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考试简单流程图(惠州文脉聚焦见证清代科举制度变迁)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林海生 钟雪平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海生

明清科举考试简单流程图(惠州文脉聚焦见证清代科举制度变迁)(1)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5月13日版面图

宾兴馆,坐落于惠州市惠城区金带南街,自清道光八年(1828年)建成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下诏停止科举,前后为科举服务了将近八十年。它不仅见证了清代科举制度的繁荣与衰败,还在资助学子应试、培养人才、振兴文教等方面贡献良多,对当今教育发展也有所启示。

2015年,宾兴馆古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省内发现并保存完好,且直接与古代科举制有关的规模最大的建筑。2019年,依托宾兴馆古建筑而开辟的惠州古代科举制度陈列馆免费对外开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乡土建筑专家陈志华曾实地考察,称其是我国乡土建筑中最能反映科举制度的实物之一,非常珍贵。

明清科举考试简单流程图(惠州文脉聚焦见证清代科举制度变迁)(2)

宾兴馆

自开馆以来,宾兴馆成为游客的新打卡地。进入五月,中考、高考即将到来,宾兴馆出现了一道新风景线,惠州学子前往打卡祈福,祈求取得好成绩。

以文教兴邦而建

一入宾兴馆,映入眼帘的就是大堂里官员与宾客相互作揖的塑像,这是清代官员为参加乡试的生员举行的送别典礼“宾兴礼”的其中一个步骤。宾兴礼分为送行、乡饮、礼仪和捐助,是当时宣扬科举制度崇高性的仪式,目的在于宣扬尊长尚贤的道德伦理观念,衬托出应试者的荣光与高贵,进而可扩大科举对荣耀乡里、光宗耀祖的影响。

明清科举考试简单流程图(惠州文脉聚焦见证清代科举制度变迁)(3)

大堂里官员与宾客相互作揖,作送别“宾兴”礼

这也是为何取名“宾兴馆”的原因之一,馆内的《宾兴馆条约》序言即说:“馆额宾兴,以饮宾兴之费而名,所以励士子而兴文教也。”旧时地方官仿古乡饮酒之礼,设宴招待应举之士,谓之宾兴。故名宾兴馆。

明清科举考试简单流程图(惠州文脉聚焦见证清代科举制度变迁)(4)

“宴席”上,士子们一起“大快朵颐”

“宾兴”一词,始见《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后世将支持应试、入学、登科的机构称作宾兴(李才栋《漫说“宾兴”》)。“宾兴”之意,诸多学者认为宾兴会是清代出现的一种民间助学、助考组织。《宾兴馆碑记》前言写道:“我归邑各乡绅士,议置宾兴馆租贷生息,为士子进身……文风振而士气伸,皆于是乎在矣。”由此可知,宾兴馆由归善各乡绅士集资,专门为资助县中士子参加科举考试,以文教兴邦而建。

宾兴馆始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作为接待本地生员参加乡试、会试的会馆,是当时惠州府唯一较具规模、管理最完善的服务于科举的场所,见证了清末惠州科举历史。

明清时期,惠州地区共考取进士105人、举人930人。在这其间,惠州涌现了叶梦熊、张萱、江逢辰等历史文化名人。修旧如旧后的宾兴馆,采用原有的三进两路的庭院式布局,错落有致,占地面积约1198平方米,左右两路各设有楼阁,局部两层,总建筑面积约2150平方米。

为增强观众的体验感,馆内布展方式上特设了诸多人物塑像,再现科举文化场景,陈设内容有宾兴馆与惠州科举、中国科举文化源流、惠州科举名人等5个展区,陈列着各类与科举有关的文物实物约50件,文物复制品约130件,复制石碑、牌匾约15块,共计展出各类实物约180件(套)。其中,还有明嘉靖十四年时叶梦熊的乡试书经考题、清同治二年宾兴馆碑记拓片等供游客观览。

“宾兴馆和清朝科举考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惠州学院历史学副教授包国滔认为,宾兴馆的建立为当时广东读书人住宿、备考、与家人饯别提供了场所,馆内文人氛围浓厚,也有助于增强地方文教氛围。

促惠州府人文蔚起

宾兴馆作为与古代科举制度配套的一种民间助学、助考组织,其实质和官学、官办书院施行的助学制度一样,目的都在于让士子安心读书,解除贫寒子弟的后顾之忧,为应试者提供便利和资助。

