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与经济(用民生带动经济)

寿阳县作为扶贫开发县,共有21个贫困村、5466个贫困户、15667个贫困人口,其中西洛镇就是4个主要贫困人口分布的乡镇之一。近年来,寿阳县委、政府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引导下,除了开展常规的帮扶工作,在惠民利民方面更是下大力气,从贫困群众的生活需求着手,促生产、修基建。特别是县委书记郝鹏鸿,多次来到西洛镇开展实地调研,盯住水抓住路,用民生为本的小处方,解决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难题。

民生与经济(用民生带动经济)(1)

修民生路 打通村民致富瓶颈寿阳县西洛镇云烟村云烟小组到桃园头段有一处远近闻名的石头路,整个路面由方形的石头铺成,路边沟壑纵横,最深处可达20米。路面不宽却弯度极大,连续的紧急弯道让走过这里的人都对这石头路记忆深刻。每逢下雨下雪,别说路过的车辆走的步步惊心,就连经常来往的附近村民都怨声载道。这样的路,怎么能担负起让周边贫困人口富裕起来的重任?2017年春天,寿阳县委政府相关负责人特地来到西洛镇云烟村现场办公,邀请专业人员对该路段进行设计改造,县政府随即投入490余万元,动用约11万方土方,铺设106米管涵,填方修建284米的新路,加上100米的旧路对接,形成了0.38公里的标准四级公路。工程后期将加设路边波形护栏,确保来往车辆安全。

过去的石头路坡度陡、弯道急,交通事故经常发生。路另一头的纂木村种植的小米品质优良,却苦于难以推广,大山深处的古建、文化都被过去弯弯的小路缠住了走出去的步伐。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在寿阳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贫困山区的致富路终于不用再九转回肠,大山深处的村民被“路难行”困扰几十年后终于盼到了新路的修成,群众无不拍手称赞寿阳县委政府、西洛镇政府解决了当地百姓的老大难问题。供水工程 流淌山村惠民幸福泉西洛镇纂木村是县级贫困村,村内沟深梁高,土薄石厚,属于土石山区,过去祖祖辈辈村民用水全部为小泉小水,季节性缺水是困扰当地百姓生活的大难题。为解决当地的人畜用水问题,2016年寿阳县开始投入人力物力,兴建纂木村供水工程。为了让村民喝水用水不再看老天爷的脸色,寿阳县西洛镇纂木村供水工程设计新打一眼井深为550M的深井作为主要水源供应,新建一个200立方的蓄水池,铺设总长为13.45KM输出管道、砌筑阀门井52座 。看似简单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完成后便可解决附近觅沟、南岭、前塔、围后、伽南、玛瑙、纂木7个自然村的人畜吃水问题,还可延伸解决马庄、宣王、北岭、桃园、西木庄的饮水问题。真正是一项有长远意义惠民工程。目前,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已经全部完成,进入试水通水阶段。

民生与经济(用民生带动经济)(2)

民生与经济(用民生带动经济)(3)

种大棚菜 收入增十倍群众受益前往西洛镇城治村的蔬菜大棚种植区,路旁的两棵迎客松婀娜多姿,仿佛讲述村里的喜人变化。村民赵大姐带我们走进她家的大棚,看着马上就能采摘上市的番茄沉甸甸的挂满枝头,大姐说“致富就靠这两年的蔬菜种植了。”据了解,西洛镇城治村从2010年开始,在寿阳县委、政府的支持下陆续建起蔬菜大棚,村里的村民开始尝到大棚菜带来的甜头。近年来,乘着精准扶贫的大好政策的东风,城治村的困难群众利用政府给的经济补贴、技术支持,陆陆续续建起共39个蔬菜大棚。这些大棚每年可以种植两季蔬菜,比起过去的露天菜,每亩的净收益可以增长10倍之多。村民们再没有农忙农闲之分,一年四季都劲头十足,一砖一瓦铺设着自己的致富路。除此之外,寿阳县农业局的蔬菜专家还经常来到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科学种植,增加收益,农门只要专心种地,收入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脱贫致富已经不是不可企及的梦想。

民生与经济(用民生带动经济)(4)

民生与经济(用民生带动经济)(5)

(柳彦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