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进行吗(第一次在天安门执行升旗)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进行吗(第一次在天安门执行升旗)(1)

昨天(1日)早上7点36分,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首次由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和军乐团执行(以往是由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执行)。当三军仪仗队护卫国旗走出天安门、跨过金水桥,迈上长安街,他们挺拔的身姿、矫健的步伐让每一位国人为之振奋。

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进行吗(第一次在天安门执行升旗)(2)

升旗手按下电钮,将旗角甩向空中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却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呢?近日,记者采访了仪仗队,一起来听听他们自己的讲述。

首次担任升旗手:按电钮默数三个半拍

郭凤通

帅气、挺拔,这是记者对这位升旗手的第一印象。郭凤通来自山东,身高190cm,1989年出生,2005年12月入伍,被选拔到仪仗队。在12年的仪仗兵生涯中,他担任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升降旗标兵,也曾走出国门,在巴基斯坦国庆阅兵等外事活动中展现中国风采。

记者:现在你日常的行政职务就是仪仗大队的执行队长?

郭凤通:就是平时接见外国领导人,编队的时候就是执行队长,就是指挥,喊口令那个。

记者:持刀的那个?

郭凤通:对,持刀的那个。

经党中央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而任务下达给郭凤通所在的仪仗队时,准备时间已经不足一个月。

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进行吗(第一次在天安门执行升旗)(3)

记者:什么时候接到担任旗手的任务?

郭凤通:我们刚接到这个任务。

记者:在这之前你从来没有当过旗手?

郭凤通:没有,第一次,第一次在天安门升国旗。

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进行吗(第一次在天安门执行升旗)(4)

时间紧任务重,郭凤通和他的战友们立即投入了集训。

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进行吗(第一次在天安门执行升旗)(5)

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进行吗(第一次在天安门执行升旗)(6)

郭凤通:基本上白天练、晚上练,加班训练。

记者:大家感觉展旗这个动作是最帅的,也是最见功力的,作为天安门升旗手,你们有什么样的要求?

郭凤通:你甩出以后,整个人的形体要好看,要大方、美观。你必须要甩开它,这样显得很漂亮。

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进行吗(第一次在天安门执行升旗)(7)

升旗仪式代表了国家的形象。仅为了展旗这一个动作,郭凤通就狠下了一番苦功夫。

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进行吗(第一次在天安门执行升旗)(8)

展旗比较大,5米乘以3.3米,为了抛出去以后,整个旗面是展开的,他给自己施加压力,每天坚持做俯卧撑,做5组,一组20个,做完100个俯卧撑后换哑铃,模拟甩旗的动作,重复地进行练习。

据仪仗队大队长韩捷介绍,执行升旗任务的126名仪仗队官兵,身高都在1.8m-1.9m之间。国旗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由人民解放军护卫国旗,能够更好地彰显人民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

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进行吗(第一次在天安门执行升旗)(9)

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进行吗(第一次在天安门执行升旗)(10)

我们自从受领了升降国旗这个任务,倍感光荣,因为国旗在我们老百姓心中是最神圣的,作为军人,我们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作为军人,都要义不容辞地做出每个人的贡献。

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进行吗(第一次在天安门执行升旗)(11)

天安门礼号手:为防冻往按键里灌酒精

在昨天的升旗仪式上,解放军军乐团的60名演奏员先后演奏了《国歌》和《歌唱祖国》,这是解放军军乐团第一次参加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仪式开始前,8名礼号手在天安门城楼上吹响《升旗号角》,这是首次在仪式中出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升旗号角》是如何创作的,演奏员们又克服了哪些困难呢?

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上,随着军乐团的8名礼号手吹响《升旗号角》,升旗仪式正式开始。解放军军乐团副团长兼乐队指挥张海峰告诉记者,《升旗号角》是此次升旗的一大亮点,也是他们领受任务后,专门设计的一个创新环节。

张海峰:这种形式的演奏最早是在2014年,国家欢迎外国元首的仪式上我们第一次演奏。第二次使用是九·三大阅兵,我们用了70支礼号。这次用的是8支,2018年元旦凌晨的时候吹响,而且站在城楼上演奏,昭示着我们新时代一种新的气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

这个环节提出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接下来,曲子怎么做,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团里面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青年作曲家郭思达,因为九·三阅兵的号角就是他创作的。

郭思达:3天之后就要开始录音。虽然它只有短短的20秒,但是你要把所有这些东西都装在20秒以内,是挺难的事,当时压力也很大。

3天的时间,千万次的灵感与思索,千百次的推翻与重来,《升旗号角》终于诞生。

郭思达说,他觉得自己赋予了这首曲子3个特点:

第一点就是我们现在处于新时代了,乐曲要体现出这个时代的符号。

第二点就是大国的风范,中国现在强大了,是面向世界的一个展示,一个新的形象。

第三点就是中国元素,毕竟我们要给国外甚至全世界展示极具我们中国特色的音乐语言。

最难的创新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训练,不停地训练。王瑞光是要站在天安门城楼演奏的8名礼号手之一,他说,站在高台上演奏,风大气温低,但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他们在城楼上一字排开后,两人距离最远近20米,他们要以单独演奏的方式达到集体演奏的效果。

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进行吗(第一次在天安门执行升旗)(12)

王瑞光:集体演奏大家要听到互相的声音才能够整齐划一,但是这个距离其实已经超出正常合作的范围了,声音是有延迟的。虽然是8个人在一起演奏,但是其实每个人演奏都是按照个体去训练,就是打着节拍,心里面练。

训练的时候正值北京最冷的季节,很多乐器在低气温下都很难使用。面对这样的难题,乐队里的小号首席侯冰说,他们积极思考对策,想了很多克服困难的办法。

侯冰:我们小号演奏的时候需要按活塞,因为我们吹得是热气、哈气,里面会有水分,特别冷的时候它就会冻住,想吹的音抬不起来按键了。这个我们有办法,就是往按键里面灌酒精,因为酒精不会冻上,按下去就会很灵敏。

训练虽然很辛苦,但是演奏员们深知,自己在执行的是历史性的任务,所以充满了干劲。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起乐器的时候,8只礼号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和太阳升起的角度相同。礼号手王瑞光说,他们给自己的演奏起了个代号:太阳升起的号角。

国旗是在第一缕阳光照射过来的时候升起,等于我们是迎接它的号角,我们自己起的名字叫“太阳升起的号角”。

编辑:柴 潇

编审:曲延涛

来源:“中国之声”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zgjw_81@126.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