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婚恋诗中的意象(解读诗经国学文化)

《诗经》对我们来说很熟悉,谁都能吟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过,它记录的是古人的语言,与我们现代用的白话比较起来,深奥难懂,似乎又显得很陌生。

其实,产生这种认识隔阂,是因为我们与古人的思想方法不同,但文化底蕴是相通的,只要用那时的思维方式,理解起来就容易很多,也更丰富多彩。

诗经婚恋诗中的意象(解读诗经国学文化)(1)

远古先民观察天地运行、思考问题,他们普遍采用朴素唯物主义,用“金木水火土”就能类推万物。这种意象思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正如《内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思维,来解读一篇《诗经》中的优美佳作。并一起聊一下古代文化,是如何默默影响了我们的人格,使得我们华夏儿女有了巨大凝聚力,可以战胜种种险阻。

诗经婚恋诗中的意象(解读诗经国学文化)(2)

看似一首爱情诗,用意象思维,能看出古人的告诫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间。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中这篇《蒹葭》,普遍认为是一首爱情诗,写的是痴情的人,暗恋着佳人。日思夜想,费尽心机,却迟迟追不到,表达了无限的惆怅。

诗经婚恋诗中的意象(解读诗经国学文化)(3)

诗中全是借助于意象,来表达情感。用芦苇、露珠、河水勾画出了丰富的意境。诗句意思是:

河边芦苇绿苍苍,秋天的晨露结成冰霜。心意的美人在何方呀?或许就在河水一旁。

逆着水流去寻她,路途险峻又漫长。顺着水流去找她,她浮现在了水中央。

河边芦苇长的茂繁,清早的露珠还未曾干。心意的美人你在何方?或就在那对面河岸。

逆着水流去找她,路远山高险难攀。顺着河水去寻她,她出现在了河滩。

河边的芦苇长得稠乱,清晨的露水未全干。心意的美人呀你在何方?或许就在河水那边。

逆着河水去寻她,道路艰难又曲断。顺着流水去找她,她忽现在了河洲上。

诗经婚恋诗中的意象(解读诗经国学文化)(4)

诗中精妙地借助植物生长,和晨露的变化,写出了追求佳人的过程。

如果我们用意象思维,扩展一下自己的思想,就会发现这“所谓伊人”,可以是理想,可以是梦想,也可以是人生追求的境界。

那青翠的芦苇,从绿苍苍到长得茂盛和稠密,不正是一个人从少年、青年到中年的人生阶段吗?

而这其中的秋露,从凝结成霜,到融化为珠,再开始挥发,最后变得斑斑点点,马上全干涸,不也是如人生的岁月,一点点变少,时间越来越急促吗?

诗经婚恋诗中的意象(解读诗经国学文化)(5)

由此我们想到诗的另一层蕴意:追求人生的理想,我们在少年时,会感觉遥不可及,道路感觉漫长。但是随着我们不怕艰难险阻,勇敢攀登,那目标就会开始浮现,变得亲近了。一开始或许如水面上的幻影,后来又如同退潮后露出的河滩,一直到最后如河中的绿洲那样真切如见。

另外也告诫我们,在追求时,只有按着事物发展的规律行事,才可以离目标越来越近,如果逆流而行,只会让我们的目标变得越来越远……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此这般,一首爱情诗,就在我们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里,有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

诗经婚恋诗中的意象(解读诗经国学文化)(6)

《诗经》的巨大魅力之一,就在于意象,古人用文化修行人格

我们是被学生时代背书背怕了,其实《诗经》很美,它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本流行歌曲集。其中《诗经》所包含的三部分《风》、《雅》、《颂》,就分别是普通百姓的民歌、上流社会的赞歌,祭祀时赞颂的歌。

《诗经》用比兴手法,形象地展示了很多道理,各种意象思维就成了它的巨大魅力之一。而且它是古代读书人的必修课,会运用它的人,可以做人上人,孔子就非常看重《诗经》的运用。

大思想家孔子,知识渊博,教育出一大帮贤能弟子。很多人会暗地假想,肥水不流外人田,孔子的儿子一定会更厉害,他会不会单独给他开小灶,私传密招?

诗经婚恋诗中的意象(解读诗经国学文化)(7)

有次,孔子的一个弟子陈亢,就悄悄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父亲是不是偷偷给你传过什么密招?”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论语.季氏篇》

孔鲤就说,父亲也没有什么秘诀单独传授给我,就是有一次,在我独自走过厅堂时,他叫住我问:读过《诗经》了吗?我说没读过,他就告诉我要好好读《诗经》,要不怎么能说出有道理的话来?

