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话脚细洞大(无锡兔年话兔山)
沈虹太/文
从无锡鼋头渚太湖三山(俗称乌龟山)高处南眺,在宽广的碧波湖涛间,有一座若隐若现的小岛,这就是兔山,俗称拖山。它与东北方向的吴塘门相隔9公里,与北面的鼋头渚相距23公里,介于马山与军(“山军”)嶂山之间,与三山和龙王山相呼应。兔山,由三座小山组成,东高西低,山形奇特。大山高76.8米,面积20多公顷;从大山西望小山,像蹲着的一只锦鸡;从小山看大山,像一只沉睡的玉兔,故有“锦鸡对玉兔”之说。兔山南北临湖处有礁石,南称“南拖锚”,北称“北拖锚”,在太湖枯水季节,石排隐约可见。兔山风景秀丽,山上青峰苍翠,山下芦苇丛生,与浩瀚的太湖溶成一气,自然景观丰富。站在岛上看,东是翠峰连绵的军嶂山麓,三国城、水浒城就建在湖边;南是烟波浩渺的外太湖、舟船直通苏州、吴县,浙江湖州;西是名胜古迹颇多的马山,可见桃坞岭、镛簧嘴,以及小墅湾许叔微的梅梁小隐;北是重湖叠献的梅梁湖、太湖佳绝处鼋头渚。兔山,还有看不尽的美景,晨曦中看太湖日出,夕阳里看缤纷晚霞,夜幕下看满天星斗、如洗月华、粼粼湖水。
兔山的得名
兔山,原名夫山。《左传》载:“鲁哀公元年,吴王败越于夫椒。”夫山即兔山,或说椒山是马山的别名。《马山志》载“吴王夫差败越王勾践于夫椒,马山是以夫椒之名见诸史册的”。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父王阖闾“携李”败亡之仇,借越王勾践兵犯“夫椒”时,两军在太湖打响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夫椒之战”。伍子胥率军亲战,吴王夫差擂鼓助阵,士气大振,大破越兵,勾践被俘。至今马山留有吴王夫差擂鼓的“战鼓墩”,伍子胥率师攻越、誓师设盟的“伍子胥盟顶”。数十年后,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苦心戮力,终于复仇亡吴,夫差自刎于阳山。传说吴王夫差的尸体被埋葬在夫山,玉兔的头,就是吴王夫差的墓地。《武进县志》载:“吴王夫差墓在迎春乡。”因历史上的马山属武进县,马山在南宋时为迎春乡所辖,夫山属于马山。《马山志》载:“拖山山顶,俗称吴王冢。”吴王夫差墓原有尖顶,后夷为平顶,中间微凹。周围有九座小坟。这些小坟,有说是吴王夫差臣僚殉难的陪葬坟,或说是嫔妃的坟。清光绪二十年,聚族而居住在兔山的叶氏,曾盗挖过3座小坟,挖至二三丈深时,得古陶器多件,曾陈列在岛上大王庙里,后被人盗卖失踪。这说明夫山的得名,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且有史籍佐证和吴王夫差墓地可寻,它是一处历史古迹、名人名胜之地。
公元1751年,清乾隆皇帝南巡。居住在兔山的叶氏家族,因马山人不许他们住在山上开荒,便向常州府控告,打起了官司。于是叶氏便在无锡五里街拦舆告御状,要求县府核准叶氏在兔山遵例开荒。乾隆在查阅《无锡县志》时,因夫山的夫字下半部已被蛀虫蛀去,误读为“土山”,时人将错就错,就将土山谐音为拖山。但在民间,因其山形很像玉兔,早已把它叫做“兔山”了。
兔山的传说
世人说到兔子,都知道有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记得多年前,我在调研兔山的时候,当地人告诉我,“龟兔赛跑”的故事,就发生在无锡太湖边。他向我讲了如下一个民间故事:传说太湖很久以前原为陆地,属山阳县所辖,民间有“沉落山阳县,余出无锡城”之说。当年山阳县将沉落时,玉帝派太白金星下凡,拯救那些善良的人们。当太白金星施巧计,救了那事母至孝的母子俩时,去龙王那里,调来一只神龟,要待山阳县淹没时,去拯救落水的善人。太白金星领着神龟正赶路时,忽见一只玉兔窜过。太白金星定睛一看,原来是广寒宫嫦娥身边捣药的,因贪睡打碎玉杵玉臼,被贬至山阳县受苦。太白金星当然要拯救它了。但又不得泄漏天机、公然叫它逃生。于是附耳与神龟定下一个“龟兔赛跑”之计,以便借此让玉兔逃生。太白金星对玉兔说:“你被嫦娥贬至人间受罪,何时得了。今天由我做主来一场“龟兔赛跑”,如你胜了,我就带你还广寒宫如何?玉兔心知太白金星有意救它,凭自己灵巧身子能一跳三丈,胜老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便连声叫好。太白金星用手指向西一指,比赛开始,玉兔一蹦就走,神龟佯作追赶。不一回,玉兔遥遥领先,返身已看不到老龟踪影,禁不住呵呵大笑。骄气再生,懒病复发,倒下来呼呼入睡。老龟有意从玉兔身边爬过,随你呼呼声响,玉兔沉睡不醒。走了一程,老龟急了,正返身回转去叫醒玉兔时,谁知洪水已汹涌而至。老龟只好去完成救援被淹的善良人的正事,让他们爬上龟背逃生。及至正事完成,猛想起玉兔,只见遥处的玉兔,已淹没在湖中,化成一座兔山了。神龟感到内疚,便也留了下来,化作一座乌龟山(三山)。龙王赶来召回神龟,蹲在湖东眺望,只见到了神龟化成的乌龟山,自己也就化成一座龙王山。故今梅梁湖中,有乌龟山、兔山、湖岸边有龙王山。三座民间传说中形成的山峰,相互呼应,使这里的湖光山色放出神奇的光辉。
兔山的开发
兔山自古以来,是一座荒山。至清代,先有江阴人叶氏节培者,在无锡南乡种客田,偶然驾舟停泊到荒无人烟的兔山,看到这里原是一块风水玉地。于是先将先人的灵枢迁移到山麓,建成祖先的神莹。后来逐渐把家也迁至岛上,定居下来,开荒栽果树。谁知此事影响了马山人从事已久的采樵,告到常州府,控告叶氏侵地占山。官司未决,乾隆皇帝南巡。此时叶节培已死,其子在五里街拦舆告御状,惊动了乾隆。这位皇帝查阅了《无锡县志》,误把夫山念作土山,闹了笑话,但他为了鼓励民众垦荒生产,谕无锡县正堂,准叶氏遵例开荒。叶氏家族大喜,曾将皇帝批谕勒石于山,名正言顺的进行开荒栽果,安居乐业。而后子孙相继,二百多年,有9代30多户人家。毕竟岛小人多,光靠果树难以养家活口,便兼营船业运输。全盛时有大船18艘,为无锡县有名的运输船队。每年春节回岛团聚,人丁兴旺,热闹非凡。抗日战争爆发,日寇、土匪横行,叶氏在岛上无法生存,大多逃迁到南泉、雪浪等处,从事农业生产。解放后就地参加土改,分得田地,就地安居。荒芜的兔山,在1958年划归园林苗圃。1965年划给郊区。改革开放后,郊区大力开发兔山,成为柑桔生产基地,出产无核蜜桔。岛上层层梯田,桔树成林;山丽岩畔,翠竹葱笼,呈现一派新的景象。如果再进行风景开发,恢复吴王夫差墓,不失为无锡太湖的又一旅游去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