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阿炳的一生(瞎子阿炳逛窑子)
1977年,一首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在外太空响起。
这是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将一张记录了人类所有文明信息的光碟送入到了太空,为的是能和外星高智慧生物进行交流。
而这首《二泉映月》则是光碟中所有世界名曲的其中之一。
2007年,《二泉映月》再次同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奔向月球。
一首二胡曲竟然有如此大的魅力,它正是由我国最伟大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所创作,华彦钧在世界上那可是与贝多芬齐名的大音乐家!
提起华彦钧的名字恐怕很多人都会觉得闻所未闻,怎么可能会和全世界都大名鼎鼎的贝多芬相提并论?
不过他还有另一个称呼想必不少人都听说过——“瞎子阿炳”。
顾名思义,华彦钧正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才因此得到这个称号。
一个双眼失明的人为何会成为中国最伟大的民间音乐家?他又是怎样创作出《二泉映月》这样的世界名曲呢?
(“瞎子阿炳”华彦钧立绘)
让我们怀着敬意一起走进“瞎子阿炳”的传奇人生吧!
一、乞丐艺术家旧中国曾经是乞丐盛行的地方,任梦往往都会将乞丐与“脏、乱、差”联系在一起。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有一部分乞丐在行讨中也积极扮演着雅俗文化的中介,与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子·汤问》中就记载韩娥以街头卖唱的形式进行乞讨的故事,绕梁三日的成语就是出自此典故。
到了唐朝,乞丐在街头演艺逐渐形成大的规模。
唐代的《乐府杂录》中记载女艺丐张红红漂泊流浪一路卖唱乞食,在民间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
随后各色各样的手持打击乐器,以说唱走街串巷行乞的乞丐大量涌现,这些乞丐也被称为“响乞”。
(古代卖艺行乞的盲人)
自宋朝开始,市井间的曲艺艺术开始流行,这其中乞丐便是传播曲艺过程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比较著名的就是安徽的“凤阳花鼓”, 本来是当地百姓用来娱乐游戏的一种节目,后来逐渐成为当地乞丐行乞的一种乞讨技艺,一般多为女丐表演,中间穿插表演一些特技。
因此,民俗学家曲彦斌将乞丐分为十一类,除了有专向商店、铺面或举办红白喜事的人家索乞讨的;
有以身体残疾向路人哀告讨钱的 ;有以谎言诡托取怜于人为手段乞讨的等等外,就是走江湖卖艺行乞的。
而“瞎子阿炳”便是靠卖艺行乞的这一类人。
阿炳和世界上的许多艺术家一样生不逢时,都是去世之后才成名的。
梵高生前穷困潦倒四处漂泊,而阿炳也是如此。
华彦钧在 34 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二胡走上街头,自编自唱,沦为街头艺人。
他主要是在江苏无锡的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进行演唱。
虽说现如今后人冠之以“民间音乐家”美名,肯定了其音乐的现存价值,彰显了他的才华横溢,但是实质上他就是乞丐艺人,只不过是用音乐的方式行乞。
也因为如此,“瞎子阿炳”的称呼随之而来。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时局混乱的三十年代,阿炳作为乞丐艺人尝遍人间辛酸苦辣最能了解底层人民的苦难。
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再加上他扎实的音乐功底,配之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深受观众喜爱。
在阿炳的眼中也许没有“音乐创作”这样的概念,他甚至可能根本知道什么是五线谱。
(阿炳的泥塑)
他在街头卖艺是迫于自己坎坷的身世、动荡的生活,为的仅是讨口饭吃。
他的堂哥华伯阳曾说过,每当阿炳忧愁的时候,他便会拿起二胡提手拉动类似的曲子。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也不妨理解为曲子是其发泄生活窘迫、悲伤的途径。
“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编唱了《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国军人打气。
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再次用富有激情的音乐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
他的许多音乐都唱出了当时群众的心声,每天晚上走街串巷,边走边拉二胡,声调感人,深得广大市民的喜爱。
后来享誉世界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
无锡被日军侵占后,阿炳和家人便选择离开这里避难,不久到了上海。
(抗战时期的阿炳立绘)
他在昆曲班仙霓社找到了一份弹奏三弦的琴师工作,还得到机会在电影《七重天》中本色出演了一名盲人角色。
这时他将自己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注入到了新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听松》里,曲子气魄豪迈、情感充沛。
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以用二胡弹出人们欢声笑语以及小动物叫的声音,甚至能把琵琶放在头顶上弹奏。
如果生在现在,阿炳想必会是让同行望尘莫及的音乐才子。
二、《二泉映月》阿炳一生创作的乐曲多不胜数,只是可惜完好无缺保存至今的只有《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二泉映月》。
一方面正如前面所讲,阿炳本身并没有音乐创作的概念,他在有新乐曲的灵感后没有写成曲谱;
另一方面是当时的中国穷困落后,录音机都非常罕见,没人帮他录制曲子,更不用说靠卖艺乞讨为生的自己,哪有钱买得起录音机。
以上六首曲子能保存到现在,也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阿炳 纪念专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便禁止他继续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
无奈之下,阿炳只能重操旧业,提着二胡走街串巷为人表演。
可没过多久,他肺病发作,躺在床上不停地呕血,无法上街卖艺只能在家修理胡琴为生,艰难度日。
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荫浏登门拜访了阿炳,为的是帮他录制曲子。
杨荫浏教授是如何知道这位乞丐艺人的呢?
