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

时间拨回5年前,2016年的手机市场仍然是百花齐放,苹果发布了iPhone 7/7plus,并初次在苹果手机iPhone 7plus上应用了标准 长焦两个摄像头,引领了背景虚化这一拍照风潮;谷歌抛弃了已经发布数代的nexus系列,重新发布了pixel系列手机,正式进入手机硬件这一战场;三星发布了里程碑式的S7和note 7系列,进一步推进曲面屏应用的同时,也因为note 7的爆炸事件,自此开始逐渐从国内占比前几名沦为others,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在电池和快充策略上非常保守;华为在mate 7&8的成功之后,继续推出了mate 9,站稳高端;联想在收购摩托罗拉之后,发布了moto z系列模块手机,投影仪、相机、电池等模块可玩性十足;除此之外,锤子手机抛弃严谨的工业设计,发布了M系列,虽然最终也难逃卖身命运;魅族终于停止打磨联发科,发布了三星旗舰U Exynos 8890;索尼和LG依然在市场占据一定份额,HTC却已即将步入终点。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1)

很多现在手机上常规的功能,在当时都是市场在探索的方向,屏下指纹还有两年才会由vivo率先发布,face id也还要再等一年才由苹果提出,屏下摄像头更是还未进入设想阶段。数码产品的更新迭代极快,尤其是智能机,当年的种种设想和探索,如今都已基本落地在最新款的旗舰上,对比现在市面上的手机,2016年的手机充满了复古感,即使是奉为设计巅峰的iPhone系列,在如今看来也已落后于时代,可仍然有这么一款手机,即使放在今天,在颜值上也吊打所有,一览众山小。也许你已经猜到了,就是横空出世的第一代小米mix,将18*9分辨率和全面屏这一概念首次带给我们,指明了未来手机的设计方向,并被数个博物馆收藏。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2)

2016年10月25日,小米按照惯例发布了note 2之后,出乎意料地发布了一款没有任何人想到的全面屏概念手机——小米mix。这款手机邀请了知名设计师飞利浦斯塔克操刀,别出心裁地把摄像头放在右下方,整个手机的上半部分宛如一块真正的玻璃,颜值逆天。虽然为此牺牲了很多,例如较小的后摄以及素质不太好的前摄,宛如免提一般的屏幕发声技术等等,但所有这些都无法抹灭小米mix第一代带给我们的震撼。mix 1真正变成了米粉心中最酷的手机,以致于当宣布售价的时候,所有人都感叹实在卖得太便宜了,起码售价应该翻倍,包括我自己也这样觉得。可惜mix 1实在太难抢到,以致于我一直没有机会实际上手体验这款手机,而这也成为了一个小小的遗憾。2017年9月11日,小米mix 2发布,边框变大,屏幕变小,屏占比下降,开始妥协。2018年3月27日,小米mix2s发布,摄像头移到左上角,至此,菲利普斯塔克的设计理念被抛弃。2018年10月25日,小米mix3在北京故宫发布,滑盖设计撞脸荣耀magic 2,得不到市场认可,作为小米最高端系列的mix系列从巅峰一路向下,似乎奔向了万丈深渊。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3)

沉寂一年之后,2019年9月24日,没等来小米mix4,却等来了新一款小米概念机小米mix alpha,虽然惊艳,可惜未曾量产,除了国外有个别测评机构拿到机器测评之外,再无声息,我也只能在深圳万象天地附近的小米之家,隔着透明的玻璃箱子,观摩许久。如今两年过去,时间也已经证明了小米mix alpha不是一款成功的产品,其中运用的一些试验性的新技术,也似乎并未应用于小米的其他产品中,可以说mix alpha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此后,经过了一年半的等待,2021年3月30日,小米mix fold发布。我不愿称之为mix系列,无论是满手的塑料感,跑马边框还是做工,它都不应该被作为旗舰系列,而应该是折叠屏中的低端产品,虽然价格比mate x2便宜很多,但愿意付钱买折叠屏的,相信更想要的是一台足够优秀的折叠屏,而不是尽显低端的mix fold。终于,2021.8.10,小米mix4发布,而我经过几年的等待,终于入手了自己的第一台mix。因为个人原因,发布会当天没能看到直播及预约,导致8.16没法买到,直到第二批抢购才终于在京东抢到,目前已经使用一周了,接下来谈谈一个普通消费者,我对这款mix 4的体验和看法。包装相信大家从网上都看到了,一个稍扁的一个方盒子,比正代系列都大,废话不说,看下图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4)

开箱之后有一张卡片:“世界上没有完美,但总有人在追求完美”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5)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6)

