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1)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2)

是的,我们这次不过只想问问周边小伙伴看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心得,却不小心“用力过猛”,做成了“大华语圈各种《林恩》版本观赏指南”

那不如干脆就做回大的!

于是,这篇里不仅有北京、上海、台北三个《林恩》120帧/4K/3D放映厅的详细观感,还有其它三种版本的观影体验,更涵盖大华语区从超一线到三四线城市的影院观感

加入我们的朋友,既有连看三遍或散场都还在流泪的迷妹忠粉,也有多年研究李安和李安电影的业内专家,当然,也有看了觉得不爽而吐槽的,我们照单全收

给还没看,或者想二三刷的小伙伴提个醒,就算你是看最普通的24帧/2K/3D版本,也一定要找一家亮度高的影院,祝好运咯!

视听感受:阴错阳差,我是从低帧数往高帧数看的,第一遍看完剧情,第二遍被运镜方式吸引,第三遍打开五感,看林恩的脸和其他感兴趣的细节。都看完后,觉得这个顺序是最好的。

我没有宗教信仰,也不太关心政治,对于个体心理体验比较感兴趣。这部电影于我而言,讲的是林恩因为替姐姐报仇闯了祸,无奈到伊拉克当兵,经历手刃圣战 徒,战友死亡等一系列生命体验,回到美国,一边被不靠谱的家人、大胸拉拉队员和美国人民误读,一边被鲁莽的战友激发认同感和责任感,最后在姐姐的肯定下,完成了对军人身份的自我认同。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3)

这个过程中,技术带来了一个显著的变化。60帧的时候,林恩脸上隐藏的很多情绪还是传递不出来,所以会觉得他回到战场的理由,是单纯认清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天生的杀手,也是一个天生的领袖,与不靠谱的身边人没太大关系——当然对这些人的讽刺也是存在的。包括他的队友们,不是勒住嘴贱的人脖子给他教训的《野蛮人柯南》崇拜者,就是不打仗只能去汉堡王打工的墨西哥裔,也是这个意思——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只要你知道自己穿多大裤衩,别人知不知道,不重要。这是符合我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的。

但看完120帧,才体会到帧数够高、亮度足够的3D,信息量有多足,调动五感都很难接收完全,但其实镜头已经简化了很多,基本上除了主观、特写就是过肩而已。这一次,林恩和每个人互动时,脸上微妙的变化,都可以尽收眼底。所以,当班长对林恩说,“帮我个忙,我需要你帮我保住这帮傻蛋的命”,当姐姐对林恩说,“我一直为你感到骄傲”,我才明白,他的满足感在于自我认同和外界认同达成了完美的一致。这一刻是超出我生命体验的,但我很羡慕,因为林恩哭着说“我爱你”的样子,让我相信这一定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

整体评价:个人体验来讲并不相信现实中会有这样的外界认同和自我认同完美配对,也从未打开过这个世界的入口,但在电影里看到这一刻时,我是信了的。

黄豆豆,电影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映画台湾》创立人

打分:8.5分

影院:北京博纳优唐国际影城

模式:120帧/4k/3D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4)

视听感受:清晰度高、亮度够,立体感、景深以及画面纵深感都很强,是一次非常难忘的新奇视觉体验;但可能是之前对120帧期待过高,以致于看完并未觉得有特别不一样的视听震撼;另外,因为故事是剧情片,因此也并未觉得这次视听的突破有那么大的必要性,所以觉得即便没有看到120帧,也是OK的。

整体评价:作品深沉隽永,主题思考深刻,令人长久的感动。电影的最后林恩和战友重返战场,相较于美国社会,他更愿意回到战场,只因在这个集体中他才更有尊严和安全感。体育场是美国主流社会的缩影,它比战场还令林恩们觉得恐怖和恶心,可见李安把尖锐的批评指向了美国消费文化和主流社会。

Rssa,电影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秘书长

打分:8.9分

影院:北京博纳优唐国际影城

模式:120帧/4k/3D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5)

视听感受:有幸能够见证世界电影的又一次历史性时刻,确实非常幸运,最直观的视听感受就是,景深镜头内容丰富、运动镜头尤其是摇镜头,画面信息量极大,也因此比较挑战传统视觉经验,另外,画面质感清晰、色彩饱和度极高,确实会有些电影感弱的失落!

