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罗金保结局(说说小兵张嘎中罗金保的扮演者张莹先生在北大荒生活的岁月)

小兵张嘎罗金保结局(说说小兵张嘎中罗金保的扮演者张莹先生在北大荒生活的岁月)(1)

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张莹,原名张松岩,祖籍山东临沂,一九二四年出生辽宁开原。

一九四五年,张莹先生参加辽西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一九四七年,张莹先生任东北文工团演员兼分队长。

一九四九年,张莹先生调至长春电影制片厂,成为专职电影演员。

一九五二年,张莹先生在故事影片《董存瑞》中,成功地塑造了赵连长于这一人物形象而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

张莹先生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最突出的特点是表演得真实、质朴、自然,无做作痕迹,极具艺术魅力。

张莹先生在《光芒万丈》、《赵一曼》、《卫国保家》、《革命姻缘》、《白毛女》、《革命姻缘》、《六号门》、《沙家店粮站》、《平原游击队》等等等故事影片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也因此而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小兵张嘎罗金保结局(说说小兵张嘎中罗金保的扮演者张莹先生在北大荒生活的岁月)(2)

面对荣誉,面对成绩,张莹先生并不满足,而是不断地积极刻苦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天有不测风云啊 ……

一九五七年,张莹先生被错误划为右派,受到“开除党籍,送北大荒劳动改造”的处理。

一位善良,正直,质朴,阳光,充满正能量,积极忘我工作的人,被迫离开自己无限热爱,倾心追求的表演艺术,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感上的摧残,精神上的蹂躏啊!

一九五八年,张莹先生与吴祖光,丁玲等等一千多名右派,乘坐“右派专列”,来到了“北大荒”—— 黑龙江省密山县八五零农场。

张莹先生与沈默君、李景波、郭允泰等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右派”们,被分配到了八五零农场云山畜牧队参加劳动。

八五零农场云山畜牧队的右派们,伙食很差,每天的劳动强度却非常大。

张莹先生在北大荒的生产劳动中,任劳任怨,积极肯干,在春种、夏锄、秋收、冬打场等等农活中表现极为突出。

著名美术家杨角在回忆张莹先生劳动情景时,感慨万千地说:“看张莹先生劳动,那简直就是美的欣赏啊。”

张莹先生干农活,动作在优雅中透着娴熟,总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儿在其中,是大家公认的干农活的能手,伐木英雄。

在北大荒的艰难日子里,张莹先生身处逆境,蒙受不白之冤,但他从未因此而心灰意冷,他总是把自己打点得穿戴利利索索 :衣服破了,自己补;鞋子磨破了,自己补 ……

小兵张嘎罗金保结局(说说小兵张嘎中罗金保的扮演者张莹先生在北大荒生活的岁月)(3)

张莹先生还总是保持着军人的气质,军人的风度 :喜欢腰间扎一根皮带,走起路来腰板挺拔,步伐矫健,很有力度。

一九五九年腊月二十二前后,北风吹,雪花飘,“八五零农场”一带刮起了凶猛的大烟泡。

这样几米不见人的恶劣天气,上级却要求伐木队“放卫星”,在春节前超额完成木材生产任务,暴风雪天照样干 ……

为完成任务,伐木队的“右派”们每天两点钟就从火炕上爬起来,进入深山伐木 ……

那时,伙食差,又披星戴月去伐木,人人疲惫万分,很多人带着病艰难劳动,出现了很多很多很多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 ……

一九六零年六月,张莹先生被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结束了在北大荒“八五零农场”的“右派生活”,回到了北京。不久,张莹到辽宁省鞍山话剧团任导演、演员等。

一九六二年,张莹先生又被从辽宁省鞍山话剧团调回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

小兵张嘎罗金保结局(说说小兵张嘎中罗金保的扮演者张莹先生在北大荒生活的岁月)(4)

这一时期,张莹先生先后在故事影片《青年鲁班》、《红色邮路》、《红河激浪》、《小兵张嘎》等影片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深受亿万观众的喜爱。

一九六六年,“文革”爆发,张莹再次遭到摧残、迫害。

小兵张嘎罗金保结局(说说小兵张嘎中罗金保的扮演者张莹先生在北大荒生活的岁月)(5)

一九六九年六月三日,张莹先生逝世。英年早逝 —— 年仅四十五岁。

一九七九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为张莹先生平反昭雪,并补开了追悼大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