装箱没有什么不同,该有的都有,没有的都没有,包括手机,数据线,type C转3.5mm转接线,120W充电器,以及一个透明硅胶壳,数据线内部有代表小米的黄色标识。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7)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8)

开箱后觉得这个120W充电器很是压手,而且体型巨大,手感甚至比手机还重,刚好家里又有一个小称,于是顺手称了一下手机和充电器的重量,顺便把家里的其他充电器做个对比,从小到大分别是5W,18W,27W和120W。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9)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10)

裸机:228克戴上透明硅胶壳:248克(真半斤机)充电器:183克充电器还是要稍微轻一点儿(我可能是第一个给这个充电器称重的人?)作为对比,在我看来已经十分笨重的k20 pro只有195克,还算的上十分轻巧了。拿到手里我就迫不及待的使用小米换机了,界面简单直观,绝大部分数据都直接转换过去了,不过交通卡需要重新开通,不支持转移,门禁卡也需要重新绑定,手机里的网银都需要重新登陆。好的是微信数据全都传输过去了,不需要另外单独传数据。而且神奇的是我的微信甚至不需要重新登陆,就已经默认登陆了。受限于素质堪忧的前置相机,我的网银人脸识别做了5-6次才成功验证,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槽点。外观背面左上角一个大方块,没有Xiaomi 11 ultra那么凸起,不过凸起幅度也不小,占据了手机宽度的一半,影青灰配色说实话不太好看,有点像水泥,不过不太沾指纹;在小米之家上手过黑色款,一体感很强,不过背板就是指纹收集器;没有摸到白色真机,倒是不知道白色款会不会粘指纹,图片是我用K20pro拍的,稍微有点偏色,实际要更像水泥一些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11)

开机后正面出现小米的新logo,不像我的k20pro,弹出的是Redmi,也许是大师设计光环加持,看起来似乎更好看一些。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12)

正面完整无缺陷,R角相比小米11更小,更舒适。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13)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14)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用了不少手机,除了第一款华为的D1(U9500)已经彻底坏掉被我扔掉之外,其他的都保存下来了,无论是WP的诺基亚,IOS的苹果,以及数款不同的安卓机我都尝试和对比了一下,背面颜值最高的当属Lumia 920,正面颜值最高的必须是mix 4,手感来说iPhone 6最好,其次三星的S8,屏幕素质的话,感觉S8即使和今天的旗舰机相比仍然不输。对比图如下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15)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16)

