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没去过的地方(马可波罗西昌行)

文/张正宁、贾丽700年前,年轻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怀着对东方神秘世界的无限向往,跟随父亲和叔父一路跋涉来到中国在中国渡过的17年光阴里,马可波罗走访了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也成为来到凉山的第一个“老外”在他轰动欧洲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中,曾用一个章节对元朝时西昌以及凉山地区的地理、经济和民情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也由此叩开了凉山古老封闭的大门,将这片土地展现给整个世界的读者,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马可波罗没去过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马可波罗没去过的地方(马可波罗西昌行)

马可波罗没去过的地方

文/张正宁、贾丽

700年前,年轻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怀着对东方神秘世界的无限向往,跟随父亲和叔父一路跋涉来到中国。在中国渡过的17年光阴里,马可波罗走访了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也成为来到凉山的第一个“老外”。在他轰动欧洲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中,曾用一个章节对元朝时西昌以及凉山地区的地理、经济和民情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也由此叩开了凉山古老封闭的大门,将这片土地展现给整个世界的读者。

今天,在各地的旅游热潮中,一些景区和商家为提高知名度,或以马可波罗命名景观和商品,或胡编马可波罗言论,使人哭笑不得。其实,马可波罗是一名比较严谨的旅行家、史学家,遗憾的是多数人未必了解其人,未必阅读过他的著作《马可波罗行纪》。

马可波罗何许人也

马可波罗,意大利著名游行家,公元1254年出生在威尼斯一个“旅行商世家”。1271年,他跟随父亲、叔父和十几位旅伴,朝着这个东方“最神秘富饶的国家”进发。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横渡黑海,然后经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在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马可·波罗一行遭遇强盗,勉强逃脱后父子三人与同行的伙伴失散。

死里逃生的经历未能消减前往中国的热情,他们决定改走陆路。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到达果香扑鼻、盛产美玉的新疆。没有顾得上停留,马可波罗一行继续沿着古丝绸之路向东探险,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瞻仰了敦煌举世闻名的石刻和壁画,又经玉门关见到了万里长城,最后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夏都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时,距他们离开意大利已经四个春秋。

此时恰逢中国的元朝,马可波罗一行拜见了元世祖忽必烈,由于精通蒙古语和汉语,并熟悉中国的礼仪习惯,马可波罗受邀同返“大都”(今北京)。马可波罗向忽必烈讲述了他沿途的见闻,而勤奋好学、细心沉稳的马可波罗也深得忽必烈赏识,并开始了他在中国的“仕途”。

除奉命在“大都”视事外,马可波罗还借着巡视元朝各管辖地的政治经济、风俗民情的机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并被这个辽阔富庶的国度深深震撼。每到一处,马可波罗总要认真考察、详细记录,回到“大都”后向元世祖汇报。

父亲和祖父离开中国后,马可波罗独自在中国定居了17年。后来,伊利汗国(今伊拉克)国君阿鲁浑遣使向元朝皇帝请求和亲,由于他精通西亚语言,了解西亚各国的习俗,且对朝廷忠心耿耿,忽必烈命他护送公主出嫁。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马可波罗率领送亲船队由福建泉州离开中国,通过海路穿南海,渡印度洋到达波斯(今伊朗,伊拉克一带),圆满完成了送亲使命。他的机智、才干和忠诚,令忽必烈赞赏有加。

元贞元年(1295年),马可波罗回到故乡威尼斯。第二年,他在威尼斯与热那亚的一次海上战争中被俘,关押在热那亚的监牢里。在狱中,他向难友讲述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由同狱的难友比萨人鲁思悌谦记录后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亦称《东方闻见录》。该书很快在欧洲流行,引起轰动,继后又传至美洲和亚洲,被称为世界上的一大奇书。

整本行纪运用了纪实的手法,描写他在中国各地,包括西域和南海等地的所见所闻,也记录了元朝初年的政事、战争、宫廷秘闻、节日、游猎等事。此外,书中还具体地讲述了“大都”的经济文化与风土民情,以及西安、开封、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福州、泉州、昆明等各大城市的商埠及繁荣盛况。它首次比较详细地向欧洲社会展示了中国的封建王朝及其封建经济,马可波罗无愧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

《马可波罗行纪》问世后,掀起了一股欧洲人探寻中国的热潮。

马可波罗来西昌

弄清楚元朝初年西昌及凉山地区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和民族状况,对于理解马可波罗的记载很有帮助。

元帝国建立前夕,凉山地区仍由“大理国”统治。境内的平坝、河谷居住着乌、白二蛮民族,金沙江、雅砻江沿岸则居住着么娑族(后世人称摩梭或西番),汉人很少。蒙古族推翻大理国政权后,至元十二年(1275),建立云南行省,任命回族人赛典赤任中书省平章政事(即省长)。翌年,赛典赤将云南行省划为三十七路、二府、五十四州、四十七县,凉山地区全部纳入云南行省管辖,西昌则称为建都州,并在西昌城内设罗罗斯宣慰司都元帅府(今北街都司堂巷),直属元朝。都元帅府统领建昌路、德昌路、会川路,疆域涵盖了今天的西昌、普格、昭觉、会理、会东、美姑、冕宁、德昌、盐源、木里等县,民族状况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迁来了随军作战的回族人。