然而,15分钟左右,进入剧情后,这些视觉冲击性与不适感就会逐渐消弭!电影本身超出预期的精彩,安叔那些对流行文化的厌弃、对人性黑暗的鄙夷、对宗教救赎力量的阐释,还是那么震撼人心,而对何谓正义战争的暧昧态度,简直就是对美国白左、黑右的啪啪打脸,北美口碑扑街也是在情理之中,不过这也正是安叔的态度吧,非常值得敬畏!

整体评价:没有政治正确,只有人性真相!

琪迹,艺术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文化研究硕士生导师

打分:8.1分

影院:北京世茂国际影城

模式:24帧/2K/3D

观影感受:没能买到120帧的票,就索性选了离家最近的影院。也许技术的折扣会影响艺术的感受,所以我的观影经验称不上惊喜,但是却仍然喜欢安叔非常健全的个人主义立场上的叙事。总地来说,李安这回是以装得特别主旋律的姿态讲了一个很不主旋律的故事,高级黑到令人叹为观止。

我想说,我甚至不敢把它称为一部反战电影。因为反战电影大致的套路往往在于揭露战争对人肉体的毁灭和精神的戕害,但这却不是李安要说的。李安这回说的,是你的国家和民族,只不过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敌人给我的尊重都比你们多。” 所以与其跟这帮烂人在日常的污泥里打滚,倒不如回到战场,还更有可能找到“比自己更宏大的东西”。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6)

上海

张斌,电影学博士,上海大学教师

打分:8分

影院:上海SFC上海影城东方巨幕厅

模式:120帧/4k/3D/巨幕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7)

视听感受: 看120帧完全没有不适感,4K感觉太清晰了,真是纤毫毕现。频频出现直面镜头的面孔特写形成的情感-影像冲击力很强,有些地方颇能触动人心,不过总体上李安的表达还是比较克制内敛,这当然是他的风格。

整体评价:电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恐怕不会更受中国观众喜欢吧,估计美国观众可能会更不喜欢。毕竟,李安将一个东方人的理解放到美国精神的内核里,不小心还揭破了美国人对待自己英雄的小九九。诺曼、经纪人、球员、观众、工作人员、乃至菲珊,都在消费、嘲讽、不屑、不解这些美利坚英雄,他们要一个在中场表演的好莱坞电影桥段,我要一个战士,于是电视中的授勋英雄林恩就出现了,一动不动。战争对美国、美国人、伊拉克人、美国大兵、大兵家人、娱乐工业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含义。没人也无法理解真正的战争,诺曼没有,菲珊也没有,凯瑟林有吗?身体的残缺与精神的疯癫倒有相通之处。这是一场无由之战的困惑,英雄也就成了众说纷纭的说辞。

健一,上海国际电影节市民手册撰稿人,影视公众号【哈WU稿】创立人

打分:9分

影院:上海SFC上海影城东方巨幕厅

模式:120帧/4k/3D/巨幕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8)

视听感受:4K、120帧、3D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诚意推荐!如果你在上海请去影城一厅!只是希望影城别太早亮灯了,都不给时间让老爷们儿擦干眼泪。

整体评价:这部在台湾被称之为未来3D的电影真的来自未来!为之前断定李安用如此技术拍摄艺术片就是浪费的观点而感到羞愧。影片在视听语言上并无突破但技术的形式成为叙事的手法,突破经验的观影体验给观众的不适、新奇、不安也正是影片中比利这一天里所感受到的。

