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的三个心得(三国演义的漏洞情节有哪些)
不谈史实,尽量贴合演义自身的逻辑来找。
年龄漏洞:其实赵云、廖化什么的都可以解释,就说说赤兔。
赤兔马初次露面是在董卓之乱(189年)——董太师拿宝马笼络吕布、离间丁原,接着“喜提义子。”然而大家都知道, 关羽被害,赤兔马不吃不喝随旧主而去,这件事发生在220年。
成年马通常为5岁,也就是说赤兔马至少活了36年。已知普通马生存期为25年,因此赤兔是超出了平均水平的3分之一,还不是寿终正寝!那么这算不算修仙成功?
不符武力系统的漏洞情节:
胡车儿有能力盗走典韦的双戟,为何不顺手宰了典韦?
诸葛亮有能力算东风,但在上方谷却算不准天将降大雨。
同样是上方谷,司马懿的武力:
司马懿向来猥琐,居然有勇气和魏延过招;大家都说魏延有反骨,然而遇见司马懿却不下死手,反而老老实实的执行了孔明的诱敌之策。
只能解释为司马懿的武艺不算太弱。
还有更厉害的,王司徒应该是个耍嘴皮子的糟老头子形象吧?可是想当年,也是能和太史慈=孙策等超一流过几招的存在。
其实以上的都还可以原谅,毕竟明代以前,两晋以后关于三国的野史、民间传说、评书、小说已经有很多版本了。像《演义》这种既要符合大的脉络,又要囊括各类精彩情节、时间跨度还很长的历史类小说,难免会出现错漏。
然而,以《演义》自己的逻辑或者叫角色塑造来看,也出现了不少前后矛盾的地方。
最经典的不合人之常情的漏洞情节:程昱。
无数次谏言曹操要谨防火攻。
第1次是庞统来献计,程昱精准地指出了这项工程存在的不足,然而被曹操讥笑为“现在怎么可能有东风?”
后来真的有东风来了,程昱及时进行了第2次谏言:“不可不防”,又被曹操责怪为“少见多怪”。
第3次,黄盖船只还未靠近,程昱就提醒了对方船吃水重肯定有问题。此时的曹操倒是不嘲讽了,但为时已晚已没机会布置,终于酿成了一场大祸。
此外还有1次,华容道上遇关羽,曹操等一众文武要不就目瞪口呆,要不就准备无脑拼命,唯独程昱冷静地分析了局势还请丞相出马去谈感情,方得逃脱。
可是,曹操回去之后又是怎么说的呢?号啕痛哭:“哎哎哎、呜呜呜,倘若郭奉孝尚在,怎令我遇上如此惨败?”
很想了解一下那时程昱的心情又如何?
此外,作者似乎很想把关二爷设定为一个“精分”的角色。
1、在徐州时期劝阻张飞,说张辽的水平不在你我之下。然而到了官渡之战,眼睁睁看见张辽被文丑击败却告诉曹操:河北2将的水平不过插标卖首耳。当然了,这也可以当成是关羽在给自己鼓劲,但采取这样的方式,也很想问问一旁张辽的心情。
2、定南四郡时跟黄忠斗了3次,上百回合不分胜负书写了一段英雄相惜的佳话。然而转眼到了汉中王时期,就瞧不起老将还骂人是老革了。让人更别扭的是,被演义续命到伐吴时的黄忠,不计此嫌喊出了“为关羽雪恨”的口号。
或许是考虑到每个情节都很出色,罗贯中实在不忍心放弃其中的任何1个,因此只能让人物塑造变成了精神分裂。但如果按这样来编排现在的网文,恐怕第二天就会被读者喷死!
1个前后矛盾的情节。
汉中之战,黄忠击溃张郃后,跟赵云争功想继续去打夏侯渊,此时孔明出来劝阻了:
然而老将军一刀劈死夏侯渊后,又想去打移防到后面的张郃,此时刘备又出来说话了:
只能解释为君臣一唱一和是在激将了。但是总之我是被笑岔了气。
1个自己作死的情节。
孙策拿玉玺找袁术借兵,去打的人叫刘繇——刘家人,竟堂而皇之的去祭拜光武帝!——估计刘秀棺材板按不住了,于是让孙策遇见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事:
1、跟太史慈单挑时黄盖等人就是跟不上,莫名其妙从以多打少的局面变成1对1。2、被3个门客谋害时,关键时期佩剑就是出了问题。3、遇见于吉,谁也劝不住就是要神棍的性命,结果箭创复发,英年早逝。
这光武帝庙在哪,什么时候去拜拜,可是真的准!
最后反驳一下:草船借箭为何不用火箭的问题。
这样的考虑当然很智慧,但按照明代兵书《练兵实纪》记载:火箭通常的使用距离为百步以下。因此,如果曹军使用火箭,大概率是射不到敌人舰艇的。
其原理有2:
1、火箭在空中运行时易被风吹灭,因此通常采取小型弓箭,以降低火箭的运行速度。
2、点燃的原理是箭首缠上涂满燃烧物的布料,使箭枝本身具备了较大的质量和受阻面积,还会影响原本的动力结构,使火箭的射程比寻常箭要近很多。
因此,一般来讲,火箭的运行轨迹如下图模样。
所以,估计曹军当时不是没用过火箭,而是担心距离过短,阻拦不了敌人上岸。
最后还是得说,作为华夏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尽管受时代所限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漏洞和逻辑问题,但的确为后人们尽可能收集了更多的精彩故事,把言简意赅的《三国志》串联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推动了三国文化的发展,瑕不掩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