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港乐就是比内地歌好听(听着港乐长大的我们)
文 | Nose
每一个年代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偶像。
在还没有互联网、甚至连电视媒体都还没有那么发达的年代,我们能够窥见偶像的途径,少之又少,守着电视播出的频道、从报纸和杂志上剪下他们的新闻照片、追逐着他们的每一部电影或金曲、珍藏每一盘磁带或唱片,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年轻人们,追逐偶像的方式。
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偶像,香港乐坛的「温拿五虎」一定是绕不过去的一群人,他们自1973年成立,可以算得上是流行音乐的鼻祖,成员有香港乐坛元老级别的谭咏麟、钟镇涛,以及彭健新、陈友和叶志强。
想必有很多人,都在小时候的街头,听过音响店放那首《Sha La La La》吧。
而更回忆杀的,就要算是即将在7月20日上映的电影《兄弟班》了,影片讲述的就是当年默默无闻的「温拿乐队」,如何一步步成为香港乐坛爆炸性团体的故事。
温拿五虎本五虎,谭咏麟、钟镇涛、陈友、彭健新、叶智强,也在片中有客串。
片名中的这个「班」,其实就是乐队Band的意思,而乐队中的那些年轻人,便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在温拿乐队红的那些年,粤语中流行一个词叫做「夹Band」,指的就是组建乐队。
那是一整个时代的年轻人的梦想。
没有经历过温拿五虎鼎盛期的人,即便是不太容易体会到当年他们那种万人传唱的火热,但你也依旧能从他们每五年开一次演唱会的坚持里,感受到他们持续地、对粉丝的感染力。
《兄弟班》也在试图解答这样一个疑问:已经是华语乐坛巅峰人物的谭咏麟、钟镇涛为什么在个人事业都如日中天的时候,依旧坚持每五年开一次温拿五虎演唱会,做到分而不散?坚持那五分之一,而不是只做一个一?
从这个角度上,《兄弟班》也因此成为了这个暑假里,最具青春和情怀的作品。影片的导演,正好就是温拿五虎中的鼓手陈友,他导演过不少电影,张曼玉也凭借他的《不脱袜的人》,拿下了自己的第一个金像奖影后。
《不脱袜的人》
影片一开始,就是还没有成型的温拿乐队在家楼上排练的场景,他们遭遇着绝大多数青年人都会遭遇的困难——父母的不理解。
吉他手阿健的爸爸(任达华饰)是裁缝店的老板,坚决反对儿子搞音乐,甚至还为此拉下电闸,把儿子锁在床上。
鼓手阿友本来就要去加拿大读书,却因为遇上了这一帮朋友而不想走了,同样被天天打麻将的爸爸骂得狗血淋头。
相比之下,烧烤摊堂口老大阿力就要好得多,他的母亲包租婆(惠英红饰)是几个人中唯一支持孩子们玩音乐的人,但她的理由,听起来其实也颇有几分无奈——让儿子在家里玩音乐,总比出去到街上跟人混黑社会好吧。
对父母一代的刻画,是《兄弟班》中的一个亮点,任达华 惠英红 金燕玲的老戏骨组合,也让这个追梦的故事里,带上了更加具有烟火气和现实性的厚重质感。
父辈一代对音乐和子辈的不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被看做是时代交替下新旧更迭时产生的裂痕,对于摇滚这种「舶来品」,在父辈的眼中,自然是比不上认认真真做一份工来得实在.
而当它成为流行文化的时候,父辈一代即便理解了子辈们的梦想,也难以体会个中艰辛,比如关于包装、关于炒作。《兄弟班》因此以此拓展了自己的视角,借父辈之口,说出了那些年轻人们或许并没有在意到的问题。
《兄弟班》采用了明显的三幕剧的模式,第一幕便是讲这些少年们初成乐队的艰难,以及面临的家庭的阻碍,其中也沿用了温拿乐队一些为人熟知的逸闻。
比如在参加第一次比赛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赶上报名,只是在地上捡到了一张被人用过的报名表,乐队名字一栏已经填上了Loosers,他们就用这个名字参加了比赛,直到最后红了起来,才改名为Wynners。
冲破家庭的阻碍,是这一批少年追梦之路上的必经障碍,而从Loosers步向 Wynners的时刻,则可以被看作是这群少年的成人礼。
矛盾的种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埋下了。
片中也不断在铺垫这些细节,当阿伦第一次出场时,就用了柔光、仰拍和带有崇拜感的镜头,他似乎天生就是一个明星般的歌手,仅仅是在学生时代随便唱唱都能获得女生们的喜爱。
而在后来,他们乐队拍第一张宣传照的时候,经理也让他们重新换拍照造型,让阿伦和阿B踩在前面三个人的肩膀上,并吩咐摄影师——以上面这两个帅哥为主。
阿伦和阿B,就是后来乐队中最灵魂,最红的两个人。
第二幕便集中于讲述温拿乐队的鼎盛时期,风头无两的青年人们,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终于化解了与家人之间的隔阂。
但是在乐队这个「家」里,问题却渐渐越来越明显。 成员知名程度不一、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成为了对这群兄弟友情的最大考验。
像是其余的乐队成员,只能成为阿伦和阿B的陪衬,帮他们拿礼物;或是经纪公司希望力捧阿伦,让他单飞;又或是一群粉丝冲过来,却绕过了乐队其他人,只找阿伦。
「家」是《兄弟班》始终在强调的一个概念,并在现实的「家庭」和象征性的「乐队」之间变换着自己的意义,最终的走向,则和温拿乐队自己的宗旨一样——就一个原则,不解散。
因为对于他们而言,五个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喜欢温拿五虎,喜欢的就是他们这种「不换人」的精神,不管过去多久,当初听歌的少男少女都已经变成了如今的「上一辈」,但温拿五虎是不变的。
所谓偶像,其迷人之处并只不在于他们外表,抑或是他们的才能,而更多是在于他们所象征着的一种内化的、内驱的力量。
就像温拿五虎对追求梦想的坚持,这种坚持,是人格中纯粹化的一种象征力量;还有这群年轻人在困难和挫折之下,也要维护家人的决心,这个家既指向真正的家庭,也指向梦想的载体——乐队,维护家人的同时,也就是维护自己的梦想。
就像片中说的那样——因为我们一开始,从五个人到今天为止,从来没有换过人。
片中有一段话非常打动人,在多年后的温拿五虎演唱会上,阿友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讲,当年阿伦阿B实在太帅,比其他人都红好多,未免让其他人感觉有落差——
「我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大家都老得差不多了。」
这番话听起来,让人倍感唏嘘。乐队中的几个人乍地看过去,是一定会有第一眼差异的,就好像当年的阿伦和阿B,在大多数人眼中就是最亮眼的那两个,而多年之后,大家都老得差不多了,再也没有谁比谁更帅,更出挑,更是唯一了,因为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这个乐队中的唯一。
和那些唱歌的人一样,当年那些听歌的人,其实也都老得差不多了。
但我们还喜欢着温拿,温拿也还继续唱着。所以啊,名利、地位、容颜都只是一时的风光,让温拿和我们在数十年后还拥有彼此的,是所有人都拥有一颗不被生活和岁月钝化的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