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

“石归山下无灵气,纵使能言亦枉然!”——《红楼梦》

石头是自然界的产物,作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许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开始,“以石补天”,“天石救人”的理念,便自然使得古人对石头有了油然而生的喜爱与敬意。

譬如曹雪芹先生就在《题自画石》中写道“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曹雪芹先生对石头的喜爱与敬意几乎无出其右,其自身就是一个资深的“玩石”专家。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1)

他的旷世巨作《红楼梦》的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石头,或者说是石头的传说,所以《红楼梦》又被称为《石头记》。

可尽管如此,他也一直主张石头在回归到原本所在的位置时,便也恢复了石头的本来身份,所谓的灵性与神性都是人赋予的。

那么,一块既不能言,也不能动的石头,究竟能被后人解读出多少内容呢?如果说古人的思想迷信,那如今是否还有这种现象呢?

别出心裁的振兴手法

甘肃古浪县的金三角广场,赫然矗立着一块与周围的一切环境都毫不相干的巨石,这块巨石足足有两层楼高,需要十多个成年人环抱才能围住,石头天然而成,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很明显并不属于这个地方。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2)

事实上,巨石出现在此地,是当地政府领导为了求得经济发展,有意而为专门弄出来的事情,当初甚至为了搬运巨石重金招标许久,出动大量人力财力才搬来的,如今巨石已经成为这里的新地标,打造出了不凡的吸引力。

当初的疯狂举动,包括所产生的价值,其实只是因为一件事,那就是巨石本身的“价值”。

巨石原本位于古浪峡,古浪峡是祁连山脉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美丽的河西走廊东端,南挨乌鞘岭,北邻泗水与黄羊,峡谷两侧峭壁千仞,峡道蜿蜒曲折,古浪峡素有“秦关”,“雁塞”之称,也被称为中国西部的“金关银锁”,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之地。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3)

古浪县是位于甘肃省中部的武威市的普通下辖县,这里的常住人口只有四十多万,却包含十多个民族,是典型的民族融合县。

但如此丰富的民族成分并没有为这里带来什么活力。

虽然一直以来,古浪县就拥有比如古浪宝卷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无数独特的风景名胜,不过这都是历史与自然的馈赠,古浪县的这些文化并不具备该有的活力。

这里的人口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农业人口,故此地也以农业为主,但古浪县内戈壁沙漠众多,土地贫瘠,还常年干旱,纵然有那么多的劳动力,也奈何没有施展的机会。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4)

不出意外,一直以来古浪县的经济发展受制,纵然这里有独特绝美的风景,可由于地处偏僻,很少有人会专门驱车到来游玩。

文化与经济,素来就有着玄妙的关系,经济对文化有推广作用,但文化却对经济有着推动作用。

有经济的地方未必有与之匹配的文化,但有文化的地方,却很有可能促使经济迅猛发展。

这也就是古浪县一直以来的尴尬之处,如果单论文化,这里的实力过硬,但似乎对于经济,从来没有起到过什么作用。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5)

当地政府的领导人一直为这件事头疼,他们急于想出一个办法,去拉动一直被埋没的旅游经济,突然有一天,有人左思右想之下,把目光投向了那个巨石。

他们认为那个巨石足够能被打造成为当地特色,对于农村经济振兴将会起到大作用。

一番讨论之下,政府决定大刀阔斧地规划起来,按照最终确定的方案,政府决定重新规划金三角广场,将这里打造成古浪县的新地标,巨石就是标志性的城市名片。

简而言之,就是靠“石”致富,如此别出心裁的致富想法,一时间引得舆论纷纷,但不论如何,他们坚信此举的可行性。

古浪巨石传说

巨石位于距古浪县城约7公里的古浪峡中,仔细查看,能看出石上刻有的“甘酒石”字样。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6)

这块大石头纯天然,它的历史可比古浪县的建立还要久远,据当地老人家所说,这块石头一直就在这里,多少年都未见动过一分一毫,当然,它重达400多吨,自然风雨不动。

曾经有专家对它进行过勘测,认为这块石头已经足有上万年的历史,而且它最初的体积远比目前的还要大,它表面的痕迹正是数年风化的痕迹。

其实,关于这块巨石的民间说法有很多,当地的老人小孩几乎都能张口就来那么一两个,既然是传说,就无从考究其真假,也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说法,巨石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有这么几个比较盛行的传说。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7)