原来,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黎松寿幼年时期和阿炳曾是邻居,他经常在家门口听阿炳拉二胡,非常地喜欢。
于是受阿炳影响,黎松寿自己也开始学习拉二胡,还经常在演奏技法上向阿炳请教。
(黎松寿教授)
阿炳没有孩子,因此特别喜欢小孩,就让黎松寿经常来他家玩,二人成了“忘年交”。
后来黎松寿成功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民乐系。
一天,黎松寿在屋外等老师时,随手用二胡拉了支阿炳教他的曲子。
黎松寿拉的入神,一曲终了才发现身边过来了一个人。
那人听得津津有味,满眼放出光彩,急忙询问他拉的是什么曲子。
此人正是杨荫浏教授,杨教授是受中央音乐学院所有师生所托,从事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的工作。
黎松寿告诉他说这乐曲是他家乡一个瞎眼的民间艺人教的,没有名字。
(杨荫浏教授)
杨荫浏教授直夸这曲子太好了,还说他正在收集民乐,准备用刚从国外进口的钢丝录音机录下许多优秀的民间音乐。
黎松寿一想到阿炳的乐曲有机会被中央音乐学院的大教授收录,激动地不得了,当即和杨教授约好到无锡老家去。
几个月后,杨荫浏和曹安和两位教授在黎松寿的引路下来到无锡。
这次他们主要的任务是录制无锡的道教音乐,等任务完成,黎松寿则坚持请他们去阿炳家录制乐曲。
阿炳知道大家的来意后,立即拉起了二胡,正是杨荫浏教授那天听到的曲子。
他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杨教授询问得知他经常在惠山泉庭上拉,就提出《二泉》这个名字。
(话剧《二泉映月》中阿炳录音的桥段)
阿炳说:“《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粤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
杨教授细想一下觉得印字像是抄袭得不够好,正好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
阿炳听完非常满意,于是世界名曲《二泉映月》的名字就此诞生。
据黎松寿后来回忆讲,阿炳当时身体很差没有发挥好,所以保存下的这首《二泉映月》并不够完美。
这次录音,录了整整六首,正是前面所提到的六首曲子。
五天后,黎松寿扶着阿炳到无锡牙医协会成立大会的文艺晚会上演出。
这是阿炳平生第一次上舞台面对话筒演出,也是唯一的一次。
(话剧中阿炳演出)
他一开始是弹琵琶,后来台下有人起哄要阿炳拉二胡,黎松寿担心他的身体,劝他不要拉。
阿炳却说:“我给无锡的乡亲拉琴,拉死也甘心。”
那晚,他再次拉起自己不知拉了多少遍的《二泉映月》,场内场外都是人,台下掌声和欢呼声络绎不绝。
阿炳很开心,他脱下头上的帽子向观众点头表示感谢。
演出后的第三天,阿炳就去世了。
阿炳最终还是将生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音乐和观众。
或许是上天垂怜这位受尽磨难的音乐家,在他生命最后一刻终于有知音“抢救”了他的旷世之作。
三、最伟大的艺术阿炳之所以能创作出这么伟大的音乐作品,正是印证了那句“艺术来源于生活”。
他自出生就受尽苦难。
阿炳的父亲华清和乃是无锡洞虚宫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法号雪梅道人。
(阿炳故居洞虚宫雷尊殿)
母亲出身于农民家庭,曾嫁与一秦姓人家,婚后不久丈夫去世便守了寡。但她耐不住寂寞与道士华清和私通遭到全族人的痛骂。
母亲生下阿炳后一年便在无休止的谩骂声中郁郁而终。
父亲华清和就将还在襁褓中的阿炳送至无锡县东亭镇小泗房巷老家,托自家族人抚养他。
那时候的阿炳一直没有名字,8岁后才被带回道观拜华清和为师,取名华彦钧,小名阿炳,并被送进私塾读书认字。
杨荫浏教授之所以后来会到无锡录制道教音乐,就是因为当时许多优秀的传统民乐都掌握在道士的手中。
