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工作是干什么的 带你了解病毒的工作原理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全世界大流行让我们意识到了病毒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我们大多数人都曾患过感冒或流感,在每年的一些时期,我们尤其容易受到感染。这些症状如发烧、咳嗽、喉咙痛,全身乏力等,这些症状也会传染给我们周围的人,甚至会传染给我们的宠物。

病毒的工作是干什么的 带你了解病毒的工作原理(1)

感冒和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然而,病毒是其他许多严重疾病的病因,包括新冠肺炎、艾滋病、埃博拉病毒、出血热、传染性肝炎和疱疹。那么病毒是如何引起这么多症状的呢?人类为什么这么容易受到攻击?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呢?

病毒就像一个外星生物,它无法依靠自己来繁殖,但当它遇到适合它的“宿主”,它就会迅速地生长繁殖,占领整个“宿主”。当病毒的“宿主”是人类时,研究病毒及其生态学就显得至关重要。但病毒对人类世界影响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像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都会用到病毒。生物病毒可以给人类带来一些好处,例如,噬菌体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细菌感染;昆虫病毒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某些农业疾病和寄生虫。

病毒的工作是干什么的 带你了解病毒的工作原理(2)

大多数病毒比细菌小很多倍,尽管首次发现的巨型病毒与细菌大致相当。反过来,细菌比大多数人类细胞小得多。病毒非常小,大多数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看到,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病毒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 核酸 :一组遗传指令,DNA或RNA,单链或双链
  • 蛋白质涂层 :围绕DNA或RNA以保护它

病毒的工作是干什么的 带你了解病毒的工作原理(3)

病毒的形状和复杂性差异很大,大多数情况下病毒呈球形,少数病毒呈杆状、手柄状或丝状,部分病毒呈子弹状。与人类细胞或细菌不同,病毒不含进行生命化学反应所需的酶,它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病毒只携带一到两种酶来解码其遗传指令。因此,病毒必须有宿主细胞(细菌、植物或动物)才能生存并产生更多的病毒。在宿主细胞外,病毒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病毒在感染宿主细胞时才是活的。

病毒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环境中,只是等待宿主细胞的出现。它们可以通过人类眼睛、鼻子、嘴巴或皮肤的裂缝进入我们体内。进入后,它们会找到一个宿主细胞进行感染。例如,感冒和流感病毒攻击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细胞,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攻击免疫系统的T细胞。无论宿主细胞的类型如何,病毒都遵循相同的基本复制步骤:

  1. 病毒颗粒附着在宿主细胞上。
  2. 这些颗粒将其遗传指令释放到宿主细胞中。
  3. 进入细胞的遗传物质从宿主细胞中吸收酶。
  4. 酶为更多的新病毒颗粒制造零件。
  5. 新的颗粒将零件组装成新的病毒。
  6. 新病毒颗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

病毒的工作是干什么的 带你了解病毒的工作原理(4)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病毒一旦进入细胞,病毒酶就会接管宿主细胞酶,并开始利用病毒基因指令和细胞酶复制病毒基因指令和新的病毒蛋白。病毒基因指令的新拷贝被包装在新的蛋白质外壳中,以创建新的病毒。一旦被宿主细胞释放,新病毒就可以攻击其他细胞。因为一种病毒可以复制数千个新病毒,病毒感染可以迅速传播到全身。

病毒的工作是干什么的 带你了解病毒的工作原理(5)

这样你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你是如何患上流感和感冒的,首先感染者在你身边打了个喷嚏,你吸入的病毒附着在你的细胞上,病毒攻击细胞并迅速的繁殖,你的细胞破裂,新病毒扩散到你的血液中,扩散到你的肺部饶你引起咳嗽等症状,血液中的病毒攻击你的肌肉细胞导致肌肉酸痛。

有些病毒进入细胞后不会立即繁殖,如疱疹和HIV。相反,他们将遗传指令混合到宿主细胞的遗传指令中。当宿主细胞繁殖时,病毒遗传指令被复制到宿主细胞的后代身上。宿主细胞可以经历多次繁殖周期,然后一些环境或预定的遗传信号“启动”病毒指令。病毒遗传指令将接管宿主的机器并产生如上所述的新病毒。因此一些病毒可以在宿主细胞的遗传指令中“睡眠”多年,然后再繁殖。例如,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可以多年不出现艾滋病症状,但他或她仍然可以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病毒的工作是干什么的 带你了解病毒的工作原理(6)

传播途径

病毒可以在体外长期存在。病毒的传播方式因病毒类型而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传播:

  • 呼吸道传播: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
  • 消化道传播:诺如病毒、甲肝病毒等。
  • 虫媒传播:登革热病毒等。
  • 输血传播,性行为传播等。
预防传播

为降低病毒传播或接触的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

  • 经常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液。(尤其是在饭前或如厕后)
  • 避免接触他人体液。
  • 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 接触过公共物品后尽量不要碰触脸部。

病毒的工作是干什么的 带你了解病毒的工作原理(7)

这些做法不能完全保证你不被病毒感染,但是会显著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