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陵派是怎么形成的(湖北陕西河南及安徽等地泉溪派能户支系迁徙)

族谱研究

湖北、陕西、河南及安徽等地泉溪派能户支系迁徙

—————鄂州、大冶泉溪派董氏各支系迁徙系列(二)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泉溪派在明初,希青公与兄宦游,遂居麻城,希青公次子,行亨二,字仲能,号元三,自麻城白藁铺迁徙大冶白岩山下,复迁本邑洪口,转迁董家口,“仲能”公为“能户”肇迁祖,故以“董家口”为该户“祖庄”。初迁徙分布有:祖庄董家口;南豪、楼下、港下、高墙、董垸庄;英山县雷店镇杨桥村东梓沟、水边庄即銅禄山石花村、古楼庄、坳头庄、邑城、英山雷店镇许家河草鞋店、解庄(解由土字旁加解)、阳新筠山半山董庄、率州(三点水加率,拼音shuai)、太子下董、阳新胜利街。之后逐步向外拓展迁徙。如湖北郧阳、湖北竹溪、湖北竹山县、湖北英山、湖北江北(今汉江北地)、湖北罗山、湖北武昌、武昌阅马场即长湖南村、湖北荆州、湖北随州、湖北阳新浮屠镇、阳新祥墩庄、湖北黄石港;河南、河南南召、河南禹州、河南濮阳、河南凤阳、河南淅川、河南郑州方城;陕西、陕西石泉、陕西凤县、陕西平利、陕西山阳;四川、四川为县;江西彭泽、江西武宁甫田乡董东坪;江苏徐州;安徽郎溪县毕桥乡长溪村;新疆奎屯柳沟;鲜花店、明家铺、邑城、(三点水加率,拼音shuai,率州)等地址未详。

一、能户的世系

世系为:……14熹(字德昭,后唐天成时为武宁令,转任临川太守,终为中书参知政事,赠文忠公,P1200247)----15珪(居泉溪,葬建昌黄田畈今永修县柘林水库)-----16嵩(守泉溪旧业,葬德安界杨婆塘尾)----17圉yu(字尧明,葬原头坑口)-----18仪(字以仁,葬泉溪里)-----19碤(葬德安学堂冲)-----20艺靖(吉州太守,葬泉溪里小坑西冲)-----21槐(南宋右丞相,谥文靖,葬泉溪杨桃洞)-----22大用(字国朝,宋淳祐年间任黄州教授,迁南康建昌黄田坂今江西永修县,明万历丁酉重树碑)----23輗ni(字毅远)------24应龙(字灵甫,葬黄田)-----25仲恭(字贤叔)-----26世章(字均文)----27希青(同兄希宪宦游黄州麻城,遂留家黄土坎居焉)----28司铎(希青长子,行亨一,字仲圣,号朝封。生元至正十年,殁永乐十一年)、司才(希青次子,行亨二,字仲能,“能户”肇迁祖)、司祥(希青三子,行亨三,字仲熊,为“熊户”肇迁祖)、司情(希青四子,行亨四,字仲态)【P1200256】。

27希青----司才(希青次子,行亨二,字仲能,号元三。自麻城白藁铺迁徙大冶白岩山下,复迁本邑洪口,转迁董家口。“能户”肇迁祖,故以“董家口”为该户“祖庄”。生于明洪武四年辛亥四月十七日午时,殁于明正统八年癸亥四月初四卯时。生子七)、【P1200314】---必荣、必华、必富、必贵、必广、必远、必先。

民间陵派是怎么形成的(湖北陕西河南及安徽等地泉溪派能户支系迁徙)(1)

