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七绝诗名句(诗圣杜甫平时不发火)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虽是多年好友,但在很多人看来,两人的脾气却完全不一样。

从存世的诗作来看,诗仙应该是个脾气不小的人,被刺史李邕怠慢,他直接就是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你别瞧不起人。但杜甫不一样,其诗作沉郁,所以很多人便认为他的脾气应该是极好的,性格也是很稳重的。

杜甫的七绝诗名句(诗圣杜甫平时不发火)(1)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杜甫一生存诗1500余首,在这些诗中他发了两次火,写出了两首千古名作。一次是公元761年前后,看不惯大将花敬定赏乐时用天子的礼制,他写了首《赠花卿》。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讽刺人能到这个程度,让人以为是夸人,当真是高明!

另一次,则是本期要和大家说的这首《戏为六绝句.其二》。《全唐诗》一共四万多首,论怼人小美只服杜甫这首,让人见识什么是高级的发脾气。我们来读一读全诗:

《戏为六绝句.其二》

唐.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的七绝诗名句(诗圣杜甫平时不发火)(2)

为何只对这首诗服气呢?咱们来看看这首诗,全诗仅28个字,怼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怼人的同时,他还夸了4个人: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别看杜甫平日里不发火,但这一发火随手这么一写,就是两个千古名句,小美要给他送上大写的服。

当年初唐四杰为扭转文坛的绮丽之风,把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移到市井,把诗风从柔绮转变得更有气势,正是他们让后来的唐诗摆脱了齐梁之风,为唐诗走上诗歌巅峰铺好了方向。但当时却偏有一群守旧文人,他们认为四杰这些作品缺少美感,虽然四杰都已不在了,但他们却仍多有指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杜甫力排众议,写下了这首诗。

杜甫的七绝诗名句(诗圣杜甫平时不发火)(3)

诗的前两句,是第一个千古名句。“王杨卢骆当时体”指的是四杰的作品在当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了,哪怕以后会被超越,他们也是当时的牛人。大家别小看这句诗,因为这7个字,初唐四杰的排名基本就被定下了。四杰还在世时,就已经在排初唐四杰了,当时的排名有多种说法,据说杨炯还不愿意排在王勃之后。后世之所以都认可了“王杨卢骆”的说法,和杜甫在这首诗中的认定不无关系。

杜甫的七绝诗名句(诗圣杜甫平时不发火)(4)

诗的后两句,又是第二个千古名句,如今很多人文人还喜欢引用它来怼人。说实话,小美在古诗词中很少见到有文人这样怼人。一个“尔曹”,就已极尽鄙夷之气,就差指着别人鼻子说了。而后“身与名俱灭”更是解气:你们这些人,注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身不会在,名也留不下。最后,用万古流传的江河来赞美四杰,有高度也有想象力。

杜甫的七绝诗名句(诗圣杜甫平时不发火)(5)

咱们一般人发脾气,多半就是发发牢骚,常常是说不到点子上的。但杜甫这28个字,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高级的发脾气:既有理有据,又能说得深入人心。 伤心时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开心时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发脾气时就是一句“尔曹身与名俱灭”,这就是杜甫。有性格也有脾气,嬉笑怒骂,才是诗圣的真性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