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的奇幻之旅 电影(异类与异境电影漫记之小岛惊魂与剪刀手爱德华)

大多数影片都是主题鲜明的。

比如《小岛惊魂》,悬疑恐怖片,人是鬼鬼是人的颠倒;比如《剪刀手爱德华》,科幻爱情片,非鬼非人与环境的冲突。

爱德华的奇幻之旅 电影(异类与异境电影漫记之小岛惊魂与剪刀手爱德华)(1)

《小岛惊魂》终究没有颠覆我们的存在感,毕竟影片说的不是人变鬼的故事,而是鬼变人,如果鬼能以潜意识变成人,那么人自然不会相信潜意识会变成鬼。有趣的地方在于鬼与光的关系,即使整个影片对鬼为什么不怕光的疑问可以视为中国式传统定势,然而在一切真相大白之后,鬼对自己未来“光明”的追求却令我陷入小小的思考:如果鬼也能追求光明;人是否该追求黑暗呢?这样将人与鬼严格区分的思维显然是影片所不倡导的,在大部分时间他们都难以明晰身份。我只能说,在现实社会的确有人追求黑暗,如现实主义作品《狂飙》里的高家兄弟等等。

爱德华的奇幻之旅 电影(异类与异境电影漫记之小岛惊魂与剪刀手爱德华)(2)

有趣的是,当《小岛惊魂》带着观众把几个人变成了鬼;《剪刀手爱德华》又恰恰相反的将一个鬼变成了人。

于是两部影片的共同之处出现了,我们不妨称之为“身份认同片”,无论是人变成了鬼,还是鬼变成了人,创作者都给出了同一答案:他们只能回到自己的世界。

所以如果苛严的说:两位导演都“心胸狭隘”,还没有达到更宽广的自由平等博爱。毕竟导演们不是鬼,都是人而已。

这个世界上的人(那个世界的鬼)确实很难跨界两种身份。

爱德华的奇幻之旅 电影(异类与异境电影漫记之小岛惊魂与剪刀手爱德华)(3)

所以无论《剪刀手爱德华》里的美式温情如何震撼人心,我们终究只能获得一个无比失望的答案——无论妈妈是如何接纳与帮助爱德华,爱德华又如何对人类表达出最内心的善意,伤害仍然不可避免,最终还是各走各路。

这个世界是被爱推动的吗?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懵懂的人固然可爱,也会很可恶。只是,我们年轻时可以试着与这个世界一争高下,而后终于发现世界终在,我正在衰老、死亡。

我们总以为异类在异境中是永生的,那么他们终究不必如人类般软弱,可以实践他们对亲情与爱情不变的执着。

爱德华的奇幻之旅 电影(异类与异境电影漫记之小岛惊魂与剪刀手爱德华)(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