二、能户的迁徙分布

司祥公“能户”后裔分布有:祖庄在湖北大冶董家口;南豪、楼下、港下、高墙、董垸庄;英山县雷店镇杨桥村东梓沟、水边庄即銅禄山石花村、古楼庄、坳头庄、邑城、英山雷店镇许家河草鞋店、解庄(解由土字旁加解)、筠山半山董庄、率州(三点水加率,拼音shuai)、太子下董、阳新胜利街;陕西石泉县土门亚、江西武宁甫田乡董东坪、珠米庄、阳新祥墩庄又记七峰青山村、天灯庄、郑州方城、安徽郎溪县毕桥乡长溪村、新疆奎屯柳沟、武昌阅马场即长湖南村等地。并逐步向外迁徙。如:湖北郧阳、湖北竹溪、陕西山阳县、湖北竹山县、湖北英山、湖北江北(今汉江北地)、湖北罗山、湖北武昌、湖北荆州、湖北随州、湖北阳新浮屠镇、湖北黄石港;河南、河南南召、河南禹州、河南濮阳、河南凤阳、河南淅川;陕西、陕西石泉、陕西凤县、陕西平利、陕西山阳;四川、四川为县;江西彭泽;江苏徐州;鲜花店、明家铺两地址未详。

民间陵派是怎么形成的(湖北陕西河南及安徽等地泉溪派能户支系迁徙)(2)

(一)迁徙路径为(不是世系图,仅指代表性的迁徙):

(1)、28世司才公(字仲能,称呼“能户”肇迁祖,有洪口迁徙至祖庄董家口),嗣孙迁徙分布大致有:

(2)、32兴柏公(自祖庄迁徙至南豪庄)----37世朝升公(迁徙至陕西石泉县土门亚)、

(3)31世常安公(明成化六年1470年生,由祖庄迁徙楼下庄)----34再四公(迁徙至英山县雷店镇杨桥村东梓沟)----35仕芳公(自东梓沟迁徙武宁甫田乡董东坪)

(4)31常定公(由祖庄迁徙港下庄)、31常庆公(由祖庄迁徙港下庄)、32世兴虎公(由楼下庄迁徙至港下庄)----37朝安公(兴虎公嗣孙,迁徙至陕西石泉县土门亚,生一子:日彦)、37朝朗公(常定公嗣孙,迁徙至水边庄即銅禄山石花村)、37朝周公(古楼庄)----38日珪公(朝周公后嗣,迁徙至陕西石泉县毛家河土门亚)、

(5)、31常富公(由祖庄迁徙高墙庄)----35仕汉公(解庄,解由土字旁加解,);37朝钦公(英山雷店镇许家河草鞋店);39用谋公(邑城);----32兴隆公(由高墙庄迁徙坳头庄)、32兴荣公(明弘治八年1495年生,由高墙庄迁徙坳头庄) ----38日华公(兴隆公嗣孙迁徙至英山县雷店镇杨桥村东梓沟)、39用繍xiù公(兴隆公嗣孙迁徙至陕西石泉县土门亚);34再升公(兴荣公嗣孙,由坳头庄迁徙珠米庄)、43美国公(兴荣公嗣孙,道光二十六年1826年生,由坳头庄迁徙阳新祥墩庄又记七峰青山村)、43熙二公(兴荣公嗣孙,由坳头庄迁徙徙阳新祥墩庄又记七峰青山村)、44芳城公(兴荣公嗣孙,由坳头庄迁徙郑州方城)-----45明珠(清宣统三年1911年生,由墙墩庄又记祥灯庄迁徙天灯庄)。

(6)、29必贵公(由祖庄迁徙董垸yuàn庄)---30志隆公(三点水加率,拼音shuai,率州)、31常昭公(由董垸庄迁徙至筠山半山董庄)----43美高(由半山董庄迁徙安徽郎溪县毕桥乡长溪村)、44思遇(由半山董庄迁徙新疆奎屯柳沟)、46才乾(由半山董庄迁徙武昌阅马场,长湖南村)、

(7)、29必远公(由祖庄迁徙山头庄)----31常礼公(下董庄即太子桂峰山下官路村)、42时仅(阳新城关,阳新胜利街)

民间陵派是怎么形成的(湖北陕西河南及安徽等地泉溪派能户支系迁徙)(3)

(二)、详细记载迁徙为:

1、从董家口庄迁徙【P1200336】:

35仕元---36继曾---37朝振---38日栋---39用灿---40学义、学礼、学信俱迁湖北竹山县

2、南豪庄大珊公分支迁徙

34再杨---35仕用---36继礼---37朝元---38日福、日禄、日寿俱迁湖北英山乐家冲庙儿湾;

