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1)

文|阡陌君

如夫人,妾也。

杨九红的坟墓藏在荒芜破败的野地里,四周只有一些杂乱的枯草、落了叶子的树干,那一方矮矮的坟墓,简陋潦草至极,没有修缮过一点点,把黄土隆起了一个鼓堆而已,上面写着“杨九红如夫人之墓”几个字。

初看《大宅门》,总觉得以杨九红当时的处境,能够遇到白景琦这样敢作敢当、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相爱一场,生儿育女,已是此生最大的幸运。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2)

重温之后,我才发现,看到杨九红坟墓的四周,才懂她这一生有多不值得。

被兄嫂卖进窑子

杨九红的父母早逝,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狠心的兄嫂就把年幼的她卖进了窑子。

明明是年幼最该被疼爱、被呵护、被捧着的年纪,可她却承受着不是这个年纪该受的苦;明明是激情活力的青春年华,可她却坠入人生的地狱,呈现在她眼前的是黑乎乎的一片;明明是个爱笑的女孩,未知的恐惧却让她从此不知笑为何意?哭又何意。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3)

她的兄嫂拿着卖了她的钱,安稳地度过他们的小日子,可杨九红呢?她的一生已经注定了凄惨、悲凉、愁凄、哀痛,一辈子生活在阴影之下,想要改变却无力回天,想要放弃却不得不坚持。

明明管老鸨叫妈妈,可从未从老鸨身上得到过一丝温暖,得到的都是凶狠;明明同是窑姐的小姐妹,同样的遭遇,同样的凄惨,可却不相互搀扶同行,而是明争暗斗、暗渡陈仓、尔虞我诈;明明每一个来寻欢的三教九流都面带笑容,都说最爱自己,可那份情却不真心,只是寻欢作乐、逢场作戏罢了。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4)

一个小小的女孩,什么也不懂,面对恶狠狠的老鸨、毫不讲情分的小姐妹、未知的一切,她心里纠结、惶恐、不安,甚至害怕。

她想过要逃跑,也试过逃跑,可是还没跑出青楼就被抓回来了。越是逃跑,越是被恶狠狠地打,打到她不敢再逃跑。加上她逃出去也无处安身立命,便也不再跑了。

她害怕至极,可又不得不留下来。

从此,她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观风问俗、学会了鉴貌辨色、学会了巧言令色。生活在窨井里面,却依旧抬头仰望星空,并未自甘堕落、随波逐流、自暴自弃、苟且偷安。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5)

因为这份力争上游是她心里的净土,她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这一方净土永藏心底,因为她要以此来护着自己的要强、骄傲、意气风发和斗志昂扬。

窑姐的出身

一入窨井,终身摆脱不了窑姐的身份。

杨九红身为头牌,人前风光无限,人后暗自伤神,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为自己的何去何从忧心忡忡,前路茫茫,她又该如何走下去?

白景琦为她不惜得罪提督大人、为她蹲了督军的大狱。来畅春园的人里,没有一个像他这么仁义的,她天天盼着他来。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6)

白景琦的仁义道德、男子气概、威武不屈、正气凛然无不深深地打动着她,他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她的心,对于久处烟花地、见惯了凉薄虚伪的男人的杨九红来说,白景琦天不怕地不怕、为她和权贵硬碰硬的无畏举动于她有着致命的吸引。

明明是她散尽钱财自我赎身追随白景琦,可白景琦却明确拒绝;明明她跟着白景琦住破旧的茅草屋甘之如饴,可白玉芬却拦着不让白景琦见她;明明她图的不是白景琦的钱,图的是他这个人,可白玉芬却让她在提督府门口苦等三天三夜。说到底啊!终究是她的出身挡在了她和白景琦之间。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7)

白玉芬把她带回北京城,她原想着苦尽甘来,枯木逢春,能摆脱自己过去的身份了,能和过去做个了断了,能开启新的、甜美的生活了。

没曾想,这才是苦难的开始。

大宅门里的当家人,白景琦的母亲白二奶奶因为她是窑姐的出身,不承认她、不接受她,更不让她进大宅门。白景琦在外面购买了房子,让她住下来。

她明明是白景琦的女人,可婆家却把她当外人,拒之门外;她明明从济南千里迢迢赶来,可大宅门容不下她;她明明为白家生育了孩子,可二奶奶却连见都不愿意见她一面。没有一点点的委婉、含蓄、隐晦、间接,就那样明明白白地、直截了当地直言她窑姐的出身是大宅门所不能沾边的。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8)