每一款机器都有它自己的优点,没有完美无缺的产品。因为要实现某些功能则必须牺牲另一方面的体验,比如屏下相机要牺牲屏幕素质,比如好的后置要牺牲机身厚度,再比如陶瓷一体的温润手感,要牺牲重量等。在我看来,机器的好坏,最终还是取决于它是否能满足你对它的期待,如果你追求轻薄,可能小米12青春版对你来说是一款比mix4更好的手机。而在这里,我就用自己最近的一款手机k20 pro来和mix4进行一下对比,并分享一下我自己对于mix 4的体验。优点1. 质感Mix 4的做工明显比K20 pro强很多,裸机的握持感很紧实,有质感,机身上半部分稍微重一点,不过不太明显,如果手小的女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吃力。2. CPU骁龙888 ,对比K20pro的骁龙855,无论是响应速度还是加载速度都飞速提升,画面也非常流畅,极少出现卡顿,可能因为电池电量更大的原因,电池也更加耐用一点,不过也十分有限,日常使用大概提升了2个小时左右。但是执行小米换机的时候,整体电量的下降速度基本和k20 pro持平,200多G的数据,换机大概花了一个半小时,电量掉了30%左右。目前作为新机来说,能满足日常一天的正常使用,游戏党除外。3. 屏幕素质虽然并没有用上三星E5材料的自适应高刷屏,不过mix4这一款屏幕也相当不错,对比K40pro,不只是单车变摩托,而是单车变火车了,K20 pro的屏幕素质是真差,老觉得灰暗,对比度低。而且支持动态补帧,大师画面等功能,实际体验也对得起旗舰机的称号。4. 高刷大家都说感知极其明显,不过可能因为我个人原因,开了高刷之后并没有觉得变化太大,主力机mix4没电的时候偶尔也用K20玩一会儿崩坏3,并没有感觉刷新率提升所带来的太大感知差别,不过启动速度加载速度的提升倒是感知极其明显,这个和高刷没关系,纯粹是CPU的升级原因。网上有评测说骁龙888 跑游戏还不如855,这个我倒是不太认同,还是比855强不少的。5. 屏下之前用的是K20,弹出式相机,所以屏下相机所带来的完整屏幕对我来说变化不大,虽说减少了弹出式相机的机械结构本应减轻机身重量,不过这220多克的实际重量,比K20 pro还重了30克,实在是没办法体验到减少机械结构所带来的的轻薄手感。不过有一点很好的是,人脸解锁体验大幅改善,只要双击亮屏,就自动解锁,不需要往上划一下,弹出相机,然后进行人脸解锁,体验改善非常多,而且解锁后并不会直接进入桌面,而是仍然保留在锁屏状态,只是类似苹果一样打开一个小锁,这个设计需要给个赞,虽说是模仿果子,不过优秀的体验都是趋同的嘛。6. 快充如果说屏幕素质的升级是单车变火车,那快充这块儿就是单车变火箭了,27W升级到120W,一个多小时充满变为不到半小时充满,体验感太强!自从用了mix 4,我已经改掉晚上充电的习惯了,一般早上起来顺便把手机插上充电,洗漱后出门前手机就充满了。7. 无线充电K20不支持无线充电,平时还好,开车的时候没电老是需要把无线车充的充电线拔出来给手机充电,实在是很麻烦,mix 4支持50W无线充,虽然还没体验,不过根据以前用S8的经验来看,体验只会更好。8. 马达虽然我忘记K20 pro是z轴马达还是转子马达了,不过基本是嗡嗡嗡,跟老年机一样,没啥体验,mix 4应该是x轴马达,敲击的时候会有清脆的哒哒哒的手感,非常干净,一点也不拖沓,而且无论清除任务、解锁或是调节音量,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手感,整体体验虽然仍然比不上果子,但是也足够优秀,处于第一梯队,甩得k20 pro尾灯都看不到了。9. 扬声器手机顶部和底部均有扬声器,并不是听筒作为小扬声器,而是有单独得开孔,所以影音效果也还不错,而且有哈曼卡顿调音,有一定保证。不过我一直觉得,手机外放的音效做得再好,也还是比不过几十块的音箱,只要不破音,差别都没有太大,与其纠结这个,不如买个耳机或者音箱就好了,毕竟手机外放看电影或听音乐的场景还是比较少。10. 卡槽和K20 pro相比,都是双卡槽,不过k20 pro是单面并排的双sim卡,而mix 4是正反两面各装一张sim卡,稍微有点差别。11. 5GMix 4支持5G,K20 pro不支持,不过我还没换5G套餐,这个没法做对比,目前4G速度也挺够用的,暂时不打算更换5G。但就网速而言,这两款手机并没有感受到网速有什么差别,不过偶尔mix 4网络信号不太好,不知道是因为新的微缝天线设计,还是因为MIUI12.5增强版仍需优化。12. MIUI 功能相比于K20pro,mix 4增加了部分功能,例如画质增强,动态补帧,大师影音,120Hz高刷新率等,如果不对比来看的话,感知不强13. 相机虽说K20 pro主摄也支持4800高像素照片,不过K20 pro的拍照效果还是一言难尽,可谓是推出就落后了,mix 4拍照方面倒是秒杀k20 pro,虽然距离Xiaomi 11 ultra还有一段距离,也无法和P50相提并论,但是相对于k20 pro的提升也是巨大的,而且支持5X光学变焦,拍照的实用性上也上了一个台阶。我随手拍了两张照片,大家可以看一下成像效果,还是挺清晰的,色彩稍微有一点调色的感觉,和肉眼见到的有一点差别,不过倒是更好看一些。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17)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18)

