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历史简介和现状(都江堰升三遗后首放水)

文 / 界面四川

“砍杩槎,放水啰!”从巍巍雪山奔流而下的岷江水,万马奔腾般向天府平原浸润开来。

都江堰历史简介和现状(都江堰升三遗后首放水)(1)

4月5日,“2019中国·都江堰放水节”正式举行。今年拜水节以“古法截流,传承放水”为主题,还原古法截流和传统祭祀,再现放水盛况。这也是都江堰市获“三遗”城市殊荣后首次放水。

原版再现绿色河工技术

都江堰放水节始于古代的岁修制度,而都江堰水利工程之所以长盛不衰、永续利用,也在于它两千多年来保持了严格的岁修制度。每到冬天枯水季节,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使用竹笼、杩槎等筑成临时围堰,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清明节内江灌区需水春灌,便在渠道举行既隆重又热闹的仪式,拆除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这个仪式就叫“开水”,放水节也因此得名。

本次活动原版恢复古法截流的河工技术,严格遵循了传统祭祀仪程,再现两千多年前的放水盛况。此举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

放水节引领旅游人气

都江堰市充分运用“旅游 ”的思维,因时、因地创新旅游看点,让都江堰旅游产业发展有了更多创新空间和营销目标市场,推进了都江堰市假日旅游产品“自主研发”。此外,都江堰旅游也正通过丰富旅游产品,改变单一的门票经济模式,推进旅游产业化,通过“旅游 ”,让都江堰旅游实现从景区式观光迈向全域体验式旅游。

除清明放水节外,都江堰市还陆续推出国际瑜伽节、西部音乐节、双遗马拉松赛等主题活动,涵盖文化体验、体育体验等多个板块。

都江堰历史简介和现状(都江堰升三遗后首放水)(2)

据悉,都江堰市将于今年5月举办第十六届北京世界华人篮球赛,届时将有全球华侨60余支队伍约2000人参赛,这也是此项赛事首次在蓉举办。

向世界递上新名片

据介绍,都江堰市因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市域内的青城山—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熊猫栖息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都江堰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全球极为少见的“三遗”城市。

都江堰历史简介和现状(都江堰升三遗后首放水)(3)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其在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中国水利文化源远流长,早在4000多年前,以大禹治水为代表的水利文化史,几乎都与都江堰有关系。

以水为媒,以全球视野为导向,构建全域旅游空间格局,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水文化渊源流长,恩波德水,水灵润城,为都江堰市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注入了无穷活力,也为该市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