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眼中的东北话(东北人来来来补补你们的家乡话吧)

东北话是发音比较接近于普通话的一种方言,在接近普通话的同时还会让人感觉非常风趣幽默。这也许和东北人性格里的豪爽、乐观有直接的关系。现如今全国各地的观众也许都会把能说上几句东北话当作一种时尚,东北话好像也越来越成为了风趣、幽默的代名词,广受热捧。然而东北方言其实并不是一个整体,东北地区可以简单分为4部分 由黑,吉,辽以及一小部分内蒙古组成,各个地方的口音相差很大。赵本山说的是辽宁铁岭地方话,范伟在小品中说话的口音更接近胶东和辽西口音。许多人错把辽宁话当成了整个东北的说话方式,其实并不是这样

外地人眼中的东北话(东北人来来来补补你们的家乡话吧)(1)

在东北话当中,辽宁的地方口音最为浓重,吉林话大体等于略带地方口音的普通话,黑龙江是普通话的原型样本——有人认为知青时代的人口流动造成了整个黑龙江、吉林的语言复合性,也进一步增强了此地的语言有能力成为普通话原型的基础——综上所述,黑吉辽三省语言特点分明,就普通话发音讲黑龙江最好、吉林其次、辽宁最后。就差异化讲辽宁各城市区别最大,其次黑龙江,差别最小的是吉林

外地人眼中的东北话(东北人来来来补补你们的家乡话吧)(2)

东北方言是以四千多年来汉族土著的语言及汉字为基础的语言文化。沿着方言的来路去寻根,可以追溯到上古没有文字的时代。当时,在边远的穷乡僻壤,文字普及得较慢,只有语言交流,没有文字,所以民间有许多有音无字的语言。“这嘎达”就属于无确切文字的语言,还有如“鬼道”,表示聪明,有智慧;再如“你起(读且音)来”,意为让你离开;玩具“毽子”东北方言里读“欠儿”音;还有“嘎达”、“磕碜”,“犄角”、“旮旯”等都属于只可意会不可以文字言传之类。

下面,闲言少叙,就请您看一看编者为您选取的东北方言中的一部分标志性词汇,希望各位在娱乐的同时也能更多地了解一些东北文化——

有一种数量叫老鼻子,有一种运动叫滚犊子,

有一种创伤叫秃噜皮,有一种吃态叫可劲儿造,

有一种性别叫二椅子, 有一种顽皮叫欠儿登,

有一种能力叫吭哧瘪肚,有一种故意叫近引儿地,

有一种设施叫马路牙子,有一种工程叫半拉咔叽,

有一种频率叫做晃常儿,有一种失败叫突鲁反仗。

有一种骨头叫波了盖儿,有一种心态叫杨了二正,

有一种解决叫咋整 有一种浪费叫霍霍,

有一种重复叫磨叽,有一种状况叫毛楞,

有一种面貌叫磕碜,有一种讨厌叫咯应,

有一种观察叫啥漠,有一种掩护叫打狼,

有一种为人叫得瑟,有一种软弱叫尿迹,

有一种疑问叫噶哈,有一种习惯叫埋汰,

有一种聊天叫唠嗑,有一种速度叫麻溜,

有一种愤怒叫急眼,有一种喜欢叫稀罕,

有一种厉害叫尿性,有一种傻叫得儿呵!

1:乌肌留瘦:无所事事的意思

2:埋了咕汰:很脏

3:得得搜搜:爱表现,爱出风头

4:吭哧瘪肚:做事费劲

5:突鲁反仗:做事反反复复的

6:老天扒地:不意思,我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呢

7:皮儿片儿:乱七八糟

8:魂儿画儿:花花绿绿、很乱,如墙面~的,脸哭的~的

9:破马张飞:多形容骂街时无理的样子

10:武武玄玄:没听过

11:吊儿郎当:不修边幅

12:五迷三道:做事成瘾

13:毛楞征光:做事急燥

14:七吃喀嚓:很干脆、果断的意思

15:急了拐弯:弯弯曲曲

16:稀了马哈:马马虎虎的意思

17:犄角旮旯:偏僻的地方

18:费劲扒拉:做事的吃力的样子

19:鸡头掰脸:生气、发怒

20:甩裆尿裤:衣着不整

21:披哩扑咙:跌跌撞撞

22:虚头八脑:虚伪

23:提溜算褂:谁知道告诉我一下,我好更新

24:鼻涕拉瞎

25:舞舞喳喳

26:抠抠搜艘

27:磨磨叽叽

28:直吧愣蹬

29:往那一矗

30:油光崭亮

31:豁牙露齿

32:支愣八翘

33五马长枪

34扬了二正

35三吹四捎

36整个浪儿

37窝窝囊囊

38针扎火燎

40笔笔划划

41抹抹激激

42筋鼻瞪眼

43咕咕秋秋

44鼓鼓囊塞

45滴了当啷

46闹心吧啦

47埋了乎汰

48豁牙漏齿

49磕了吧嗔

50连跑带颠

51屁的流星

52唧唧歪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