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流行的古风裙(留仙裙月华裙古代的百褶裙)
芒果台最近推出了《美好年华研习社》。
有一说一,有专业学者和造型团队的加持,每场“作业秀”里的汉服都相当程度上复原了古代原貌,又扎扎实实地美到了人心坎里。
但说起来,你有没有好奇过,古代的女性都流行什么样的穿搭呢?
扒扒历史资料,不禁感慨,审美真的是跨时空的,我们今天喜欢的“爆款”,古人居然早就追过了。
留仙裙,月华裙,古代的百褶裙?
学院风穿搭这几年真的太火了,各种百褶小格裙配白衬衫随处可见,今年春天Dior2022早秋系列还主打了复古学院风。
然而,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汉朝,就已经有这种“百褶裙”的设计了。
它的起源相传与古代十大美女之一的赵飞燕有关。
传说记载赵飞燕身材特别纤细,喜欢穿长裙舞蹈。一次湖上起舞时忽然刮起大风,赵飞燕险些被刮到了天上,宫女急忙拉住她的裙摆救下。
裙子被拉出了很多褶皱,大家反倒觉得这些褶皱让裙子看起来更美了,而美若天仙的赵飞燕没有被风吹走,这种带褶皱的裙子也因此有了“留仙裙”的名字。
这种裙子裙摆布满了有规律的竖向褶皱,裙装从以前的垂直下摆,变成了喇叭花样的自然散开状,特别像今天百褶裙。
因为别出心裁的美,在宫中迅速流行了起来,且极快地传到了全国各地,尽管制作上对面料的需求更多了,但家中稍微有点结余的女子都纷纷改穿留仙裙。
隋代女俑
“百褶裙”在历朝历代都有。
晋朝出现了一种“破裙”,裙摆由不同的面料拼接而成,和百褶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隋唐往后,裙幅增加,捏褶也越来越多,和如今我们穿的的百褶裙逐渐接近。
明朝的“百褶裙”样式发生了更加突出的变化。
“马面裙”在前朝基础上发展而来,裙门和侧面打裥的设计让裙身自然形成宽窄不一的褶。
明朝末年腰间褶裥越来越密,每个褶裥的颜色和纹样都不同,风吹动时如月华一般,又有了“月华裙”的美名。
到了清代,又出现一种“凤尾裙”,是用缎裁剪成尾端收尖的布条拼接而成,可以套在马面裙外面穿。
百褶裙的审美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反倒是越往后越能被古代的女子们玩出花样。
谁能不“拜倒在石榴裙下”?
今天的穿搭时尚潮流常常是一些头部奢侈品牌设计带起来的,但要说到潮流影响力,唐代的杨贵妃也不失为顶流大咖。
石榴裙以石榴花染色,因鲜红艳丽而得此名,这种色彩鲜红的长裙,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但直到唐朝才在全国范围内风靡。
这不能不依仗金字塔顶端的穿搭博主杨贵妃强大的带货实力。
当时全国范围,上至后宫佳丽、贵族名媛,下至青楼女子、寻常人家,都纷纷穿起了这种石榴裙,家喻户晓的白居易《琵琶行》中那句“血色罗裙翻酒污”,当时琵琶女穿的裙子就指的是石榴裙。
“拜倒在石榴裙下”这句俗语的形成,也有传说是因为杨贵妃在宫内穿着石榴裙,唐玄宗下令文武百官见到她必须下跪,而形成的。
而后历代,石榴裙也都为女子所爱。
直到明代,徐渭诗中夸张地写:
“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
《红楼梦》里香菱的那条石榴裙,也成了历代红学爱好者苦苦思索的玄机。
褙子,宋代人手一件的开衫
入秋天凉了大家都喜欢披个小开衫,或者用抹胸搭配开衫,这是不是听上去就是现代生活很日常的穿法?