明清科举考试简单流程图(惠州文脉聚焦见证清代科举制度变迁)(5)

寒窗苦读

据有关学者测算,当时举子们赴京往返一次的费用每人约需120两白银,而朝廷给予的补助最多不超过30两,多数考生的应试经费仍需靠自己来解决。正如宾兴馆条例碑记第六条所言:“士子有志观光,每多阻于盘费。”

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光绪末年,四川合川(现为重庆)有个叫丁治棠的举人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他前往北京参加会试的全过程,往返一共用了八个月时间,期间经受了晕船、生病的折磨,除了科考费外,还要承担高昂的差旅、医药费。

古时考生赴考期间不仅收入全无,还要准备如车马费、旅店费、饮食、盘缠,再加上需准备购买一些考试用的脂烛水炭、衣席等,费用不小。一般人家,实难筹措有关费用供考生科举。明清两代,从南京沿运河到达京城需三个月,从南京至广州大约也是三个月。“因此,如果走运河路线,从惠州到广州再到京城,也要半年多时间,期间费用可想而知。”有学者研究认为,家庭条件一般的考生,除了自筹和官助费用,也依赖民间资助。

惠州宾兴馆的出现,无疑是一种最重要的助学、助考组织形式,它对科举资助进行相关规定,给应试者提供免费或者廉价食宿,尽可能地资助应试士子,给予一定的路费、奖赏等,帮助考生解决科考中的困难,实现士子们步入仕途、光宗耀祖的梦想。

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所长吴定球介绍:“每逢乡试,该馆便从租金中提出两百两白银均分给府、县两学参加乡试的生员以及参加会试的举人作为路费。”当时的生员大约人均可得10两路费,举人人均可得50两。

在宾兴馆建成之前的200年间,惠州地区才考取进士9人,举人145人;该馆建成后的将近八十年里,高中进士者达6人,举人78人。显然,宾兴馆对振兴地方文教、培育人才有积极贡献。

明清科举考试简单流程图(惠州文脉聚焦见证清代科举制度变迁)(6)

备战武科举,考生勤加苦练

有关专家评价,宾兴馆所折射出来的古代科举制度,是一份巨大而沉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科举时期的见证文物,它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极为重要,其建筑遗产保存了古代真实的环境特征,无论是建筑遗存、文字实物资料、科举习俗等,都具备较高规格的文物真实性与完整性,真实反映了古代科举制度情况,让广大市民能实地了解古代科举的那些人、那些事。作为科举文化遗产,科举制及其衍生的科举文化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应该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科举文化遗产。

修旧如旧,惠州古代科举制度陈列馆面世

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止后,各地的宾兴馆就慢慢废置、破败,惠州宾兴馆也不例外。

抗日战争时,日军入侵惠州,宾兴馆遭到日军飞机轰炸。1949年后,该馆收归国有,后被用作环卫所。惠州市博物馆相关人员调查显示,该馆交付环卫部门使用后,成为20多户环卫工人居住的大杂院,最多时容纳近80人。

据介绍,宾兴馆内硬山顶屋面颇为精致讲究,屋脊灰塑庄重古朴,正门驼墩和斗拱的雕刻十分精美。特别是正屋中座左侧的墙壁上镶的《宾兴馆碑记》[道光八年(1828年)]和《宾兴馆条约》[同治二年(1863年)]两方石碑,字迹清晰可辨,为后人解读宾兴馆的由来、用途及其管理制度、营运模式提供了难得、可靠的文字资料。

2005年,76岁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乡土建筑专家陈志华教授在惠考察宾兴馆,用手触摸到镶嵌在馆内墙壁上的碑记时,不禁感慨:“惠州宾兴馆、特别是馆内保存完好的石刻碑记,是目前中国乡土建筑中最能反映科举制度的实物之一,十分珍贵,要好好保护。”

2011年,惠州市启动宾兴馆修复整治工作,严格执行文物修缮原则,按当年宾兴馆旧制,恢复了室内院落曲径通幽、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在修缮过程中,馆内遗留的《宾兴馆碑记》《宾兴馆条约》和清宣统三年(1911年)五月碑记等四通石刻也得以妥善保存。