古浪县县志中曾有记载,说巨石与古人酿酒有关。

明代有位刑部郎中,名叫陈棐,有一次,他在循例视察工作时来到河西走廊,途径古浪县。

陈棐生性爱喝酒,巡视完工作之余,便随便找了个酒馆喝酒,他一进到酒馆,就闻到醉人的酒香,他赶忙点了酒让小二准备,还来不及点菜。

陈棐迫不及待尝了一口酒,倍觉甘甜,他非常吃惊,如此穷乡僻壤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酒,想必是有什么酿酒的秘方。

陈棐忙询问店小二其中的缘由,小二说酿酒的水选自于流经巨石的水,除此之外,其他材料都是普通的酿酒材料,说罢,馆内的老百姓专门带他来到古浪峡看这块巨石。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8)

陈棐仔细观察了巨石一番才离去,临走之际,刮下来一层巨石的粉末带回家,回到家中自己酿制,酿制时将粉末放入酒中,还顺便可以防止发酸,最终,果不其然,酿得佳酿。

陈棐惊叹于巨石的奇效,之后专程来到古浪峡“看望”巨石,在石头上题字“甘酒石”,还命人雕刻在上面。

经过了风雨的洗礼,如今这几个字仍能被隐约看出来。

关于巨石的灵性的传说更加具有神话色彩。

传说,当年女娲娘娘为拯救万民苍生,以石补天,那块巨石本就在补天之用的范畴之中,可巨石太过于大,并没有被女娲所用,巨石有灵性,倍感失落。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9)

巨石也就这样郁郁不得志,流落荒山千万年,在此期间,由于每每想起那件事情都会不开心,它动不动就会发怒,引发山上的碎石滑落,免不了殃及附近的百姓。

过了很久很久,一位刘姓官员来到此地巡查,他此行的目的是考察这里水灾为患的原因,他发现此处峡口正是洪水涌出来的地方,必须得找个东西堵住。

他此行还专门带来了一条秦始皇修长城时用过的鞭子,这条鞭有赶石的功能,又叫做赶石鞭。

只要将鞭子抽在石头身上,再表明自己的意图,石头就会被赶着走,不论他有多大多重。当然,赶石鞭的奇效只对灵石管用,官员此次也是为寻得派的上用场的灵石而来。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10)

经过当地百姓的介绍,官员找到了这块巨石,它的体积刚好够放置在古浪峡口,免得一方灾难,而且其本身颇具美感,还能营造出高峡出平湖的景象。

官员得知巨石有灵性,趴在它身上说出自己的想法,巨石听后,感觉自己终于能派上用武之地了,欣喜同意。

官员一路鞭打着巨石,巨石自己挪步,所有人跟在后面,对此叹为观止。

突然,有几个不太了解巨石灵性的随同农民,说了几句话,质疑它的灵性是否真是如此,巨石听后动怒,灵气被破坏,停在了途中,任凭官员如何说好话与鞭打,它都无动于衷。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11)

就这样,巨石留在了古浪峡中,并没有到达指定地点,官员不敢再次冒犯灵石,也就此放弃。巨石因被赶着走,得名“甘州石”,谐音“赶着石”。

巨石还有一个名字叫“支山石”,这是它的另一个故事。

据说远古时期,有一只巨大的飞鸟经常会飞来古浪峡,大鸟生性顽劣,每次都会飞来捣乱,它经常用自己的爪子去抓周围的山。

每次一抓,再一放,山上的碎石总会掉落下许多,大鸟以戏耍百姓为乐,而附近的百姓也经常深受其害。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12)

一次,有位神仙路过此地,听闻百姓的抱怨,决定帮百姓教化这只作恶的大鸟,神仙便拿出这块巨石放在这里,阻止大鸟造成的山石跌落,巨石也因支撑住山上掉落的所有石块,得名“支山石”。

在此之后,大鸟被神仙驯服,承诺帮助穷苦的百姓。

大鸟在山下准备了很多财富补偿百姓的损失,有十三盘金磨盘,由六头黄牛与七匹白马拉着转,磨盘上还不断会磨出金豆子与银叶子。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13)

大鸟每一次接济百姓,都会抓起来拿出一些财富来。

有一次,这个秘密被一对穷苦的夫妇两发现,大鸟暗中观察他们的举动,只见夫妇二人并不贪心,只是取走些许,夫妇也对这件事保密。

突然有一天,这个秘密被地主发现,地主可是个贪婪自私的人,他赶忙安排家人与家仆,悄悄来到这里试图全部带走财富。

这一切也被大鸟关注着,大鸟见状,松开爪子,落下的山压死了财主一干人等。大鸟完成了守山的任务,离开此地,巨石也不需要再支撑山,落于古浪峡中,不再动弹。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14)