由于连年战争,元朝时人口锐减,加之统治者是不善农耕的蒙古人,西昌乃至整个凉山地区的大片土地荒芜,经济空前萧条,民族纠纷突出。正在这个时候,马可波罗来到了西昌。

马可波罗怎样记述西昌

在《马可波罗行纪》第116章,题为《建都州》的文字里,他以一位外国人的视角,记述了700多年前西昌的城池和村庄、山河和湖泊、宗教和习俗,以及出产、货币、矿产、禽兽等情况。文字简明扼要,详实具体。

“建都州”是元灭大理后所设的“建昌路”,地域大体相当于今天的西昌市,但《行纪》里所记载的内容,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建都州的范围,而相当于元朝所设的“罗罗斯宣慰司”(今凉山地区),甚至更广。由于忽必烈在这里兴修水利、开垦良田、发展生产,当时的安宁河一带市集城镇发达,《建都州》里提到,这里“境内有环墙城村不少……金珠富产,谷粟丰盈,民足衣食,通商殖货”。

《建都州》的首段记述了宗教信仰。他说:“居民是偶像教徒,臣属大汗。”“偶像教徒”不难理解是指佛教徒或道教徒。“大理国”统治西昌时期,大力推行佛教,各地大兴佛寺,因而佛教信徒甚多。

在游览了“川南明珠”邛海之后,马可波罗亦对其景色大加赞赏,并提到了邛海盛产珍珠的情况,他说:“有一湖(即邛海),内产珍珠,然大汗不许采取,盖其中珍珠无数,若许人采取,珠价将贱,而不为人所贵矣。惟大汗自欲时,则命人采之,否则无人敢冒死往采。”

当时的邛海,水域辽阔,水质清澈,其状之雄阔,水之浩荡,物产之丰富可与太湖、鄱阳媲美。另有中国史书《南中志》也记载,700多年前的邛海水深“百余丈,多大鱼,长一、二丈,头特大,遥视如戴铁釜然”。

需要说明的是,时下本地的一些旅游画册常常称马可波罗盛赞邛海:“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这完全是后人的凭空编造,马可波罗从未将邛海与地中海进行比较。

《建都州》第二段说:“此地有一山,内产一种突厥玉,极美而量颇多,除大汗有命外,禁人采取。”这里所说的山,未明确山名,有后世学者指出可能是指会理的东山,所谓突厥玉应该是会理东山出产的绿柱石,品种有祖母绿、海蓝宝石、玫瑰绿宝石等,是一种色泽鲜亮可供观赏的奇石。

《建都州》以较大篇幅记述了当时凉山的风俗,他说:“此州有种风俗而涉及其妻女者,兹为君等述之。设有一外人或任何人奸其妻女,其姊妹或其家之其他妇女,居民不以为耻,反视与外人奸宿后之妇女为可贵。以为如是其神道偶像将必降福,所以居民情愿听其妇女与外人交”。又说外人到来时,主人要“善为款待”,然后远辟荒野,任凭外人随心所欲,并在房门外悬其帽或其它标识,取请勿打扰之意。标识不取,家人不得回家。

显然,此种风俗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表现,至今依旧保留的,仅存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走婚制”。据考,700年前的宋元时期,摩梭人是一支古老而强大的民族,人口众多,居住的范围也很广阔,包括金沙江和雅砻江流域。马可波罗所见到的应该是摩梭人的先祖。

关于货币,马可波罗称这里“无铸造之货币”,大宗交易用金条,小宗交易用盐块。自古以来,金沙江、雅砻江盛产沙金,盐源盛产盐,且开采金矿和烧盐的历史十分悠久。唐宋时期,南诏、大理统治凉山地区后,社会十分封闭,中央王朝铸造的货币很难在这里流通,商品交易仍停留在以物易物的古老习惯中。因此,马可波罗所见到的以金条、盐块换取物品的现象符合历史、不足为奇。

《建都州》的文末写道:“境内有产麝之兽甚众,所以出产麝香甚多。野兽若狮、熊、狼、鹿、山猫、羚羊以及种种飞禽之属,为数亦夥……有一种小麦、稻米、香料所酿之酒,其味甚佳,其地亦产生姜、肉桂甚饶”。700年前的凉山森林茂密,飞禽走兽种类众多,令这位欧洲人惊叹不已,他的记录为我们复原了700年前凉山的生态环境。

作为第一部由欧洲人撰写的,详尽描绘了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回忆录,《马可波罗行纪》首次将中国地大物博、繁盛昌明的形象传播到了欧洲。该书问世后,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结,有意无意地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交往。从此,中西方之间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开启了新篇章,《马可波罗行纪》也不再是一本单纯的见闻录,而成为具有启蒙意义的作品。虽然后世史学家对《马可波罗行纪》真实性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国内外学者们都承认,这本《行纪》在开拓东西方交流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可波罗来去匆匆,却用他的文字填补了中国的历史,为后人研究700年前宋元时期的西昌、凉山及至整个中国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素材。关于书中对当时凉山地区的记载,后在《元史》中均得到了应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