的人群易引发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以及导致人矮小的克汀病等地方病,严重还会影响人的智力发育。

古代人如何补“碘”?

碘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碘的这些事儿你都知道么)(2)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有7亿人口缺碘,通过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在十多年后,中国家庭碘盐食用率达到97%。同时,极大减少了碘缺乏病患者的数量,儿童的认知发育和营养状况也随之提高。

提到碘盐,很多人都知道,但为何是食盐中加“碘”呢?“碘”虽然是人体急需的元素,但相较于铁、钙的日需求量相对少,且稳定性更强,口感相对较好,所以“碘”更适合以加入食用盐的方式来补充到人体内。

“碘”与甲状腺的相爱相杀

碘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碘的这些事儿你都知道么)(3)

1996年《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管理条令》颁布以来,临床上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与对儿童智力发育障碍的潜在性损伤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可谓功不可没。但与此同时,过量摄取碘带来的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意识到。

经研究发现,“碘”的多少与甲状腺疾病风险呈U形密切关系,当碘摄取量维持在100-200ug/L时发病率最低,当偏离这个值时患病率都会不同程度地增高。换言之,碘摄入量过少,会引发甲状腺肿大;摄入量过多,又会诱发甲亢等内分泌问题。真是多一点、少一点都是受罪!

补“碘”需求因人而异

碘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碘的这些事儿你都知道么)(4)

中国13亿人,男女、老少、胖瘦、日常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有的吃盐多,有的吃盐少;有的吃海带和海藻多,有的吃得少;区域不同、人群不同对于碘的摄入的量也有很大区别。

正常成人对碘的生理需要量是每人每天75微克,这75微克的碘所合成的甲状腺激素才能满足人体基本代谢的需要。碘的供给量应该是生理需要量的2倍,即150微克;婴幼儿是每人每天40-50微克;1-3岁儿童每人每天70微克;4-6岁儿童每人每天90微克;7-10岁儿童每人每天120微克;孕妇哺乳期妇女每日200微克左右。

来源:新华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