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没有水獭呢(一直网红持续被遗忘)
文丨科学公园
水獭:“在吸我的同时,也请记住我。”
如果你问我世界上最帅的动物是什么,我的回答一定是华北豹;但是你要是问,世界上最萌的动物是什么,我一定回答:水獭。
亚洲小爪水獭,图片来自嘉道理中国保育
微博、B站上,水獭是让无数人日吸夜吸、以萌会友的网红;但在现实中,我国的水獭长期以来却像是活在信息的黑洞里。
“它们生活在哪里,有多少,面临什么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三个问题一直无人关注,等到这两年搜寻答案之时,我们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水獭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今天的推送来自于对两篇“及时雨”科研文章的翻译和整理,其中的结论来自于近年来的全国野外调查及问卷数据,以及有史以来的文献汇总。对于水獭保护所需的这三个问题,我们终于有了清晰的答案。
感谢嘉道理中国保育 李飞和陈辈乐博士 撰写的《过去与现在:中国水獭的分布与状况(Past and present: the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of otters (Carnivora: Lutrinae) in China)》,和中山大学张璐老师等撰写的《被忽视的水獭:过去400年的分布变化以及保护现状(The neglected otters in China: Distribution change in the past 400 years and current conservation status)》。另,感谢志愿者匡远亭同学所做的翻译工作。
那么,就让我们聊一聊水獭吧!
全世界共有13种水獭,水獭作为鼬科大家族的一员,无一例外都是顶尖的猎食者。它们伴水而生,水质,鱼类数量,和淡水栖息地的健康都影响着獭獭们的数量与分布。
獭獭大家族,图片来自IUCN,汉化来自物种日历
国共有三种水獭,欧亚水獭(Lutra lutra),亚洲小爪水獭(Aonyx cinereus),和江獭 (Lutrogale perspicillata)。
由于水獭的超强适应能力,它们曾是中国的广布种,现在欧亚水獭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亚洲小爪水獭和江獭被评估为易危。
听上去是不是不太糟糕?
但是中国的现状是这样的:远不如曾经丰富的水獭种群其实大部分都是欧亚水獭,少数亚洲小爪水獭分布在我国南部边境,而江獭已销声匿迹长达数十年。
江獭,图片来源见水印
亚洲小爪水獭,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人一度以为这张Bing的封面是海獭,其实人家是欧亚水獭。拍摄于苏格兰设得兰群岛。
很多人一度以为这张Bing的封面是海獭,其实人家是欧亚水獭。拍摄于苏格兰设得兰群岛。
消灭25733只水獭只要一年其实水獭在古代出镜率就很高,2000多年前,“獭”一词就被用来形容它们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它们水性极佳,捉鱼技能又满点,古人看中了水獭的本事,会驯养它们当作捕鱼工具,少数偏远地区至今还沿袭着这个传统。
下潜的水獭,仿佛是一条带毛的鱼。©Koichi Murata via Twitter
然则,水獭溜进鱼塘偷鱼时,又会被当作渔害,惨遭各种驱逐或杀害。甚至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样的人兽冲突仍可见于不少鱼塘和水库。在论文库中,还可查询到许多同期的“除害良方”。
偷鱼?我没干过啊?©fotoplatforma.plf
除此之外,水獭的肝脏、骨髓和肉被用于中药材,防水的皮毛更被认为是保暖的上佳皮料,由此种种,1950-1980年间,它们被广为捕杀,水獭种群在中国全境全面衰退。
这里给一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白眼
举个例子,1955年,光湖北省一年捕获水獭的数量就超过14000只;而湖南省水獭皮毛最高的年产纪录则高达25733张。
从1950年到1980年,三十年时间里,由于全国范围的过度开发,包括吉林、安徽、福建、广东和广西在内的许多省份,其水獭皮毛制品的产量都下降了九成以上。
(上图)被缴获1392张动物皮毛中含有1张孟加拉虎皮、581张金钱豹皮、778张水獭皮、2张猞猁皮。
(上图)图中所示为自称合法出售的水獭皮草。来源于网络
1989年,中国的三种水獭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是,被列为保护物种并没能拯救它们的命运,中国的水獭种群仍在持续衰退。
窥斑见豹,2010年中国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调查了当地的水獭数量,个体数量仅及1975年时的1%,锐减了99%。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复杂,也许是因为过度捕捞导致的猎物不足,水资源污染,以及水电站修建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果,换一个更大的空间尺度,再把对比时间往前调——中国东北部,2000年代的水獭数量比之1950年代,也已缩减了92%。
种群数量的悲剧之下,物种的命运也近穷途末路。一个悲伤的事实是,中国的江獭已经数十年杳无音讯。(戳物种日历:30多年了,我们连它们的粪便也没有再次见到)
日本动物园的欧亚水獭。拍摄者twitter:にゃいはは
59年间仅14篇关于水獭现状的论文而学者在整合有关我国水獭文献的过程中发现,水獭作为一种旗舰物种和淡水栖息地的顶级捕食者,长久以来竟然一直被研究人员所忽略。
在1958-2017的59年间,我国研究者发表的有关水獭的中文文献只有33篇,其中仅7篇关于水獭的种群与分布,2篇关于水獭的形态学,4篇关于如何捕获与消灭水獭;篇数最多的则是关于水獭的繁殖与利用,共11篇。
我百度一搜,大概就是这种画风,水獭养殖哪家强?