刘帆,电影学博士,西南大学文学院教师

打分:7分

影院:上海SFC上海影城东方巨幕厅

模式:120帧/4k/3D/巨幕

视听感受:奔着120帧去的,就想知道李安给我们呈现一个怎样的电影新世界,但因为期(piao)待(jia)过高,观后有一定失落。直观而言,纤细,毫发毕现,但几乎全是高亮大平光,大景深,部分镜头中人物与背景脱裂,有“飘浮”感,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传统电影观赏中在影调和色彩上的“电影感”与“韵味”,有比较强烈的看高清电视的直视感。

整体评价:撇去影像期待回归电影本身,反战和反思战争的主题巧妙的融入了林恩的三条时空线,B班的这帮美国英雄走下战场后的际遇,是对近年来《拆弹部队》、《美国狙击手》为代表的好莱坞保守主义观念的一击。林恩从九死一生的战场上下来,却又最终选择回归战场,反讽意味浓厚。林恩与范迪塞尔在沙漠中的那颗大树下的谈心,画面和台词的禅意十足。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9)

台北

无影脚,台湾电影圈走踏

打分:7.8

影院:台北京站威秀影城;信义威秀影城。

格式:120帧/4K/3D;24帧/4k/3D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10)

视听感受:与李安前一部《少年pi》相比,故事层次与叙事深度上远有不及,省略原著中突显反战意念的若干枝节,从主角视野来旁观一切,讲主角的心境历程,得以理解导演为何坚持120幅拍摄,清晰真实得仿佛身临其境,刚开始需要花点时间适应观影感受,当视角能接近等同如主角后,观影至后段绝对热泪动容。

整体评价:李安给自己的严峻期中考、给剧组的随堂抽考、给观众的模拟考,单凭这勇气已值8分,可惜年轻演员在表演被放大检视下的及格分表现,倒扣0.2分。

重庆

蔻蔻42,前时光网编辑,现高校青椒

打分:9分

影院:重庆南坪万达国际影院

模式:120帧/2k/ 3d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11)

视听感受:重庆的是120帧/3d/2k版,顶配是4k。说实话,不要指望视觉有多么震撼,李安的重点不在于此。但是这个技术,解决了3D运动场面眩晕和不清晰的问题,这部电影故事一大半时间都在运动场发生,观赏效果非常好

整体评价:全程哽咽流泪,真是死忠迷妹,全片结束摘下眼镜,一起的王影评人看了我一眼说,你恁个投入啊[(重庆话,你也太投入了吧)

斯的文徐,电影学博士,西南大学教师

得分:8.5分

影院:重庆南坪万达国际影院

模式:120帧/2K/ 3D

视听感受:120帧重新定义了亮度、清晰度、景深等视觉体验,“电影感”在开场持续十来分钟的时间里确实流失了,不过之后仍然随着剧情的深入被拉回来,因此这仍然是一部突出故事的电影,技术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叙事。影片不停在揉搓撕扯美国的国民性,还非常克制地在宗教上蜻蜓点水,知天命的李安的深重哲思在《少年派》之后延续着。

在讲故事上,还是有着李安的标签,中正平和不蔓不枝,有所暴露有所遮蔽,虽不及以往伶俐,但别有一种沉静,含蓄内敛却不寡淡造作。

另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电影讲这么正直深情有侠义味的兄弟情谊了,在暗藏杀机的商业社会里,大兵们并肩作战仿佛行走江湖一般,四海为家才是自由与安全,而故乡,就是永远也回不去的地方。

整体评价:李安,一位不走寻常路的探险家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12)

南京

淘金汉 影评人,媒体人,电影公众号【幕威歪博】创立人

打分:6分

影院:南京达美影城太阳宫剧场店

模式:24帧/2K /3D

试听感受:因为赶时间,就没去比较远的60帧甚至120帧影院。这家影院的放映画面黯淡,人物像切片,立体感差,运动镜头极为晃眼(而120帧的初衷就是完全改善晃眼效果),造成眩晕感,只得闭眼,而且音响效果一般——这简直就是传说的120帧的反面啊。所以之后还得找个亮度高的,至少是60帧的影院看看。