我向来认为,照片最重要的不是有多还原真实,而是拍出来够漂亮,毕竟我们普通消费者不是摄影大师,没办法灵活自如的运用各种处理软件来对照片进行调色和优化,能随手拍出好看的照片,才是我们普通消费者所想要的。这方面我尤其要给我的三星S8点个赞,三星的调色真的是绝了,值得国内各大厂商好好学习。14. 红外K20 pro不支持红外,所以在家里装了一个小米音箱Pro用来控制家里的电器,唯一的缺点可能是因为家里移动的宽带太差劲,导致小爱音响经常连接不了网络,偶尔得用手机开热点来带动,比较麻烦。但是红外的确是一个很方便的功能,尤其是有时候不知道遥控器丢到哪里去的时候,手机控制真的必不可少。缺点1. 重量裸机重达228,带壳重达248克,旅行重量超过400克,对于有包的女士还好,如果是向我一样平时喜欢把手机揣裤兜里的话,真的挺重的,时不时还想提下裤子,不喜欢重手机的同学,可以完全不用考虑它了。我多么想小米mix 4能在维持现有性能的前提下,把手机做到160克左右的重量,那才是我想要的dream phone。2. 背板不平背部摄像头模块突起严重,没有实际测量,目测应该在5mm以上,放在桌上都是翘起来的,对于处女座拥有一点强迫症的人来说有点难受。3. 干燥手滑早晨起来手干燥的时候觉得手机特别滑,很容易掉,所以还是建议戴个壳,虽然我一直是裸奔党(从我过去手机的摔伤程度可以看到,K20 pro和三星S8都已经自己换过一次后盖了),但是还是建议为mix 4戴个壳,原装的透明硅胶壳也不错,变黄之前我就决定一直用它了,偶尔脱下来摸摸手机,体会下这温润如玉的手感,也是极美的。4. 防水Mix 4仅支持生活防水,并不支持IP68防水,不得不说是一个小遗憾。以前用S8的时候,手机脏了我经常拿去水龙头下冲洗,自从换了小米手机,就没敢再去尝试了。5. 前置相机素质一个字,差,勉强能用的水平吧,视频通话仿佛蒙了一层雾气,人脸解锁目前来说很灵敏,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或解锁失败(戴口罩无法解锁),需要人脸认证的时候,记得找光线充足的地方,要不很容易失败。以后出门可以彻底杜绝自拍了,只拍景,不自拍。6. 单手操作尺寸略大,单手操作不太方便,当然如果你的手媲美乔丹,就当我没说这句话。7. 贴膜问题出场自带了一张贴膜,主要有两个槽点:a. 前置相机位置开孔了,导致虽然是屏下摄像头,却老觉得开孔位置特别碍眼b. 手指从边缘往中间滑动的时候略微有些割手,之前看测评的时候说是因为中框天线的原因,我仔细对比研究了下,觉得应该是贴膜边缘割手,如果撕掉贴膜,问题应该能解决作为一个裸奔党,我是很想撕掉贴膜的,不过想想它还是新手机,就让贴膜在手机里再待一段时间吧,哪天我实在受不了再撕。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19)

8. 指纹识别手机感觉挺长的,指纹识别在屏幕的中下部分,并不十分靠近手机下边框,所以有些时候会按错位置,导致识别不了,虽然手机设置里可以选择显示指纹识别区域,我嫌弃太难看,并没有打开。想想要是Iqoo 8系列上的广域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能应用在mix 4上面就好了,可惜,只是想想而已。9. 内测应用这个和mix 4关系不大,不过挺影响体验的。我在使用k20 pro的两年中,参加了多次内测,但是换到mix 4之后,之前参加的内测和功能都消失了,例如精选版内容中心,一元流量,传送门等,在mix 4上面都无法再次开启或安装。不得不说,这感觉十分不爽,估计因为新版内测任务没完成而被踢出内测的同学们都能体会到类似感受。总结作为一台等待了三年之久的手机,mix 4在我看来是不合格的,它既没有mix这个系列探索黑科技的精神,也没有把手机的任何一个方面做到极致的极客精神。在我看来,mix 4可以是极窄边框 屏下相机带来的真正极致的屏占比;可以是真正一体化的unibody全陶瓷机身;也可以是极致的美学设计,在保证基本性能的前提,能带来背面平整的一体化设计,可惜,这些通通都没有做到。mix4似乎什么都想要,却又都没有做到最好,唯一与众不同的全面屏设计,也被较宽的黑边掩盖了光芒,首发也被中兴抢走了,其实不命名为mix 4,改叫小米11屏下版也许更加适合。也许是mix 1的光环太过耀眼,它的后继者们似乎都无法承受这个系列所带来了荣光和随之而来的压力。而如果抛开mix 4的名字,单纯从使用体验来说,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这款手机还是不错的。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20)

如果你对挖孔屏、水滴屏、刘海屏深恶痛绝,想要一块完整的屏幕,mix 4适合你。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裸机党,喜欢陶瓷背板温润如玉的手感,mix 4适合你。如果你不想要一款太过大众的手机,希望手机有一点辨识度,mix 4适合你。如果你是一个米粉,对mix系列有抱持着一定的情结,mix 4适合你。而如果以上都不是,那么可能再过几个月发布的小米12可能更加适合你,它必定拥有更加轻薄的手感,显示效果更好的屏幕,更棒的摄像头,更高的防水等级,以及更多配置上的选择。这样说起来,小米12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好像确实是这样,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等等党永远不输。

本文经“什么值得买”社区作者@匿名用户授权转载,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小米mix4后续使用测评(终究还是让米粉失望了)(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