明明她已经安分守己,没有再去奢求能够进大宅门,偏偏二奶奶要抢走与她相依为命的孩子;明明她才是孩子的母亲,偏偏二奶奶却说她是窑姐出身,教不好白家的孙女;明明她怀胎十月,痛得窒息,从鬼门关走一遭才生下孩子来,偏偏孩子被二奶奶领走,她连孩子的模样都想不出来。终究是她窑姐的出身让她骨肉分离。

二奶奶眼看着不行了,行将就木了,大家都准备着后事。杨九红也不例外,她亲手缝制孝服。

她是这样说的:

我得把孝服预备好,我得自己做,表表孝心嘛!她几十年不认我,我也几十年没尽过孝,甭管怎么说,她是景琦的妈,人都要走了,我就尽这回孝心吧!我不图什么,说到底我也是白家的人,我不能对不起景琦。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9)

是啊,说到底她也是白家的人,她确实没尽过孝心,不是不尽,而是没有机会。

这一次,她总要尽一回孝,不然永远都没有机会了,二奶奶怎么说都是白景琦的妈,是她丈夫的母亲,她不能对不起白景琦。

她放下那么多年来二奶奶对自己的不待见,放下那份苦苦相逼的痛,放下那份黯然销魂的恨,放下那份撕心裂肺地撕扯,她给她尽一次孝,也是最后一次尽孝。可二奶奶却留下临终遗言:不许她戴孝。已然苟留残喘,已然濒临死亡,已然话都说不上来了,可她却用尽最后一丝力量,最大限度地说清“不许杨九红戴孝”这几个字。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10)

二奶奶到死都不接受她是窑姐的出身,她死了,也不让大宅门和那低贱出身的人沾上边,她不允许大宅门有这样的污秽,不允许大宅门沾上这样的不堪,更不允许大宅门在她的引领下出现一个窑姐的儿媳妇。

窑姐的出身并没有随着杨九红离开畅春园而消失殆尽,而是像影子一样跟随她,扔不掉也甩不开,让她一辈子都生活在那窑姐的阴影之下。

槐花被杨九红压着,她一忍再忍,忍无可忍的时候,破口大骂杨九红是千人骑万人垮的窑姐。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11)

何家要接白佳莉母女去台湾的时候,杨九红不放何褀走,白景琦内心是这样想的:

这话怎么跟人家说,说佳莉不认当过妓女的妈,说何褀也不认妈,只认当过妓女的姥姥,这都不像话,家丑不可外扬,难啊!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12)

杨九红那窑姐的出身真真切切地存在着,不论她走到哪里,也不论她走过多少岁月,那出身都实实在在地在那里,或灿烂,或腐朽。她一辈子都将生活在那挥之不去的阴影之下。

不作为的丈夫

杨九红是看重了白景琦的男子气概、仁义情操,可当她跟着白玉芬来到北京城的时候,白景琦是不高兴的。

明明她是带着女儿来和白景琦团聚的,可白景琦见到她不高兴却责怪她私自到北京城;明明她是看白家出了事,她也想关心关心的,可白景琦却说她添乱;明明她是想和白景琦同甘共苦、共患难的,可白景琦不但不领情反而责怪。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13)

白景琦明知孩子是杨九红的心头肉、掌上珠、命根子,可他却为了二奶奶,亲手把女儿从她手里抢走。

明明白景琦是仁义至极的,可他却听从二奶奶不让她养孩子,只因她是窑姐;明明白景琦说过爱自己的,可他却恶狠狠地从她的手里抢走孩子;明明白景琦是她的依靠,可他却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不论二奶奶对错与否,他都听从;明明她才是孩子的妈妈,她才是白景琦的女人,可白景琦却是只要孩子,她去哪无所谓。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14)

明明白佳莉的母亲是杨九红,可二奶奶私自给她选了军人何洛浦;明明是议亲,作为母亲,杨九红提出嫁给当兵的,当兵打仗可不是什么好事,可白景琦却敷衍了事说是老太太定的,谁也改不了;明明她去找佳莉想要相认,佳莉却恶毒相向:你去死!你去死!可白景琦却没有向着杨九红说半句话。

黄春越得到二奶奶的认可,杨九红就越知道有娘家人站在自己身边的重要性。

即便兄嫂卖了她,待她如恶魔,可她需要娘家人的支持,渴望有有兄嫂在身边,仿佛兄嫂在,亲情就在。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15)

当她的兄嫂因为放印子钱而被抓的时候,杨九红让白景琦打电话,白景琦一句话就能让兄嫂放出来,可白景琦却对着电话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事和我没关系”;当杨九红的娘家人遇难,杨九红求救于白景琦的时候,白景琦不但不帮忙,他的那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反而是雪上加霜。

当初白二奶奶不认杨九红的时候,白景琦也从未替杨九红说过一句好话,从未为杨九红争取过,那就在外边安置了杨九红。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16)

白景琦作为男人,他对杨九红是不作为的,他曾经说过一句话:“错了也听,因为她是我妈”,杨九红和二奶奶之间,他始终是站在二奶奶这边的。二奶奶带走佳莉,在白景琦那里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二奶奶是白景琦的妈,白景琦不能说二奶奶的不是,可她不也是佳莉的妈吗?可到了她那“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说不通了。

大宅门陷入危难之际,男人们一个个成了缩头乌龟,她却敢女扮男装去因为战争陷入混乱的东北办货。

路上她穿貂皮、抽雪茄,大咧咧地坐在车上沉着冷静地坏人斗智斗勇。

可白景琦呢?