而华清和就是当地最为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的“掌门人”。
阿炳在“师父”身边耳濡目染,很快便表现出了罕见的音乐天赋。
(阿炳画像)
在他10岁时,就开始跟着“师父”学习击打石头模拟击鼓;12岁那年,“师父”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笛子,并且在笛尾上挂铁圈和秤砣以增强腕力。
阿炳在学自己最喜爱的二胡时更加刻苦,手指磨出了血印在琴弦上,也长出了厚厚的茧。
直到17岁阿炳终于得到机会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深得华清和真传,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华清和去世前夕才将阿炳的身世告诉了他,那年21岁的阿炳才知道自己喊了十几年的“师父”竟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阿炳子承父业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与堂兄华伯阳共同管理雷尊殿的香火收入。
或许没有经营的天赋,道观的想火越来越差,阿炳也自此走上了自甘堕落的道路。
(电影中的阿炳与董彩娣)
他交友不善,被人带去吸食鸦片,后来身为道士还明目张胆地出入妓院。
不仅染上鸦片的毒瘾,搞得自己倾家荡产生活潦倒,还因狂窑子染上梅毒造成双目相继失明。
失明后的阿炳被道士赶出了道观,自此流浪街头,卖艺为生。
家族的人看他可怜就安排江阴农村寡妇董彩娣照顾他的生活,二人结为夫妻。
世事就是这样无常,本来在道观安稳的生活阿炳却自毁前程,如今在痛苦绝望中的他却没有破罐子破摔,一个说唱时事、街头卖艺的“瞎子阿炳”新生了。
即便生活已经够凄惨,但他作为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依然不减,能在抗战时期坚持用音乐来鼓励国民抗日,这份真诚是令人感动的。
恐怕他自己都没有料到多年之后自己会被国人称为中国最伟大的音乐家。
(《二泉映月》曲谱)
底层人民最艰难的生活,激发出阿炳最强烈的创作灵感,也因此他的作品最能打动人心,也最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二泉映月》是一首悲歌,也是阿炳对自己坎坷一生最好的阐述,他摆脱了曾经那种纨绔子弟的心态,成长为一种与我同在的命运认同感。
里面包含了对人世的关怀,对自我的思考,以及对世人遭受磨难的倾诉,但同时也寄托了阿炳对生活的热爱。
他是那么的积极向上,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把他和贝多芬相提并论。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也是被上天开了玩笑,让他最为重要的耳朵失聪。
或许换作其他人早已自暴自弃陷入癫狂,而贝多芬却敢于向命运挑战,即便失去了听觉,他仍然创作出了《第七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第三钢琴协奏曲》等足以载入史册的音乐作品。
(阿炳塑像)
阿炳也是如此。
一部伟大的作品是就是一部心灵史,当毛主席在上海听到《二泉映月》后评价说:“它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很好,要发扬光大之。”
后来,毛主席还亲自观看了芭蕾剧《二泉映月》。
周恩来总理特意指示有关部门将这首乐曲制成唱片,作为珍贵的礼品送给访华的外国友人。
阿炳的音乐也正式走上了国际。
1978年,世界大三东方音乐指挥家之一的小泽征尔聆听了中央音乐学院一名17岁女学生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后,热泪盈眶的说:“我应该跪下来听……”
他真的跪了下来,还说:“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