没想到,孔子的儿子这一番无心之言,被陈亢当成了进修宝典,赶紧回去好好专心研读起《诗经》来。后来他还问出来了另一本书《礼》,因为那时风行祭祀,当然各种礼节显得很重要,这里我们暂且不表。

不过孔子主动提醒自己孩子读《诗经》大有用处,就能让我们看出,当时上流社会的交流方式,估计不亚于现在我们交流时的网络热词,你若不会,就是OUT不时尚。

古代读书人,以君子品行要求自己,说话办事讲究文雅含蓄,而《诗经》中的比兴手法,正好意象深远,暗藏玄机,会给人说而不透的效果。所以,那时如果不懂《诗经》,自然就不会对答了。

诗经婚恋诗中的意象(解读诗经国学文化)(8)

今人虽不作诗,但都是流淌着“诗性”的文化人,国学文化影响着每个人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白鹿原》中曾有一个,神通广大的朱先生,他学识渊博,能掐会算。一张嘴巴,能劝退十万官兵,换来一方百姓安宁,深受乡邻百姓崇拜。

他就有个癖好,每天早上是雷打不动的“晨课”时间,自己会在院子中大声朗读圣贤书,即使官爷求见,他也不给面子,让他们门外等着。正是那些经典名作,他不断地吸收了精髓,才使得他为人谦虚豁达,更显从容,遇事运筹帷幄,从不慌张。

现实中,陈忠实在写《白鹿原》时确有其人,他叫朱兆濂,他还编纂过《蓝田县志》。陈忠实从小就是听着他的神奇传闻长大的,后来就把他写进了小说里,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对读书修行的狂热。所谓大儒者,多圣贤。

诗经婚恋诗中的意象(解读诗经国学文化)(9)

今天的我们,很少有人舞文弄墨,作诗吟唱。但是我们骨子血液里仍然默默流淌着无数的诗篇和孔孟文化。在此意义上来说,即便是大字不识的农民,也算是个文化人了。

对于文化,余秋雨先生曾浅显易懂地解释过: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他还进一步解释:这种由统一文化形成的集体人格,可以让我们行为更加默契,甚至成了一种我们潜意识里的本能。

诗经婚恋诗中的意象(解读诗经国学文化)(10)

疫情期间10天建成雷神山医院

这种人格,如果浸满了文化,就能换发出巨大的能量。就像现在的疫情,我们能做到一声令下,全国统一步调,抗击疫情。而美国,直到现在已经突破300万了,还在四分五裂,各怀鬼胎。由此,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国学文化。

诗经婚恋诗中的意象(解读诗经国学文化)(11)

自觉坚守,抗击疫情

古代文化造就了我们集体人格,深入我们的潜意识

正因为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沉淀,每个人骨子里受到同一文化的熏陶,所以我们能表现出惊人的默契,就连两三岁的孩子,都会自觉地戴好口罩。而美国几百年历史里,尽快科技发达,但是精神层面和潜意识里并没有太多同性。

当然,并不是说西方文明多么不好,我们的文化就世界独大。只是说,我们因为自己特有的文化氛围,最终形成的集体人格,所以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都在按潜意识行动,更显出了集体的威力。

诗经婚恋诗中的意象(解读诗经国学文化)(12)

伟大的逆行者,出征

有社会学家曾把中国文明称为大河文化,华夏土地上的长江、黄河,孕育了我们的文明。从古代时,水患治理,就需要动用集体的力量,所以自古我们的文明就建立在了集权统一的基础上,这是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诗经婚恋诗中的意象(解读诗经国学文化)(13)

其中,被称为中国文学发展的两大源头,一个是《楚辞》就产生于三峡长江流域,充满了楚地的浪漫气息;而《诗经》是黄河流域周文化的代表。正是这两部文化经典,滋养华夏文明,不断繁衍生息出更多璀璨夺目的文化精品;也才默默影响了我们的集体人格,成为了我们行为做事的风格,并默默据守在了我们的潜意识里。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国学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向古代圣贤学习做人做事方法。灵活地运用意象思维,也能带给我们更多人生启迪。

这套《四书五经》抽取了国学部分精华,是一本难得的典藏书籍,原价丛书卖99元,现在活动价只卖28.9元,一顿快餐钱,你就可以领略一番古文化精髓,洞悉我们潜意识里的灵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