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着枯荷听雨声(留得残荷听雨声)

世人多爱明媚鲜妍,生机蓬勃,叶茂花盛,青春正好,譬如那满塘莲荷,听夏雨敲打,发出圆润声响,利落干脆,如同喜悦鼓鸣。但雨打残荷,声已涩,形已残,意已枯,宛如木鱼清寂,兼秋风砭骨,好不萧瑟零落。却偏偏有人,爱那雨打残荷,一池凋萎败破的意境。

《红楼梦》有一段贾府众人游湖的描写,宝玉看到池中的残破荷叶,觉得大煞风景:“这些破败的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玉是个天生的富贵闲人,最见不得衰败景象的,他身边也是珠环翠绕,希望这些女孩子能生生世世不离不弃守着他。倒是林黛玉,面对残荷拥有一种极为深切的坦然和体悟:“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林黛玉才学甚佳,对于诗词有种清峻的谨严态度,绝不会胡乱引用。但她却故意将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改为了“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既不是她的口误,更不是曹公笔误,只能理解为有意的改笔。

留着枯荷听雨声(留得残荷听雨声)(1)


“枯”的本意是失去水分,枯萎干瘪,而“残”却是破损不全,衰败毁坏。单从意义上分析,“枯”和“残”表达的意境截然不同,枯荷不一定残破,时节到了深秋,萎黄枯槁,亦成枯荷。而残荷也不一定非得枯萎,哪怕茎叶鲜亮,倘若盛夏时分遭遇寒风吹刮,或者人为破坏,都成残荷。

枯是一种姿态,残是一种心境,枯是表象,残是内在。林黛玉喜欢“残荷”,犹如她的心声道白。应对筵席散、春花谢,宝玉是宁愿采取回避姿态,他拼了命想要留住青春和繁华,留住大观园,留住身边的姐姐和妹妹。黛玉的冷清里面,却有一份超然的决绝和通透的彻悟,她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世人以为喜时,她反以为悲,而世人以为一池破败荷叶是煞风景之物时,她反而又要站出来为残荷说话了。

留着枯荷听雨声(留得残荷听雨声)(2)


这并非因为黛玉为人各色,性格古怪,倒只是因她比常人看得更为透彻而深邃。

深秋时节,池塘里只剩枯枝败叶,断茎残荷,在寒风冷雨中萧瑟。善感的人,会联想到六月天气,这儿也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派勃勃生机,色彩明丽动人。风过处,犹如千顷绿浪翻卷,不时有金黄脊背的锦鲤,跃出水面,蜻蜓拍打着薄如蝉翼的翅膀,翩飞来去,却挑剔至极,只肯栖停在花苞之尖,那一分欲绽未绽的娇美,那一分试开未开的等待,是流光溢彩的夏,是天地初开的新。

人们爱着这荷叶田田,花不染尘,不吝将“君子之花”的美誉冠之,都道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美得出尘脱俗,美得品格高尚。但是时光终究无情,聚散不由人心,夏天过去,秋风一阵接一阵,秋雨一场接一场,很快,一池生动鲜活,变成了一池衰败萧索。

留着枯荷听雨声(留得残荷听雨声)(3)


黛玉清绝,虽然口口声声说花“倒是不开的好”,但它毕竟开过了,在时光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岁月中走过了自己的足迹,有过明媚耀眼的青春,就该迎来这凋零萎落的日子。世事如此,法则自然,黛玉给予了残荷平等的尊重和敬意,她是真正懂得残荷韵致的知己。

要通晓明白残荷之美,是需要人心拥有一种深刻悲悯的,这悯情,不仅悯天还怜人。悯天地苍茫,碧空悠悠,大地无声,白云无情;怜人生寒暑,酸甜苦辣,回头百年,遗憾丛生。有情无情,到头来都要在时间的熔炉里,炼成一缕细细的青烟。拥有悯情的人,能比旁人目光更深邃,不单单将风景看到眼里,而是看进心中。若心没有悟道,有些景物,也只见其枯败萧索,而不见其美,黛玉爱残荷,爱的不是那浮在水面的“相”,而是深植骨髓的“魂”。

荷是花中君子,从她“生于淤泥”便能看出与众不同了,她的美,从丰韵鲜活时便没有留存悦人之心。荷在水中静静开放,人们隔水相望,想要亲手触摸到她的美,还需你纡尊降贵,自己划小舟,分开荷叶,水路艰难地觅寻芳踪。她淡淡地开,淡淡地败,仿佛在时光之外,漫不经心地分分秒秒抛洒与流逝自己的美。

留着枯荷听雨声(留得残荷听雨声)(4)


世人看到落红满径,立马就心疼不已,怜惜顿生,无端想起红颜飘零,美人易老,荷却不是这样。荷老了,就自自然然地败,随水逐流,悄无声息,她甚至不给人机会,留下一具支离破碎的躯体,供人吊唁。荷留在水面的茎叶,不是供凭吊和洒泪的痛楚,更像是一座不愿轻易坍塌的石碑。

残荷的老去与身死,看似静默悄悄,却是如此有骨气。秋风秋雨愁煞人,风吹她,雨打她,霜寒她,就连那些南飞的雁,也在头顶盘旋时,哀哀地唱,悲悲地鸣,轻叹荷只是荷,扎根于淤泥,不像鸟类,生有两翼,能自由自在飞去异乡。雁儿不懂残荷,她没有双翅又如何?谁能阻挡思想生出翅膀,享受无垠的自由呢?在每一根枯茎残叶之中,都有荷骄傲的灵魂,犹自绽放而幽香,跃动而飞翔。

留着枯荷听雨声(留得残荷听雨声)(5)


残荷的魂灵,是经过了多少风霜雨雪也不被磨折的坚强。哪怕只剩这萎黄衰败的一片,经过了世事的沧桑打击,却也让她的茎杆,越来越清晰地展露于世人面前。她是一直拥有这清傲风骨的,只是在盛夏时,红颜太美,娇羞盖住了铁骨,韶华遮住了深邃。这不是荷的错,是世人太肤浅,以为青春娇艳,便是她的一世使命,她的毕生期待,她不言语,不计较,不争辩,也从不为人们的庸常而随意改变。

残荷看似残败,却于冷风中孤独枯立,内心的坚强和柔韧,潜藏在寂寞背后的,是她受多少摧残也不曾更改的坦然。冰冷的泥塘之中,死亡步步靠近,新生的希望却也悄然孕育。万物更迭,沧海桑田,残荷以她的败躯老肢,承担着世间风雨。雨打残荷,听得懂那声响并不如诗如画,如倾如诉,却如呼吸低吟,微笑叹息的,才是她的良朋知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