他在大宅门里,早就和香秀好上了,杨九红在替他卖命,他在寻欢作乐,杨九红在外为他奔波,他在温柔乡里不乐亦乎。只管每天和香秀缠绵悱恻,他早就把杨九红抛到九霄云外了。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17)

多年以后,她第一次见到佳莉的时候,她欣喜若狂,可佳莉却是一副穷凶极恶的模样,恶狠狠地对她说:“你不是我娘,我没有娘”。那一刻,她心都碎了,她绝望至极,她上吊自尽。

她都要死了,要自尽了,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可白景琦作为丈夫,他却要陪着二奶奶看戏,敷衍地回了一句“走不开”,那样的轻飘飘,那样的没有份量,她的生死在他眼里都抵不过一场戏。在她上吊之前,二奶奶叫人打她,白景琦也默认了。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18)

到了晚年的时候,白景琦更是冷落杨九红,和香秀成双入对,对杨九红却不闻不问。

直到她死了,她唯一的女儿都不认她

她唯一的骨肉,原先她给取名为小红,二奶奶领走之后,改了名叫佳莉。

她虽然有女儿,可她想不出女儿的模样;她虽然深爱她的女儿,可她从未有过机会抱抱自己的女儿;她虽然见不着自己的女儿,可她日日夜夜都思念着自己的女儿。她多么希望有一天,见着女儿了,女儿奔向自己的怀中,就像她时时刻刻都想拥女儿入怀一般。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19)

她从未想过,第一次见到心心念念的女儿,听到的却是“她不是我娘,我没有娘”那样绝决的话,那样的痛彻心扉,那样的撕心裂肺,那样的肝胆俱裂。

她去找佳莉,想要跟她好好谈谈,她是这样说的:

我是你娘,你不能不认我,佳莉,我们就不能好好谈谈吗?娘是从暗门子出来的,可那由不得我呀!你当年生的时候……

她让白景琦告诉佳莉,她是她娘,可佳莉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没有娘;她跟佳莉说自己从暗门子出来,是身不由己,可佳莉却说她真不害臊;她让白景琦把话说清楚,可佳莉却说她只听奶奶的。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20)

她进白家的门,从来都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白家的事情,可佳莉却为有杨九红这样的妈而感到羞耻,她是这样对白景琦说的:

人家的娘都是娘,我的娘怎么是这个东西,站在人前矮半截儿,爸,你当年干嘛要去那种地方找她,你有钱有势,找个什么样的女人不行……

佳莉嫁了人,何洛浦上战场死了。

杨九红就这么一个闺女,她终究心疼她,况且佳莉还怀着孕呢!

她心疼佳莉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她怜惜佳莉身怀六甲就没了丈夫,独自面对一切。她要把佳莉接回家来住,她要照顾佳莉以及佳莉腹中的孩子。可佳莉却说让她死了这条心,等何洛浦回来,她就跟他走,永远都不回北京城。她是来给佳莉送安抚的,可佳莉却说,你以为奶奶没了,你就得了意,你别忘了,我奶奶临死前,还是不叫你戴孝。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21)

明明她是心疼佳莉,偏偏佳莉却责怪白景琦娶了她;明明是她历尽千辛万苦才生下了佳莉,偏偏佳莉却斥责她为什么要生下自己;明明是她跟白景琦在济南共苦,偏偏佳莉却说白景琦是瞎了眼,昏了头;明明她从来都没有如此低声下气地求过谁,偏偏佳莉却不领情,让她都不知道该恨谁了;明明她就这么一个亲骨肉,偏偏佳莉却叫她去死;明明她才是佳莉的亲人,偏偏佳莉却说就算何洛浦死了,她也会自己把孩子养大,也不会认她。

她心里的恨一股脑涌上心头,她把何洛浦已经战死的消息告诉佳莉,后来还把佳莉的孩子接走,她要报复佳莉,她要让佳莉也尝尝女儿不认亲妈的滋味。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22)