整体评价:故事寡淡,台词设计与角色身份有割裂感,有佳句无佳章,整体上无亮点。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13)

贾想 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

打分:8分

影院:南京中影UL城市影院

模式:24帧/2K /3D

视听体验:这部电影最大的创新是4K、120祯、3D的拍摄技术,可惜因条件所限未能亲身体验。实际上,当电影的技术媒介发生变化,必然会带来从观众的观影体验到艺术家的美学表达等一系列的改变。

可以想见,这部电影必将引发新一轮关于“电影是什么”的讨论。没看电影之前,还担心整部影片沦为技术奇观的秀场,看完后感觉技术与美学浑然一体,李安充分地发掘了电影技术的美学潜能。

影片的景深效果非常突出,蒙太奇的运用十分震撼,整个故事也十分感人。我们不知道李安的政治倾向,但从影片来看,在意识形态上这部影片是偏保守的。影片所传达的战争就是军人的宿命的意识形态恐怕让之前对战争创伤的关注,对爱国主义假面的揭露变得有点暧昧。

整体评价:技术和美学得融合在一起,意识形态上比较保守。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14)

杭州

道哥 独立影评人,媒体记者,《非常道电影》主编

评分:8分

影院:杭州光影影城

模式:24帧/2K /3D

视听感受:没在帝都和魔都,所以没有看120帧的命。毕竟全中国能放120帧/4K的只有两家。在天堂杭州只能看看普通的2K版本,觉得3D也没啥必要,剧情片最重要的还是故事。

整体评价:安叔无论拍啥,都是浓浓的东方哲学中蕴含的中式家庭温情。比利姐弟之情、父子之情、战友之情都是中式的,只是演员换成了欧美面孔。就像另类武侠《卧虎藏龙》一样;《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必将成为另类战争题材的经典。只有安叔把电影奉为他的信仰!安叔儿子演的小兵不赖!火箭弹发射的真棒!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15)

黄宝臣 迷影,科技哲学硕士

打分:7.5分

影院:杭州万达影城(水晶城店)

模式:60帧/2k/3D

整体评价:这个分数打给李安的勇气……总的说来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首先,李安混淆了对真实的某种理解,这也是现在鼓吹VR真实感的人的某种混淆。真实可能来自于素材的真实感和置入的真实感。李安想同时用一个技术实现两种真实感是某种错误。最后,最真实的一段反倒是舞台上编造的某种真实。

其次,这告诉我们,传统的摄像机运动在高帧率下变成了某种机械的存在。无时无刻可感到摄像机的存在。一切主观镜头(置入感的真实)显得不在可靠。

传统的构图、走位、剧情编排在高帧率下彻底幻化成某种舞台剧,特别是在林恩和伊拉克暴徒家中的那两场戏,室内的三面墙在电影院中彻底退化成某种爱迪生时代才有的上古电影审美--即用电影重新展现某个舞台。

这些可能得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高帧率不适合做任何戏剧式地限制和减法(比如剪辑、浅焦、对焦、镜头移动),这些正是创造电影叙事的关键。而高帧率也许更适合的是某种彻底地现实主义,一种去戏剧化、背景嘈杂、无人设景设的灵感式表演。因此,获取侯孝贤这种去戏剧化和过分人设、追求演员的临时反应的导演更适合驾驭这门技术。

