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不再是难民的首选之地(被难民毁掉的亚洲国家)

文|格瓦拉同志

基于人道主义精神,某些国家会对饱受战乱、压迫或饥饿之苦的难民敞开“怀抱”,允许他们进入本国定居、生活。这固然是一种善举,但如果对难民资格的审核把控不严,或者吸纳的难民人数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则往往会给本国带来大麻烦,甚至还会毁掉本国的大好前程。这样的惨痛教训,在西亚小国黎巴嫩身上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欧洲不再是难民的首选之地(被难民毁掉的亚洲国家)(1)

黎巴嫩地图

黎巴嫩属于中东国家,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北部、东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同以色列为邻,西濒地中海,国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10万,首都为贝鲁特。黎巴嫩是个多民族混居、宗教多元化的国家,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约占总人口的54%,分为逊尼、什叶、德鲁兹等3大派别,笃信基督教的人口约占46%,分属马龙派、东正教、天主教等派别。

黎巴嫩文明开化的历史久远,早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境内便陆续出现一些由腓尼基人创建的小邦国。此后,黎巴嫩相继被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罗马等帝国征服,并在罗马帝国统治的数百年间,成为基督教在亚洲进行传播的重要基地。从7世纪开始,黎巴嫩先后被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征服,大批穆斯林迁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人口和信仰结构。

欧洲不再是难民的首选之地(被难民毁掉的亚洲国家)(2)

黎巴嫩美女

1860年,黎巴嫩基督教马龙派与德鲁兹派穆斯林之间爆发冲突,法国出兵干涉,由此实际上占领黎巴嫩。1920年,根据《洛桑条约》的规定,奥斯曼帝国被迫放弃所有的海外属地,法国正式获得对黎巴嫩的委任统治权。1926年,在法国的默许下,黎巴嫩成立自治共和国,获得除国防、外交之外的各项管理权。1943年11月22日,经过友好协商,黎巴嫩正式赢得独立。

黎巴嫩独立伊始,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人口比例为6:5,为了维护国内的和平局面,各派别最终在此基础上达成分配国家领导职务、议会席位的协议。按照这项协议,基督教马龙派获得总统和军队总司令两大最重要职位,总理和议长分别由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人士担任,而德鲁兹派则分得军队参谋长一职,而在议会99个席位中,基督教派独占53席。

欧洲不再是难民的首选之地(被难民毁掉的亚洲国家)(3)

黎巴嫩各宗教派系分布图

此后数十年间,基督教马龙派和德鲁兹派穆斯林结成联盟,在黎巴嫩国内政治中扮演着领导者、改革者的角色,基本上主导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在它们的联合统治下,黎巴嫩大力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而欧美国家出于宗教信仰的原则,对黎巴嫩基督教政府充满好感,也乐意出资帮助它搞建设。

上世纪50-60年代,黎巴嫩通过大力发展旅游、金融、过境贸易等行业,由此获得高额收入,人民生活水平跟周边石油富国几乎不相上下,加之政局稳定、环境优美,因此有“中东瑞士”之称。当时,贝鲁特是与瑞士的苏黎世并驾齐驱的国际金融大都市和中近东的交通、教育、文化中心,有“近东巴黎”的美称,而黎巴嫩镑也跟美元、英镑、瑞士法郎、西德马克一样,成为坚挺的国际货币。

欧洲不再是难民的首选之地(被难民毁掉的亚洲国家)(4)

贝鲁特

当时的黎巴嫩,不仅经济繁荣,而且在文化方面也全盘西化,走在贝鲁特的街头,几乎很难发现身裹黑袍、头戴面纱的传统女子,而着装暴露、身材婀娜的女性则比比皆是。不仅如此,黎巴嫩的女性还可以接受教育、参加工作,甚至还被允许参政议政,其开放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作为当时中东最自由的国度,黎巴嫩吸引了大批阿拉伯贵族子弟和追求自由的青年前来学习、生活,甚至还包括很多沙特阿拉伯的公主

然而,随着穆斯林人口的迅速增长,黎巴嫩的局势开始变得错综复杂起来。原来,在穆斯林人口超过基督徒后,他们便再不满意现有的权力分配格局,强烈要求控制军队并谋求总统职位,而基督教派统治集团当然不肯让步,遂导致两大派别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与此同时,大量巴勒斯坦难民的涌进,更加剧了双方之间的冲突,并最终酿成近乎摧毁黎巴嫩的大规模内战

欧洲不再是难民的首选之地(被难民毁掉的亚洲国家)(5)

巴勒斯坦难民

上世纪60年代,由于在约旦境内避难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多次发动刺杀、推翻侯赛因国王的行动,结果招致约旦政府军的残酷镇压。1970年9月,侥幸躲过约旦政府清洗的巴勒斯坦难民,利用周边各国的同情心,大规模的涌入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国,而进入黎巴嫩境内的人数便超过40万,其中包括1万多名武装人员

巴勒斯坦游击队进入黎巴嫩境内后,不仅在南部地区建立基地,不断地偷袭以色列,而且还公然支持该国的穆斯林进行武装斗争,由此引发基督教政府的不满与敌视。与此同时,美国、以色列、法国、叙利亚、伊朗等国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纷纷插手黎巴嫩内政,甚至派军队协助其中一方,由此增加了黎巴嫩局势的复杂性,并最终促成内战的爆发。

欧洲不再是难民的首选之地(被难民毁掉的亚洲国家)(6)

黎巴嫩内战

1975年4月13日,巴勒斯坦游击队枪击了一座基督教教堂,打死4名基督教马龙派军事组织长枪党的党员和数名平民,而为了报复,长枪党在当天伏击了一辆载有26名巴勒斯坦游击队员的大巴,并将他们全部杀死。由此为开端,黎巴嫩各派别之间进行了长达15年的内战,最终导致15万人被杀、20万人受伤,约90万人流离失所,大部分城市沦为废墟,而国家经济也由此陷入崩溃,昔日的繁华景象再难重现

1990年,在国际社会的调停下,交战各方签署《塔伊夫协议》,宣布结束内战、重新分配政治权力。然而,一纸停战协定根本无法化解基督教、伊斯兰教两大派别根深蒂固的矛盾,而叙利亚、以色列两大邻国的深度介入,更加剧了黎巴嫩国内局势的混乱。时至今日,黎巴嫩仍然未能建立起稳固的中央政府,各大派别割据并立的局面难以消除,该国要想实现真正的统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欧洲不再是难民的首选之地(被难民毁掉的亚洲国家)(7)

战乱废墟之上的黎巴嫩人

作为被难民毁掉的亚洲富国,黎巴嫩的教训无疑极为惨痛,这也警醒世界各国需要严肃、认真地对待难民问题,严格限制虽然看上去有些“冷血”,但终究要好过不负责任的全盘接受。就现实来看,今日的西欧尤其是德、法两国,由于不加限制的吸纳难民,已经导致各种恶性社会问题的出现,如果不作出某些改正措施的话,难保不会重蹈黎巴嫩的覆辙。

参考书目:《列国志:黎巴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