34再重(明崇祯元年1628生)---35仕仁---36继廷---37朝介(生日喜)、朝块(生日子)---38日喜、日子俱迁四川;34再重---35仕仁---36继军—37朝荣---38日安---39用加、用进、用兴俱迁陕西;34再重---35仕任---36继恩---37朝炳---38日恩---用川(迁徙四川为县梧桐桥);34再重---35仕任---36继绍---37朝璋---38日证(迁徙四川)

3、楼下庄兴堂公分支迁徙

(1)34再善(明万历元年1573生,殁清顺治十年1650,生子四:仕景、仕亮、仕京、仕享)裔下:-- 36继国---37朝选---38日茂---39用达(迁徙郧阳竹溪县杜家汇湾);

(2)34再四—35仕芳---36继明---37朝昱---38日记(迁徙湖北武昌);

(3)34再有()裔下:-----37朝英---38日经---39用经---40学俏(迁徙湖北郧阳);

(4)再有裔下:----37朝英---38日经---39用楠---40学伐(迁徙湖北郧阳);

(5)立公裔下:---36继斗---37朝贺---38日隆---39用阳(迁湖北罗山)---40学正、学道(俱迁鲜花店);

(6)立公裔下:---36继斗---37朝泰---38日兴---39用周(迁石山县。是否为陕西山阳县或石泉县?依据族谱其他有记载“山阳县”,故为“石泉县”);

4、港下庄兴虎公分支迁徙

36继琏---37朝开---38日奇---39用圣(迁南昭县,应为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用贤(迁河南裕州拐河,应为河南禹州);

5、坳头庄分支迁徙

32兴隆---33大材---34再盖---35仕台(迁黄石港);

32兴隆---33大材---34再高---35仕宦(迁河南裕州拐河,应为河南禹州);

6、珠米庄再升公分支迁徙

35仕可---36继春---37朝君---38日贤---39用韬---40学愉、学举、学惶(俱迁河南硝县小关口,查:河南省内黄县县城东边曾有硝河,则可能在今河南濮阳市内黄县;又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关口镇)

35仕章---36继富(天连桥)---37朝策(迁兴国长庆里韩家龙今湖北阳新浮屠镇)

7、解庄分支迁徙(迁徙世系图)

(1)、36继华---37朝视---38日熙---39用铎(迁徙南京。查:朱元璋先是封开封容为北京,金陵为南京,凤阳为中都,后定顶金陵,改名京师。朱棣在京师做了16年皇帝,迁都北平,把北平改名北京,京师改名南京,视为留都,保留六部。明一代,南京的名称变迁是金陵--南京--京师--南京。据《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自洪武七年至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今凤阳县境内为凤阳府治和凤阳、临淮二县地。凤阳府,明初直属中书省,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南京。故迁徙“南京”为“河南凤阳”);

(2)、36继华---37朝规---38日镇---39用必---40学诗(迁河南裕州拐河,应为河南禹州);

(3)、36继华---37朝规---38日锡---39用光---40学贵、学富(俱迁河南渐川县。应该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的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该县地势险要,古战乱时期易守难攻,有“中原未战,淅境兵动”之称。);

(4)、39用仙---40学虎---41孔仁---42时准(迁河南);

(5)、39用信---40学贞---41宋仁---42时明---43美迈(迁陕西)

(6)、39用儒---40学麟---41俱仁---42时兴---43美富---44恩连(迁黄冈县鲁家山。查应是湖北荆州鲁家山);

(7)、39用儒---40学麟---41知仁---42时忠---43美涧---44恩德---45明蒙---46才生、才有(俱迁彭泽。查:,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长江中下游南岸,九江市东北角上,北濒长江。东邻安徽省东至县,南与鄱阳县、都昌县毗邻,西连湖口县,北与安徽省宿松县、望江县隔长江相望,素有“七省扼塞”、“赣北大门”之称。)

8、古楼庄朝周公分支迁徙

(1)、38日衍---39用权---40学义(迁陕西兴安府石泉县毛家河);

(2)、38日珍---39用柏---40学华(迁陕西平利县岚河域田乡河家铺,今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学富(迁陕西汉中府凤县刘氏株沟。今陕西省宝鸡市凤县)