向宇,电影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教师,著有《跨界的艺术:论李安电影》一书

打分:8.5

影院:杭州下沙龙湖天街上影影城

模式:60帧/4K/3D

视听感受:这部影片再次证明了“变色龙”李安出色的适应性、驾驭力,还有与其温文尔雅的外表极不相称的冒险精神。同样,这部影片也再次体现了李安和美国主流文化、好莱坞主流叙事的疏离。如果你期待比利·林恩和啦啦队美女发展出一段浪漫的爱情、期待范·迪塞尔精彩的个人英雄主义表演,这部影片一定让人失望透顶。

影片饱受诟病的叙事方式正是它的成功之处,虚华浮夸的国家仪式、无孔不入的商业逻辑以及随处可见的冷漠乃至嘲讽和真实的战场经验的对照解构了战争与死亡的神圣性。

影片最让人动容的是,尽管战争残酷、荒谬,但比利·林恩却只能属于战场。这种对生存、命运的存在主义思考很大程度上,补偿了新技术的运用,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不适感。

整体评价:大片的外表,文艺的心脏;有待完善的技术,无懈可击的叙事。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16)

金华

庞盛骁 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打分:8.1分

影院:金华光影激光MAX巨幕影城

模式: 60帧/2K/3D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17)

视听感受:果然和预期一样,清晰度很高。但战争场面不是很多,调度也较简单,没有过多的视听奇观,因此技术的进步貌似没有用在刀刃上。相反,我们凭借技术做到的是洞悉主人公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包括比利·林恩的数次泪目、敌人被杀死的过程中眼睛的变化等。这是人性的洞察与深刻的共情,是一种极具浸入感的现实主义。

根据主人公思绪变化来精心完成的剪辑也体现出了这一点,比利·林恩流着泪向国旗敬礼时脑中闪现的竟然是做爱的幻想,可见人的情感是多么复杂而神圣。技术进步了,而电影回归到了“人”,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视听体验。

整体评价:在商业片中带着李安式的人性思考与挖掘,整体的情绪把握细腻隽永、令人动容,心灵的冲击大于技术的震撼。

德阳

落山风 影评人,自媒体人,【映画台湾】创立人

打分:7.5分

影院:德阳万达广场万达影城

模式:60帧/2K/3D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18)

视听感受:因为画面过于清晰,以至于能看到非常远镜头中,橄榄球运动员的右胸口,那个米国运动品牌的LOGO晃来晃去(太扎眼)。双十一当天凌晨慢了一分钟,就没抢到这个牌子的打折爆款。《比利林恩》可以和剁手节扯上关系,也是没sei了。但又为何不可?连斯嘉丽约翰逊都为马云爸爸的晚会站台,B班当个宇宙天后碧昂斯的人肉布景,也就用不着那么苦大仇深嘛(远方传来几个字:你一定不懂李安!)

三星影业的飞马厂牌一出来,就有点泪目(和最近手机老爆炸的那个韩国品牌无关),念了这么多年SONY的电影部门叫“哥伦比亚三星”,看了这么多年哥伦比亚的女神厂牌,今年竟然第二次见到三星厂牌亮相(前一部是《云中行走》),也算“有生之年”呐。多年来,无论是索尼经典还是环球焦点或福克斯探照灯,安叔长年坚持和大公司旗下的独立电影公司合作,用的却都是顶级明星配置,“身在圈中,俨然世外”,是他的风格。正是这样,他才没有过度被好莱坞大厂牌束缚,只拍自己喜欢的电影,并且不断创新。

《比利林恩》的大华语推广也值得关注与探讨,比如两岸统一的中文片名、上映日期、海报、预告片等物料,统一的三地宣传行程,等等,虽并非海外电影第一次,但协调度却是迄今最好的,值得偷师——其实也是中国资本在背后助力啊,电影里也说了嘛,拍电影可以找中国企业投资(为什么总觉得怪怪的?)

整体评价:打上了深深李安痕迹的电影,就连配乐,就恍惚在看《断背山》。大陆版字幕做得略烂,必须差评。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19)

比利林恩讲述什么(我们请电影专业人士给比利林恩打分)(20)

(END)

本期编辑:落山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