同期,与中国的水獭相关的英文文献只有7篇,其中4篇关于金门的水獭种群,3篇有关内地的水獭现状。
目前,我国只有两个硕士研究生选择水獭研究,仍没有任何关于水獭的博士毕业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1986年成立以来,没有资助过任何关于水獭的项目。
科研人员对我国的249名野生动物从业人员(平均每人有8.5年的从业经历,每年的野外时间有3.8个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只有54%的人正确识别出了水獭,仅48%的人了解水獭的习性。
图片来源:年宝玉则生态环
水獭除了喜欢江河湖沼,还喜欢在溪流、稻田和红树林内安家。
学界的关注尚且如此,何谈民间。基础调查尚且如此匮乏,何谈科学保护。
此时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对水獭的栖息地和种群变化的了解,并在了解的同时,保护好现存的种群,此外,没有任何捷径。
新加坡的野生江獭
现存分布区约有1/3位于官方保护区之外基于近年来所有可信的影像数据,目前我们幸存的小可爱们的桃花源,其存留原因基本可归为如下三类:
(1)靠兄弟:在管理得当的自然保护区内,该地水獭的生存往往受益于政府对如东北虎、大熊猫和稀有水禽等旗舰物种的有力保护;
(2)靠信仰:在青藏高原等河流源头地区,当地人出于宗教信仰,较少狩猎;
(3)靠运气:开发、污染等破坏尚未来临的海岸线或淡水环境。
近十几年来水獭的分布波动不大,主要都集中在水量充沛的流域,如图们江、长江,黄河,汉水、珠江、九龙江等等。栖息地散落在江苏省、青海、云南、湖南、陕西、黑龙江等其他省份,海南岛和台湾也有零星分布。
2000年后,有57处确认有水獭的地点,黄三角为欧亚水獭,紫星为亚洲小爪水獭,蓝色表明物种不详,无江獭记录。Zhang et al. 2018
据统计,我国分布最多的水獭仍然是欧亚水獭。
2000年以后,确凿记录到水獭的地点共有57处,其中50处是欧亚水獭,3处是亚洲小爪水獭,4处未能识别物种,而对江獭的发现依旧是零。
本就不多的分布点中,大约有三分之一位于中国政府划定的保护区之外。由于水獭身体颜色较少,无花纹,很难做个体识别,科学家对于这些种群的大小和繁殖能力都未有透彻的了解。
我们在新龙拍到的欧亚水獭就不在保护区内
水獭保护迎来新纪元晚到胜过未到。近几年来,愿意守护水獭的保护组织和科研力量也在飞速成长,并且把正确认识水獭的姿势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大家。
在青海、新疆、海南岛、浙江 、珠海、四川等地,对水獭的监测和保护正在或将要展开,水獭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顶级物种,正在慢慢走入公众的视野。
来源twitter: Koichi Murata
水獭是非常可爱,但请别饲养它们。
青海的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从2011年起就开始关注并监测三江源的欧亚水獭,近两年来不仅从生态调查、更从文化层面为自己家园的水獭立传。
最近他们发的水獭文章(戳年措:藏族人与水獭:千年后的道歉),我反复读了好几遍,读到藏族同胞给自己孩子取名为“野生动物平安(意译)”时,我抬起了头,止住了想要留下的眼泪。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也从2017年起开始关注和着手三江源区域的水獭保护。(戳:在这座二十多万人的城市,我们给水獭做了一场丰容)
不久前,山水驻站三江源的韩雪松还就此做了线上分享,字词间尽是对欧亚水獭的用心和尊重。
图片来源:年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我们的老朋友嘉道理中国保育(KCC)自2012年起就开始系统地调查中国水獭的状况。
2016年,他们在云南省的盈江拍摄到了亚洲小爪水獭在中国的首批生态影像资料,2017年初,与海南省吊罗山林业局合作成立了中国首支小爪水獭监测队(戳:说说海南的水獭及保护);也在珠江口发现了欧亚水獭的残存种群……(戳:经济特区可否保住最后的水獭)。
今年4月,他们还将与IUCN水獭专家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办《第十四届国际水獭研讨会》,可以期待,中国对于水獭保护的重视将进入新的纪元。
中山大学濒危动物行为与保护实验室自2016年以来也一直在关注水獭的研究和保护,他们和嘉道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在四川唐家河、青海三江源、广东珠江口开展了水獭调查,聚焦水獭的调查方法、种群数量、食性、栖息地选择及生态功能等内容,为中国水獭保护提供了科学支撑。
除此之外,我相信,还有一些我没有提到的组织和个人在默默守护着水獭。希望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关注散落在中国角落的水獭,一起守候它们的现在与未来。
所有被遗忘的水獭都应该被重新认识,除了可爱,它们还有无数精彩值得我们去发现。
江獭 图片来自www.uw360.asia
参考文献
[1] Zhang, L., Wang, Q., Yang, L., Li, F., Chan, B. P. L., Xiao, Z., ... & Fan, P. (2018). The neglected otters in China: Distribution change in the past 400 years and current conservation statu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28, 259-267.
[2] Li, F., & Chan, B. P. L. (2018). Past and present: the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of otters (Carnivora: Lutrinae) in China. Oryx, 52(4), 619-626.
-End-
注:可点下方原文链接,内有【中山大学濒危动物行为与保护实验室记录到的欧亚水獭红外影像。第一二三五段视频拍摄于唐家河,第四段拍摄于青海昂赛,记录了水獭的排尿标记行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