(3)、38日圭---39用柱---40学成、学德(俱迁陕西石泉县毛家河);38日圭---39用恒---40学蕃(俱迁陕西石泉县土门沟);

(4)、38日瑚---39用梓(迁德安随州今湖北随州)注:北宋德安府属荆湖北路,该时期德安府领安陆、应城、孝感(包括今孝感、孝昌两地)、应山(今广水市)、云梦5县,元(1278年)德安府加领随州。明朝德安府先后隶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属县不变。1913年废除德安府。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及周边地区、汉川市、京山县部分地区也是古安陆县地域。

9、董垸庄分支迁徙

33大荣—34再考---35仕龙(迁江北,应为今日汉江以北)、仕虎(迁江北,应为今日汉江以北)、仕常(生继必)---36继必(迁四川)

10、半山董庄朝汉分支迁徙

日启裔下:43美汉---44恩松---45明福---46才文(迁明家铺,世系未归)、才武(迁桂林,查:有武宁县石渡乡官田村桂林自然村);

38日肇---39用湖---40学元(江苏徐州)、学乾(迁陕西山阳县)

11、山头庄分支迁徙

35仕宸---36继侣---37朝绣---38日昭、日熙(迁陕西山阳县)---39用江---40果喜(迁陕西山阳)。

(三)、迁徙各地的统计:

四川(36继必、38日喜、38日子、38日证,39用川【为县梧桐桥】);

陕西(39用加、用进、用兴;43美迈)、陕西石泉(37朝升、37朝安、38日珪、39用绣、39用周、40学义、40学成、学德、40学蕃);陕西平利(40学华、40学富)、陕西山阳(40学乾、40果喜)

河南(42时准)、河南禹州(35仕宦、39用贤、40学诗)、河南南召(39用圣)、河南濮阳(40学愉、学举、学惶)、河南淅川(40学贵、学富)、河南凤阳;(39用铎)、湖北荆州鲁家山(44恩连)、湖北随州(39用梓)、郑州方城(44芳城公);

湖北英山县(34再四、37朝钦、38日华、日福、日禄、日寿)、湖北竹山县(40学义、学礼、学信)、湖北郧阳(40学俏、学伐)、湖北竹溪(39用达)、湖北江北(35仕龙、仕虎)、湖北罗山(39用阳)、湖北武昌(38日记、46才乾)、湖北阳新(31常礼、31常昭、37朝策、42时仅、43美国、43熙二)、黄石港(35仕台);

江西武宁桂林(才武)、江西彭泽(46才生、才有)、武宁甫田乡董东坪(35仕芳公);安徽郎溪县毕桥乡长溪村(43美高);新疆奎屯柳沟(44思遇)、江苏徐州(40学元)、明家铺(46才文)、鲜花店(40学正、学道)。

三、未详记载迁徙

为方便寻根问祖,除无嗣以外,特列族谱未详记载迁徙的如下:

31世:常义;

32世:兴学、兴仁、兴义、兴朋、兴甫、兴福、兴寿、兴洪、兴胜、兴祥、兴文、兴武、兴章;

33世:大武、大贵、大璋、大材、大帮、大纬、大绍、大有、大荣、大襄、大奉、大河、大道;

34世:再重、再海、再岭、再三、再先、再高、再光、再化、再选、再述;

35世:仕佑、仕用、仕添、仕赞、仕祥、仕伟、仕高、仕楚、仕旺、仕晖、仕宜、仕景、仕亮、仕京、仕享;

36世:继常、继虎、继琏、继赤、继郝、继具、继贞、继本、继加、继隆、继庆、继维;

37世:朝祥、朝开、朝一、朝二、朝四、朝亮、朝明;

38世:日荣、日衍、日珍、日瑚、日啟、日纹、日经、日纶;

39世:用文、用芝、用班、用瑚、用虎、用瑞;

40世:学浩、学枟;

41世:远仁、进仁、选仁、迪仁、运仁、瓓仁、喜(王字旁加喜)仁;

42世:时宋、时峰、时生;

43世:美辉、美烺、美煦、美殿、美州、美明、美日。

2021年12月27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