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的一个(这个皇帝的一个)
1895年5月二日,乾清宫的案几上,端端正正地摆着一份和约。
青年皇帝光绪不断在屋子里踱步,他有时停下来,瞄一眼桌子上由李鸿章大人从谈判场上带回来的和约,然后摇摇头,继续绕着案几兜圈子。如此重复了数次后,光绪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然后极不情愿地坐在椅子上,用朱笔沾满墨水,颤抖着在公文上写下一个无比刺眼的“允”字。
之所以光绪反复思量了许久,这才下定决心落笔,完全是因为这份和约中,对方开出的条件简直让他无法接受。
那么,这份和约的内容是什么呢?
因为甲午海战大清海军输得一塌糊涂,所以清廷要按照和约要求支付日本两亿白银的军费,除此之外还要将澎湖列岛、台湾及辽东半岛三处土地割让给敌国,最后还要开放苏州、杭州、重庆、沙市等地作为通商口岸,还要允许日本人在这些城市开办工厂。
这,就是令清朝人再次低下头的《马关条约》。
自鸦片战争爆发之初,清朝的军队就像是抽多了大烟一样萎靡不振,接连打败仗,给中国换来一张又一张丧权辱国的屈辱条约。自1840年《南京条约》签署,接下来是1881年的《伊犁条约》,在这半世纪里,清廷所支出的赔款总额约为五千万两。
不过,海外列强就像是在大清王朝尝到了甜头,从这以后打仗、谈判、赔偿成了列强国瓜分中国的惯用套路,而且赔偿的额度还大有与日俱增之势。仅这一次的赔款数额,就超过往期的四倍。
在此前的战争中,清廷虽然也割让出去不少土地,不过那些被割让的土地大多是些边陲的不毛之地,人迹罕至,且土地贫瘠,除了面子上过不去,对实际利益损失不大。不过,《马关条约》却割出了宝岛台湾,以及满清崛起的龙兴之地辽东半岛,这种代价别说是满清皇室了,就连普通老百姓都觉得肉痛。
这也难怪,光绪在签署这份和约时,心情无比沉重。签?自己就是千古罪人!不签?日本人再次打来江山难保。
最终,在两难的抉择中,光绪只能退而求其次,签!
回溯这场战争的始末,其实光绪就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
光绪十五年二月,光绪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次。亲政的诏书一经颁布,轰动朝野,文武大臣参与了长达九个小时的亲政大典。这一天的光绪,格外的精神,似乎他的人生中从没有哪一天像今天这样,趾高气昂。翁同龢在日记中如此形容光绪的神采:“仰瞻天颜,甚精采也!”
对于满清王朝的子民来说,这一时刻是历史性的。自从二十八年前咸丰帝驾崩后,整个王朝被女人所主宰,变得病秧秧的,就像是一个缺了男主人的家一样。
慈禧对即将主政的青年同样满怀期待,光绪是个与众不同的皇帝,他励精图治勤奋好学。根据文献的记载,每年宫里举办庆典时,光绪时常会拿着一本书,到一个人烟稀少的角落苦读。此外,光绪还十分孝顺,他对太后的话言听计从。
虽然,慈禧对光绪头角峥嵘的个性不太喜欢,但心里仍觉得光绪有成为明君的潜质。除了结巴这个先天毛病之外,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光绪都比曾经的同治优秀得多。慈禧坚信,光绪这么多年在书本中掌握的知识,将会帮助他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在主政的前几年,青年光绪并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虽然光绪驾驶着整个大清国,但此时的满清王朝就像是一部按照既定路线行驶的自行车,是车在带着他前进,而不是他在驾驶车。慈禧当政时的影响力太大,光绪掌权后,一切军国大事都在按照此前的既定路线按部就班地执行着,光绪根本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此时的光绪,迫切地需要一个机会,让他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机会。
光绪二十年,一封来自海外的急电,让满朝文武的神经迅速紧绷:清朝与日本,有可能爆发一场战争。
自道光年间开始,外强中干的大清王朝就成了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最早是英国,随后是法国,到了后来什么德国、意国、美国都来欺负欺负中国。现如今,西方国家欺负完了,位于东洋的小日本又变得不安分起来。对于远在西方的列强国,光绪对其知之甚少,不过对于邻居小日本,光绪却比较了解。
