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

香港沉香熟包顶,重量近800克,手感也不错,直径30cm,厚度3-5cm,实属难得!香气在香港的包头、包顶里算是很上乘的,醇厚、浓郁、饱满、持久,含油量也算很不错,油管饱满、健壮、满含金丝,自然发香就很不错,品熏可为上品,掰开的断面类似糖结,这种黄熟的大包顶的确是不多见。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1)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2)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3)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4)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5)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6)

就它的直径和厚度可以想象出结香的树的年龄和大小。细查可知此包顶属内包,干净无腐,还残留着紧贴其面的结实的白膜层。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7)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8)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9)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10)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11)

低温,下炉,纯净的甜凉之气宁静美妙,少刻凉气升腾渐趋活跃,继而出现淡淡的花果之香夹裹其中,之后,慢慢复归于清清爽爽、通透醇和的馥郁的甜凉香韵。。。也许由于削下的碎屑有木性的部分,里面偶尔散出一丝丝清香在其中。。。似乎找不到一般沉香的气息,而更多的是棋韵。。。气清、味醇、韵美。。。

凉甜馨香之气而为主调持续不减,在主调中不断流转,微妙变幻,通透无间断,清气依旧通明。。。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12)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13)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14)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15)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16)

近800克香港黄油老包头中原本有5个小香胆,两个掉了(上面的两个小圆洞),剩下的三个搞下来修理修理,发现三个完全不同特色,且密度极高。孙皖平兄言:“天成灵猴献瑞之象,香瑞也。” 灵猴献瑞,因此,此包头取名:“大诸侯”。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17)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18)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19)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20)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21)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22)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23)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24)

香港黄油内包老包顶“大诸侯”的诸侯分裂图:

港版沉香(香港沉香熟包顶)(25)

孙皖平(曾任天津沉香博物馆馆长、沉香资深专家、玩家、古玩专家、美学生活设计师、香道专家、文化学者、中国美术学院博导、艺术家)兄说:

“香胆”已是香友们使用的较为有共识的关于沉香的新名相,古时好像没有,现在的最初出典及定义概念我也不确知。仁兄再而@了我询话,我也只能勉强地说说我个人的看法,恐多有不当处,权当抛砖引玉,香友们讨论指正。

与“香胆”命名相类的有石胆、球胆、瓶胆等,一般“胆”多用来描述意象上独立的、圆乎乎的、不是很大的、居于中心位置的、在某种状态下与周围组织可以分离的这类形状物体;进一步“胆”还暗示着核心、形体的缘起等含义。

“香胆”之名应该是借鉴上述这些已成为人们惯性的一般性观念,来描述那些有类同型态、意象和结构等沉香个体。我大概是这样理解的。所以我在曾经描述一枚从一大块香“心腹”脱离出的近椭圆形小“香胆”时会强调“周边隔膜完整,无丝毫人工修饰雕磨”的字句。

这个黄熟老包顶算是国产沉香包顶里的罕见品了!是名为大诸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