因为小泽征尔的评价,《二泉映月》漂洋过海享誉世界。
四、阿炳死亡之谜现如今,阿炳也已经是可以载入史册的音乐家了,但他留给世人的印象却少之又少。
据说他生平只有一张留存下来的照片,还是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给他发的一张 “良民证”上的标准照。
照片里的阿炳带着盲人眼镜,面容枯瘦,戴着一顶破毡帽,透着中年人生活的艰难和沧桑。
(阿炳“良民证”)
阿炳的作品火遍全球,随之而来阿炳的人物传记也在市场上多了起来。
关于阿炳的生平事迹在众多作家的笔下也是五花八门,比如阿炳最后的离世原因就有很多种说法。
宿迁日报社曾爆料,作家杜文夫说阿炳是上吊自杀的。
《无锡地方志》早就记载阿炳是生病去世的,这一重大爆料无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大关注。
起因是一篇《陆文夫一生的“阿炳情结”》的文章,该文章是定居在加拿大的华人作家协会创会主席冬苗所写。
文中说陆文夫在《新苏州报》社当记者时听了《二泉映月》,感动的热泪盈盈,便专程去了无锡访问阿炳。
他到的时候阿炳已在半个月前过世了。
(陆文夫)
阿炳去世后,家人将他草草殓葬。
阿炳的老伴董彩娣说,阿炳是上吊自尽的。他虽给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两位教授录了《二泉映月》等曲子,却一分钱亦没有捞到。
录音结束后,他起身想弹弹三弦胡琴,取下一看发现蒙上的蛇皮被老鼠啃了一个大洞。
当时正是冬天怎么还会有老鼠呢?难道是老天爷故意为难他,不想让他活下去……
阿炳越想越难过,加上年轻时染上的毒瘾发作,又没赚到钱,家中断粮已久饿得实在受不住,心下一横,用道袍上的腰带悬梁自尽了!
这样的说法很快遭到了黎松寿教授的妻子曹志伟的反驳。
曹志伟当初跟着丈夫一起到了阿炳家录制曲子,是当时的见证人之一,她认为陆文夫根本没见过阿炳怎么可能讲这种话呢?!
(阿炳唯一照片)
而且阿炳当时生病吐血,哪有力气去上吊,简直是胡闹!
黎松寿教授去世后,曹志伟受丈夫所托把黎松寿遗留的部分资料捐献给了无锡,其中有一封关于阿炳的书信。
信中讲黎松寿从上海坐车回无锡途中路过阿炳家门口,看到了有堆稻草灰烬,门楣上挂着标志家有丧事的白麻布,知道大事不好。
当黎松寿见到董彩娣后,她哭着说:“十多天前半夜里老头子突然发病,气喘如牛,大口大口吐血。我慌忙叫隔壁大嫂去请医生,一面帮他摩挲着胸口,隔了半天才苏醒过来。他紧握着我的手有气无力说‘我不行了,医生来也无用……要先走一步了……”
她还讲阿炳临终前再三嘱咐谢谢杨教授和几位待他不错的朋友,最后长叹一声自己没机会去北京了,便撒手人寰。
阿炳孙子孙女在2014年为阿炳扫墓祭奠的时候,面对记者的采访也很是气愤,表示对祖父上吊自杀的事是不存在的,从未听说过。
(阿炳上海纪念馆)
笔者认为,《陆文夫一生的“阿炳情结”》这篇文章问世的时候,陆文夫先生已经过世,是他人编写的,并不能作证陆老先生的话。
而且阿炳一生历尽苦难仍能乐观向上,才创作出这么多脍炙人口的曲子,怎么会突然因为一个老鼠洞就想不开寻死呢?
也许陆老先生是道听途说,也可能是某作家为了增加热度话题有意曲解他的话。
而黎松寿教授自幼与阿炳是挚友,而且是阿炳最为忠实的“粉丝”,不可能会造假,他的话更有真实性。
黎教授生前便对市面上各种阿炳的书籍很不满意,认为里面所记载的阿炳事迹不真实,想要自己写一本书。
可惜书稿已经发黄,黎教授没来及发表就已经离世了。
曹志伟和黎教授的子女也一直想要完成他的遗愿,能够给阿炳拍一部电影来给世人讲述一个真正的阿炳。
(阿炳雕像)
如今,关于阿炳的话剧、电影、纪念活动、音乐节层出不穷,我们也只能通过这些来了解他的事迹、作品和面容。
无论如何,阿炳作为我国最优秀的民间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将被世界所铭记,也一直会传承下去。
编辑:托马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