事实上宋代女子早就已经流行这么穿了,她们几乎人手一件“开衫”,那时的形制叫“褙子”。
褙子通常是直领对襟的款式,最重要的是它绝对没有系扣,整身自然地垂落下来,简单又好看。
它通常长到膝盖附近,但也有到脚踝或只到臀部的。
褙子的设计重点就在门襟和袖口的花纹镶边,叫做“领抹”,当时的市场上就能买到现成的款式回家缝上。
褙子的穿法特别多,既可以穿在襦衫大袖里面,也可以直接在里面穿一件抹胸,真正是“一衣多穿”的典范了。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女子并不像我们通常所想的那样穿得十分收敛含蓄,女子穿的褙子两侧开的都很高,微微露出内衣,内搭的抹胸系带绑束,也会衬出胸部的曲线,着实是开放又不暴露。
明朝都爱奶奶风坎肩——比甲?
大概是前几年,忽然刮起了一阵穿坎肩的风,一开始嗤之以鼻,觉得是“奶奶装”的人,后来也都真香了。
这股穿坎肩的潮流,明代就已经卷过了。
大约到明代中期的时候,北方妇女之间率先流行起了比甲,后来成为了女子普遍的服饰。
无领无袖的设计,这不就是今天的坎肩?
一开始的比甲是对襟设计,长度很长,一般到臀部,还有达到膝盖位置的,后身通常比前身要长,保暖性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当时就有很多不同的设计款,比如《金瓶梅》里提到的李娇儿的沉香色遍地金比甲,孟玉楼的绿遍地金比甲,潘金莲的大红遍地金比甲。
到了清代,比甲逐渐缩短了衣身,又叫坎肩、背心或者马甲,长款的在那时候也叫褂襕,设计上更翻新不尽。
光是领子,就有大襟、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和人字襟等等,纹样做工愈发考究,花边镶饰和吉祥纹样琳琅满目,看了也要让人不禁感慨那时的服装设计力。
琵琶襟
对襟
一字襟
另外面料也更讲究了,春秋多用绸缎,冬季有皮毛,夏季有纱和缂丝,真正是做到了一年四季都好穿。
和今天用坎肩做叠穿利器一样,明清时期女性也爱叠穿马甲坎肩。
《红楼梦》里就对这种穿搭多有着墨。
像是宝钗的“蜜合色棉袄”配“玫瑰紫二色金银线的坎肩儿”;鸳鸯的“水红绫子袄儿”配“青缎子坎肩儿”;紫鹃“弹墨绫薄棉袄”配“青缎夹背心”,这配色和款式的拿捏,妥妥服装秀场审美配置。
云肩,小身材大设计
不知道大家看清宫剧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里面服饰上的云肩,作为在颈间的重点设计,一出场就给人气场拉满的感觉。
然殊不知,这看似只有几寸长的云肩,竟会是整身行头里价格最高昂的那个。
云肩虽然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但直到明清,才逐渐成为女性之间的服饰爆款。
虽然和身上衣装相比而言,云肩分量并不大,但设计上却一点也不含糊。
它有对开、四方、串珠、有领、无领等等不同造型,配上多样的剪裁和色彩,绣上凤穿牡丹、蝙蝠、鹿、桃子、仙鹤、龟纹等等时兴吉祥纹样,施之以挽针、接针、滚针、松针、钉线、打子、圈金、抢针、齐针等等不同的针法。
而云肩通常都是采用昂贵的彩锦绣制,又或以珠串装饰,一件精美的云肩,不仅要投入大量面料成本,还非常考验绣娘的功夫,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绣成,价格自然不菲。
而又因为它的片数和纹样的吉祥寓意,到清代后来渐渐成为女子婚嫁时必不可少的行头。
当时女子争相追赶潮流,甚至不惜花大价钱只为有一件像样的云肩。也让这颈间之间的饰物凝聚了一身服饰里花的最多的心思。
都说“时尚是个圈”,今天的审美不仅轮回到上世纪末的妈妈辈复古风,在中国古代历朝服饰中也能寻见端倪。
那时的女子追赶的时尚潮流,跨越千百年,又在我们的穿搭中改变了模样反复再现。
老祖宗的审美力,真不是吹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