在《二十四史》中,每个朝代都有《日本传》,关于日本的记载无非是“不过三岛”,“不及中国十分之一”。虽说近年来,日本涌现了一批先进人士,开始大搞维新,但靠日本这么小的领土这么少的人口,能掀起多大风浪?光绪认为,如果能借此机会,击败小日本,一定能在朝野上下立威,也会向大家证明自己的能力不凡。
更难得的是,如果能打胜仗,那就是自道光开始,大清王朝打赢的第一场对外战争,这意义是非比寻常的。只要能打胜仗,就能让常年受欺压的中国人扬眉吐气。或许,这就是挽救大清朝颓势的一次契机,从这以后大清将重新崛起,站在世界的巅峰。
对于光绪的想法,朝廷的一大批年轻官员,都表示举双手赞同。在这些年轻的官员中,曾国藩的孙子曾广钧的发言最为振奋人心。他向光绪建议,这场战争不但要将日本人击败,还要借此机会抹去日本的版图,让它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只有如此,才能永远断了日本人的念想,以绝后患。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乐观的态度,例如手握军权的李鸿章就有自己的看法。
在光绪刚刚登基时,李鸿章就已经对国际形势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将会是清朝在亚洲最大的敌人。李鸿章常年与外国人打交道,所以他并不会有“大清天下第一”这样偏激且幼稚的想法。李鸿章对位于东洋的日本这二十年来的剧变有自己的认识,他明白在明治维新这场成功的改革之后,日本的综合国力远在大清之上。
因此,李鸿章才理智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也就是不与日本人硬碰硬,避战求和。当然,李鸿章的建议也不是完全向日本人服软。只要能暂时避战,中国就能获得一个短暂的发展机遇,从长计议。将来实力强大后,再与日本算总账。
后来发生的种种事件表明,李鸿章是非常高瞻远瞩的。可惜的是,李鸿章的建议被光绪当成了耳旁风。主动撤军,打的是大清国的脸,不行!他命令李鸿章不遗余力地进行备战,做好与日本人决战的准备。在光绪帝的命令下,李鸿章不得不准备战争。就这样,大清一步步跌入日本人设下的圈套,走上一条覆灭之路。
战争,就像是一个放大镜一样,它能够无限放大一个当权者能力的不足之处。在亲政之后首次下达的军事命令中,光绪暴露了他能力上的缺失。虽然从他的童年时期,慈禧便开始培养他审阅奏章、判断局势,然而在亲政五年后,光绪对海外发生的一切,都只停留在书本上。之所以光绪会变得这样无知,正是因为他接受了相当成功的帝王式教育。
虽然外面的世界每天变一个样,但紫禁城却还像康熙在世时一样,一成不变。虽然,在光绪未出生时,就已有中国使团前往西方世界游历,虽然光绪在位时中国已派出了海外留学生,不过光绪接受的教育却还是老一套。光绪的老师,是当世大儒翁同龢,每天学习的东西与历代皇帝一模一样,都是些《圣训》、《十三经》一类的帝王书。
显然,光绪学习的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了。所以说,光绪看似成功的教育,实际上是非常失败的。在列强靠着船坚炮利冲击传统中国文明时,光绪脑子里还是中世纪那一套东西。就像德龄郡主在回忆录中说的那样,一个人只要在皇宫住得久了,就会变得呆笨。在一个与外界联系极少的地方,就算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天才,也难免会变得愚蠢。
虽然光绪的成绩非常好,是清朝皇帝中罕见的“优等生”。不过,除了书本上刻板的文字之外,光绪对人情世故知之甚少,那些支配官场的潜规则也不甚了解。可以说,离开了书本,光绪就像是丢了拐杖的瘸子,寸步难行。
光绪登基之后,文武百官对这位励精图治发奋用功的小皇帝充满了希望。然而,当光绪走上政治前台,亲自秉政之后,熟悉他的大臣发现了这样的现象,那就是光绪根本没有基本的常识,对人情世故也缺乏应变能力。
然而,“帝王式教育”带给光绪乃至大清朝的恶果,此时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马关条约》、《清日战争:1894—189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