可即便如此,白佳莉仍旧不认她,她宁愿离家出走学医,也不愿意和杨九红妥协。

多年以后,佳莉的女儿何褀按照杨九红设想的一样,不认亲妈。

即便何褀不认她,她还是会努力去幼儿园门口等、去上学的路上等、去就她的命,但她就是不会认杨九红。

何褀对她越是不认可,越是恶狠狠地说自己没有妈,越是把她推开,她就把那份疏离归到杨九红的身上,越是不会认杨九红,越是对杨九红多增加一份恨。杨九红想让佳莉认她,简直比登天还难。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23)

何家要把佳莉母女接去台湾,何褀越是不愿意承认佳莉是她妈,佳莉就越是不能带走她,于是越就不认杨九红,杨九红越是得不到佳莉的认可,她就越不放手。她们之间走到了死胡同,走不出来了。

于杨九红而言,她放走了何褀,就有可能再也见不到佳莉了,再也见不到自己唯一的亲骨肉了,再也没有机会让佳莉认自己了。

可哪有当母亲不心疼自己儿女的,尽管佳莉对她不好,可她还是一个心眼地想去疼她、爱她、护她,母性是改不了的。于是乎,她一巴掌让何褀认了妈。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24)

杨九红是那样要强的性子,可她终究还是先服了软,让何褀认了佳莉。

明明她为佳莉做了很多很多,可佳莉却只是那句“我没有娘”;明明她都已经服软了,可佳莉带着何褀和全家人道别后,就犹豫不决地转身走了;明明她已经把何褀还给了佳莉,佳莉这一去台湾可能就和杨九红再也见不到了,可佳莉却没有和她告别,更没有认她。

这一刻,她心灰意冷,过去的日子,写满了空洞与荒芜,让她无从下手。那些日子终究是死得不明不白,连祭奠都找不到坟冢。她的心千疮百孔得无法再好了,就那样直接走向了灭亡。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25)

佳莉突然跑回来,她慌了神,这一天她等了太久,久到她有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有点手足无措,有点猝不及防,她双手颤抖地捋了捋头发,想以最好的一面来迎接这一刻,迎接唯一的骨肉叫她一声妈的时刻,这一刻她盼了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

可,佳莉看着关着的门,门里面的人心里汹涌澎湃,门外面的人心里不知所措,她最后还是没能迈这一步,再次转身走了。

她想要叫住佳莉,可她又以什么身份叫呢?话到了嘴边,硬生生地被咽了回去。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26)

一个人孤零零地望着佳莉离开的身影,泪眼婆娑,影子越来越模糊不清,只留下她一个人哭得不能自已。她的心痛到失去了知觉,她这辈子唯一的女儿啊,终究没认她,她明白,以后再也见不到了,再也没机会了,她再也不奢望了,因为她的心已经彻彻底底地死了。

死后的墓地

佳莉带着何褀去了台湾之后,杨九红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她开始不见人,绝食。

白景琦儿孙满堂,一大家子乐呵呵地围着桌子吃饭,有说有笑,杨九红唯一的女儿不认她,她就相当于没有儿女,没有丈夫的爱,没有亲情,没有家庭。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27)

白景琦想起来的时候,无意间问了句“怎么好久没看见九红了”,服侍杨九红的丫鬟说,姨奶奶好几天不见人了,她不让别人进去,送进去的饭也没动。

大家这才觉察到不对劲,用力踢开门,才发现杨九红已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悄悄去世了,去世的杨九红保持着双手合十盘坐着的姿态。

她无声无息地走了,大家这才想起她的种种不幸,终于把眼泪洒给了她,这眼泪都是真诚的,可她却什么都不知道了,无知无觉了。就那样带着无尽的绝望和遗憾走了,就那样孤独地走了。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28)

明明杨九红也是白家的人,可她死后却不能进白家的祖坟;明明白景琦说让她魂归故里,可她从小被兄嫂卖进窑子,何处是她的故里我们不知道,但绝非济南,济南是她的伤心地;明明北京城很大,可她死后,却没有一个地方能容得下她。

白景琦把她送回济南,只是解除了自己纠葛和难堪的处境罢了。

明明说是魂归故里,却是埋葬在了荒郊野岭;明明她也是白家人,可墓碑上写的却是“杨九红如夫人之墓”;明明如夫人是妾之意,可却没有写明是谁家的“如夫人”;明明说是安抚她,才让她回济南,可她的坟墓四周却潦草至极;明明她有女儿,可她的坟墓四周却没有过一点点修缮的痕迹。

杨九红第一次进大宅门(重温大宅门看杨九红坟墓四周)(29)

看她坟墓四周的荒芜、凄凉、疏落与荒废,才知道她的一生纠结、拧巴、郁结,也才知道她的一生有多不值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