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过家家(营口春秋民间游戏)

来源:营口春秋

各族群众在长期的生活中,为了培养儿童,缓解劳动疲乏,从中获得乐趣,逐渐创造了各种游戏活动。从营口地区现存的各类游戏玩具材料中分析,许多游戏产生在山区,如打弹、打排(音拍)、卡羊角、打嘎儿等,一部分游戏也与满族习俗有关。除上述四种外,主要还有抽冰猴儿、下五福、走五道、卡大将、割高粱、老太太搬家、走小井、跑马城、滚铁环、捉迷藏、跳房子(跳格)、跳绳、踢毽子、弹溜蛋儿、丢手绢、跳皮筋儿、打哧溜滑、溜冰车、翻绳、弹玻璃牛(贝类)、抓子儿等。

打嘎儿

民间游戏过家家(营口春秋民间游戏)(1)

青少年男孩的游戏。嘎儿分平、尖两种:平嘎儿用长15厘米左右、中指粗的硬木棍做成,其嘎儿杈(打嘎儿的工具)总长40厘米左右,两杈长不超过10厘米、粗细不超过嘎儿。嘎儿杈的尖部要用刀削成扁平,便于挑嘎儿;尖嘎儿亦叫尜尜、尜儿,也写作嘎嘎儿,是用长15厘米左右、大拇指粗的小木棒做成,两头尖,中间粗。打尜儿的用具是长40厘米、大拇指粗的木棍,俗称尜棒。

方法及规则

首先选块平坦的场地,一端画一条线,曰“发嘎儿线”,后边划个大小随意的方形家。先讲好打嘎儿的规则,约定必须人人遵守,否则将被惩罚。一般的规则有:一是一场打多少丈,一般都打百丈左右,假如议定打一百丈,谁先积满一百丈便是赢家。二是一步顶多少(即算几尺),一般一步为一尺,不计算步的大小。三是打“净”还是打“混”,指打平嘎儿而言。如果打“净”,打嘎儿人必须用嘎儿杈将嘎儿滚动一周后再挑起来打;如果打“混”,只要把嘎儿从地上挑起打出去即可。四是带不带“摆死”的,打嘎儿人将嘎儿打出后,通过自己目测(不准实测)报出丈数,如果大家没有意见算通过;假如有不同意见,不同意的人要实际用步测量,测量时一般都把步摆起来,俗名叫“摆步”。“摆步”结果不够打嘎儿人报的数(叫“摆死”),那么打嘎儿人不仅没有成绩,而且连打嘎儿的权利也被“摆步”人取代。五是带不带抓嘎儿的,如果带,抓一次算多少丈,事先要讲好。抓嘎儿易伤眼、脸和头,一般家长都禁止孩子们玩抓嘎儿。这一切都讲好后,打嘎儿人站在发嘎儿线上开始发嘎儿。发嘎儿的方法是一只手挥动嘎儿杈(棒),一只手将嘎儿向上前方抛,瞬间将嘎儿击出,以嘎儿落地的距离决定打嘎儿的顺序。最远的为第一打嘎儿人,打嘎儿者必须站在“发嘎儿线”上发嘎儿,嘎儿发出去后,如果是打平嘎儿按规则把嘎儿滚动后挑起击打,一回可打三次。第一次称一老克,第二次称二老克,以此类推。如有违规,不管打出多远,都要取回重打,但少了一次击打的机会。如果是打尖嘎儿,只须用棒敲打尖处,待离开地面后将其击出,也可连续击打三回。三次打完后,经过目测报自己的成绩。如果大家没有疑义就算过关。尖平两种嘎儿击打三次后,再回到发嘎儿线重新发嘎儿,连续打下去。打一场嘎儿,每人都有丢嘎儿的可能,又都有取代别人的机会,直到有人率先打到约定的丈数,这场嘎儿就算结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