2015年,惠州宾兴馆被广东省政府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多方专家学者论证后,惠州市各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确定由政府出资约0.93亿元,全面加固和恢复宾兴馆,将其修旧如旧,并辟为古代科举制度陈列馆。

2019年1月30日,历经一年半时间修缮的惠州古代科举制度陈列馆(宾兴馆)正式开馆,它终于重获新生。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称,在惠州宾兴馆修复前,省内已有学宫、考棚等以科举为主题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保存较好、有一定档次的宾兴馆还没发现。惠州宾兴馆作为现存清代的民办助学机构,填补了省内空白。

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惠州民俗学者林慧文认为,惠州宾兴馆是“全国稀有、广东仅有的科举相关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其开放包容、变革尚新、开拓进取、崇文厚德等独特的地方精神内涵,对于新时代惠州的发展仍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串联学宫建筑,打造科举综合展示地

宾兴馆位于惠州西湖边,众多游客们在饱览西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后,就会走进这座历史建筑内,或和秀才、举人塑像一起向知府作揖,或坐上“宴席”和雕像一起“大快朵颐”。

在馆内师生参拜展厅中,师者雕塑前摆放了铜盆,盆内装有几束芹菜,据馆内人员介绍,“芹”通“勤”,这是希望学生勤奋读书的寓意。

在惠州,学子到宾兴馆祈福似乎成为潮流,每年中考、高考前最盛。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小孩来此,通过历史故事教导孩子们要刻苦学习。

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家的小孩即将踏入小学校门,这时候他对很多东西都充满兴趣,希望通过惠州历代科举名人的故事,感受惠州的文教历史,提前感知学习的氛围。”

事实上,惠州有不少与科举制度相关的元素,如高榜山、挂榜阁、文笔塔等。在每年惠州市两会上,惠州市人大代表均针对活化惠州市内科举元素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惠州市人大代表秘海英建议,通过设计优化街区环境,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文景观,建设文化、商业、旅游三位一体的示范性街区,将宾兴馆周边的西湖商业步行街、祝屋巷、水东街整合串联,连接泗洲塔、文笔塔、宾兴馆等科举建筑,将其打造成惠州靓丽的城市商业名片。“同时,希望政府能整合多方资源,打造更多属于惠州本地的节庆消费品牌,让惠州节庆经济节节攀升。”

“老实说,若能恢复宾兴馆、文笔塔片区一带的学宫建筑,将其与宾兴馆串联起来,打造科举文化名片,则更能体现其活化利用的价值。”林慧文称,“宾兴馆、文笔塔的活化利用需要同该地的历史文物资源结合起来,要有一个大规划,形成一个大气魄的整体。”

林慧文介绍,目前文笔塔附近的惠州府学宫仍保留了一些有价值的历史文物,还有万石坊、四牌楼等与惠州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历史印记:“如果能恢复学宫建筑,重振青云路,适度开放文笔塔,打造惠州科举文化展示区,便能让游客感知此片区的历史温度,展现出活化保护的价值。”

包国滔认为,宾兴馆最好与附近的文化遗址联合起来,形成带状游玩区,实现集聚效应;文笔塔、宾兴馆均靠近步行街,可以根据其特色制作纪念票、卡通片、人偶等文创产品。他还表示,惠州尤其应该抓住文笔塔、宾兴馆的文化底蕴做文章,举办相关祭孔仪式,以供考生祈福:“和高榜山的‘山景’相对应,再做一个祈福的江景!相信有望成为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打卡地。”

【文脉一周】

5月12日为第111个国际护士节。近日,惠州对2022年度表现突出的优秀护理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50个护理单元(组)被授予“惠州市优秀护理集体”,164位护理人员获“惠州市优秀护士”光荣称号。

日前,第二届“天润杯”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绘画大赛落下帷幕。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本次大赛不举办颁奖典礼,电话通知获奖作者,并将获奖和入选作者所获得的荣誉证书及画册通过邮寄方式“无接触”送达。

近日,2022年惠州市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之著作权现场登记咨询活动在惠州慈云图书馆举行。惠州市将深入企业加大版权宣传并促进版权登记,筹备成立惠州市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等。

在经历100多天的停摆后,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复演。现有4部6场演出开票,最低票价低至80元,市民可关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购票。(林海生)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