还有传言说以前这里的妇女不知何故,突然不孕不育,导致这里人丁稀少,所有人到处求神拜佛,感动了王母娘娘。

她将自己头上的珠花投掷在人间,珠花变成巨石,具有触摸得子的奇效,还在当天晚上托梦给当地妇女。

第二天,被托梦的妇女奔走相告,很多人前来触摸巨石祈求怀孕,果然,真的如她们所愿,巨石因此得名“育婴石”,亦或“催生石”。

关于巨石的传说,多种多样,以上只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几种,但不论如何,巨石在当地一直都是最为神秘的存在,一直以来都有人慕名而去。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15)

如今,巨石因古浪县发展旅游业被挪动,名声大噪,它的“灵性”一时之间成为了大热门。

“疯狂”的石头

电影《疯狂的石头》中,讲述了一系列由石头引起的搞笑事件,那是因追求石头的“价值”导致的,而现实生活中真的也有这般疯狂的石头,疯狂之处在于它的搬运工程。

2010年,古浪县政府决定将巨石搬进城,他们从选址,谋划,制定广场改造方案与搬运方案。

网络上重金招标到最终确定实施方案,整整忙活了好几个月,终于在评估了一切方案的可行性之后,于9月12日启动项目。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16)

那天,所有相关人员一早来到古浪峡,工程师照着拟定方案对着巨石盘算了一会儿,随即由政府领导宣布仪式开始。

鉴于巨石又大又重,施工人员决定采用四台吊车,搭配一个有着300多个轮子的平板车结合托运的方式挪动巨石。

他们将吊车稳稳固定好,用特制的纤维绳缓缓吊起巨石,小心翼翼地平移放在板车上,再用红色绸缎绳将石头固定扎实绑好。

那天,附近国道上出现了四辆200多斤重的遥控轴线车,这在当地几乎是没有过的安排。而政府事先的准备更加过分。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17)

为了确保途径的道路与桥梁的安全,相关负责部门早已雇施工队将道路扩建,把基础夯实,途径的所有地方还提前下发了限水限电的公告,避免城内的电线与管道受损。

除此之外,整个运输过程由交通部门一路护航,警车在队伍前开道,一路路程约为9公里。

由于巨石搬运声势浩大,当天有很多外地人前来围观,他们有的还烧纸叩拜,政府为了造势,专门请了道士作法跪拜。

一顿操作之下,巨石披上了金装,浩浩荡荡来到了古浪县城金三角广场。当天的地方台还专门对整个搬运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18)

巨石进城时,百姓纷纷前来观看,那场面可谓人山人海。政府此举近乎“疯狂”,也因此成了大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讨论。

政府的期望是以巨石发展经济,但不免有孤注一掷的风险,网络上对此最大的质疑声便是,古浪县是贫困县,就算发展经济也因量力而为。

可如今却因为搬运巨石,耗资巨大,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先不说巨石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何,但说到底,毕竟带有严重的迷信色彩,如今看来倒是搭进去了不少钱。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19)

至于巨石的经济效益如何,且看十多年后的今天。

“石”来运转

巨石如今已经成为古浪县的地标,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到访参观,合影留念,还有不少专家学者慕名而来进行考究。

政府见巨石开始产生了预期的旅游效益,果断决定打造出一条特色商业街,将当地其他旅游景点的元素串联在一起,大力开发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从衣食住行方面打造成一条龙产业。

如今这座县城也因为巨石,开始呈现经济复苏之状,贫困县已经不再贫困。

一亿吨巨石有多大(2010年甘肃古浪县为何把一块400多吨巨石)(20)

截止目前,巨石果真如期待的那般,实现了经济带动作用,促进了古浪峡一带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这似乎再次证实了它的灵性。

从古至今,当地老百姓都习惯于把对生活的一切美好希望都寄托在巨石身上,每一个传说与故事,都是当时他们对生活最美好的憧憬。

巨石也竭尽全力地“守护”着一方百姓,这是愿望,是理想,更是人们的情感寄托。

当地百姓如今更喜欢叫它为“神石”,认为这是天赐的礼物,也是他们世世代代的精神支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